图书介绍

21世纪建设“开放四川”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1世纪建设“开放四川”研究
  • 吴德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7735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对外开放-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建设“开放四川”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开放四川”的内涵及主要内容2

二、研究“开放四川”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6

(一)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

(二)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8

(三)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10

(四)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13

三、本书的研究重点与方法16

四、本书的结构19

第二章 世界经济发展新态势及对“开放四川”建设的机遇和挑战23

一、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23

(一)科学技术进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24

(二)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态势25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新特点28

(四)国际金融大发展29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30

(六)世界经济增长多极化31

(七)经济发展可持续化35

(八)经济调节国际化36

二、四川省在建设“开放四川”中面临的机遇36

(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37

(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40

(三)调整引资结构、推动四川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43

三、四川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45

(一)转变观念、创新制度的挑战45

(二)扩大对外贸易、优化产业结构的挑战46

(三)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的挑战48

(四)管理落后和人才匮乏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挑战49

第三章 新世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四川扩大开放的要求与推动50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回顾50

(一)经济高速增长51

(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51

(三)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57

(四)“引进来”、“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58

(五)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稳步发展64

二、21世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预测66

(一)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展望66

(二)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短期趋势预测71

三、21世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开放四川”的要求和推动78

(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开放四川”提出要求78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对“开放四川”提出要求79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开放四川”提出要求80

(四)中国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要求“开放四川”80

(五)西部大开发推动“开放四川”81

(六)中国开放的经验对“开放四川”的意义82

第四章 四川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教训85

一、四川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85

(一)四川省对外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86

(二)四川省对外经济发展水平评价98

二、四川对外开放的经验106

(一)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06

(二)注重发挥四川的资源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108

(三)坚定不移地培育对外经济部门,夯实开放四川的产业基础109

(四)实施重点突破,积极推动重点地区外经贸工作的开展110

三、四川在实施对外开放中的教训111

(一)战略规划方面112

(二)市场方面113

(三)政府方面115

(四)对外产业方面115

(五)文化方面116

第五章 四川对外开放的现状、形成原因与面临的困难118

一、四川对外开放的现状118

(一)对外贸易规模小,发展水平低119

(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呈区域集中态势123

(三)引进和利用外资规模小124

(四)对外开放的社会文化设施和条件较为薄弱126

二、四川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的原因128

(一)导致四川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的地理、经济原因128

(二)导致四川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的社会文化原因133

三、四川对外开放面临的困难139

(一)来自国内的困难139

(二)来自国际上的对外开放障碍145

第六章 对外开放中的国内外经验教训150

一、美、日、欧盟和亚洲“四小龙”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150

(一)美国151

(二)日本156

(三)欧盟162

(四)亚洲“四小龙”166

二、一些国家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教训169

(一)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对外开放中的问题与教训170

(二)阿根廷对外开放中的教训176

三、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中的经验教训180

(一)以广东省为例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经验181

(二)以广东省为例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教训184

第七章 四川拓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战略选择187

一、必须在拓展对外经贸关系中确立科学发展观187

二、在拓展对外经贸关系中应该尊重的客观规律和发展经验190

(一)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组建企业集团190

(二)发挥集聚效应,加快培育出口生产基地192

(三)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规模193

(四)发挥后发优势,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194

(五)尊重梯度转移规律,主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195

(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95

(七)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向外发展战略199

三、拓展四川对外经贸关系的总体思路、目标、着力点200

四、拓展四川对外经贸关系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策略202

(一)加强四川省经济融入国内统一市场的战略思考202

(二)加快四川省出口贸易的战略思考204

(三)提高四川省引资水平的战略思考206

(四)推进四川省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208

第八章 建设“开放四川”的基本构架与路径选择210

一、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战略发展之路210

(一)旅游业211

(二)与四川省优势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213

(三)现代服务业219

(四)特色农业、食品加工业与有浓郁区域文化特色的轻工产业221

(五)现代制造业与国防军工产业224

(六)水资源、水能资源产业227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必由之路228

(一)培育充满活力的出口企业群体,推动企业制度创新229

(二)完善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230

(三)打破地区封锁,建立统一、高效、有序的竞争秩序231

(四)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国内外企业资信查询系统231

(五)健全对外经贸服务体系232

(六)激烈的国际竞争推动企业的集团化、规模化、信息化、全球化,必然要求经营制度创新232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低成本之路234

四、建立适应开放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普适之路237

五、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快捷之路238

六、保持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长效之路240

七、降低开放成本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后进先行之路241

八、培育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是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必由之路242

第九章 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政策设计244

一、“开放四川”建设应强调“政策三坚持”245

(一)必须坚持四川长期对内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245

(二)坚持把经济对外开放作为开放的前提和基础246

(三)坚持以吸引外资,特别是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和战略投资者为突破口248

二、“开放四川”建设必须做到“政策四转变”249

(一)对外开放政策应由零碎性、分散性变为统一性、系统性250

(二)对外开放政策应由试验性、探索性变为规范性、稳定性251

(三)对外开放政策应从强调流通领域变为全面关注整个经济链条和社会环境253

(四)对外开放政策应从只有某些群体获益变为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254

三、“开放四川”建设的政策体系必须从“五个方面”着力构建254

第十章 推进“开放四川”建设的制度安排259

一、开放的产权制度259

(一)强力推进产权主体社会化和泛化260

(二)完善以生产要素入股为重点的产权激励和保护制度260

(三)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261

(四)健全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购并的法律规范262

(五)建立平等保护物权的制度和环境262

二、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263

(一)组织制度264

(二)统一规划制度264

(三)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制度264

(四)培养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265

(五)加快跨行政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265

三、公正、有效的法律制度266

四、开放的行政管理制度268

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271

(一)强化技术创新和引进制度271

(二)有利于科技人才培养和流动的制度272

(三)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制度272

(四)开放的创业、就业制度273

(五)鼓励企业组织创新的制度274

六、开放的劳动力管理及户籍制度275

七、开放的中介制度277

八、开放的教育制度279

(一)大力鼓励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推进校际对外交流与合作279

(二)进一步加强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280

(三)加强教育“走出去”的探索280

(四)加强涉外教育监管,保证教育对外开放健康有序地发展280

(五)加强对教育对外开放的领导,充分发挥外事部门的作用280

九、开放的利益诉求与协调制度281

(一)对利益关系认识的现代化282

(二)利益表达制度的公开化、程序化282

(三)利益协商制度的规范化283

(四)利益争议协调处理法治化284

十、保护地区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制度284

附件一:加快“开放四川”建设的十点具体建议286

附件二:四川省对外开放情况调查报告292

附件三:构筑“一点两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301

附件四:相关统计数据307

参考文献311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