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歌唱与聆听 中西方歌唱技术的历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歌唱与聆听 中西方歌唱技术的历史研究
  • 周映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52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7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声乐-音乐史-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歌唱与聆听 中西方歌唱技术的历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歌唱的源流1

序曲1

第一节 人类早期的歌唱3

乐舞与歌唱3

作为歌曲的《诗经》与《楚辞》3

古希腊时期的歌唱5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歌唱理论6

《乐记》的歌唱观7

唐代的“歌唱发声法”及白居易的观点7

沈括谈“字声结合”8

《唱论》与歌唱技法9

《乐府传声》谈歌唱的“咬字”与“吐字”10

第三节 欧洲中世纪的圣咏与游吟歌曲11

圣咏的背景11

格里高利圣咏与歌唱12

游吟诗人的歌唱13

名歌手15

新艺术16

第二章 西方歌曲的种类及歌唱17

序曲17

第一节 歌剧与演唱18

歌剧的诞生18

美声唱法的出现20

分析与演唱:《阿玛丽莉》21

阉人歌手的歌唱23

格鲁克对美声唱法的变革26

莫扎特对美声唱法新的要求28

分析与演唱:《求爱神给我安慰》29

贝多芬的歌剧与演唱31

精通歌唱艺术的威尔第32

分析与演唱:《女人善变》33

瓦格纳对歌唱技术的要求35

第二节 清唱剧与演唱36

专注于听觉的清唱剧36

清唱剧的演唱37

亨德尔的《弥赛亚》39

分析与演唱:《哈利路亚》39

第三节 康塔塔与演唱41

康塔塔的基本音乐形式41

斯卡拉蒂的作品42

分析与演唱:《紫罗兰》42

巴赫的康塔塔44

分析与演唱:《我忠诚的心哪》44

第四节 19世纪的艺术歌曲与音乐会演唱46

音乐对时代的回应46

音乐诗人舒伯特47

分析与演唱:《魔王》49

舒曼:钢琴对歌词的评论51

分析与演唱:《戒指戴在我手上》53

门德尔松:纯粹、精致、诗意、灿烂54

艺术歌曲的演唱与音乐会55

音乐会曲目的安排57

第三章 西方歌唱技术的引进58

序曲58

五线谱的传入60

《切奇娜》:在中国上演的第一部歌剧60

“美育”的提出61

美声唱法的传入62

第四章 歌唱的方法64

序曲64

第一节 歌唱的呼吸65

呼吸的基本技巧65

兰佩尔蒂学派的“呼吸”观67

加西亚学派的“呼吸”观68

卡鲁索对吸气的见解69

第二节 发声与共鸣69

发声的器官与发声的技巧69

共鸣的技巧71

20世纪关于“发声”和“共鸣”的理论73

第三节 声音的类型74

音色74

音域75

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76

声音就是角色77

第四节 哼鸣:作为一种特殊的训练与歌唱79

哼鸣是开发鼻腔共鸣的有效手段79

哼鸣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歌唱方式82

分析与演唱:《月夜绮思》(女高音与大提琴)83

第五章 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歌剧的演唱85

序曲85

第一节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86

罗曼·罗兰的描述86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87

深夜有着女性般的温柔88

分析与演唱:《木马》89

第二节 勋伯格的表现主义作品92

勋伯格的无调性92

从丑角到精神错乱者93

勋伯格的朗诵唱95

第六章 科学的影响与20世纪的歌唱97

序曲97

第一节 科学对歌唱的影响97

两次革命性的影响97

电子设备、欣赏习惯、新唱风99

第二节 音乐剧的歌唱100

音乐剧与低吟唱法100

音乐剧中的不同唱法101

格什温的音乐剧101

第三节 美国的流行音乐102

科学对审美习惯的影响102

乡村音乐与披头士音乐103

第七章 中国艺术歌曲与歌唱105

序曲105

第一节 李叔同的艺术歌曲105

学堂乐歌的出现105

《送别》的跨文化性106

第二节 萧友梅等人的艺术歌曲108

萧友梅的《问》108

分析与演唱:《问》109

赵元任:歌唱与理论110

第三节 中国古典艺术歌曲112

姜夔的词与曲112

重新谱曲的古典诗词114

分析与演唱:《枫桥夜泊》115

第四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歌唱118

第八章 中国的歌剧与演唱120

序曲120

第一节 中国歌剧的出现120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120

聂耳的“话剧加歌唱”122

第二节 新歌剧《白毛女》123

新歌剧123

贺敬之谈《白毛女》的“不完美”124

分析与演唱:《白毛女》选段《我要活》125

第二节 民族歌剧《江姐》125

《白毛女》之后125

《江姐》的主题曲与《卡门》126

分析与演唱:《红梅赞》127

第四节 中国歌剧唱法的演变129

土嗓唱法与戏曲唱法129

民族唱法与歌剧132

美声唱法与《江姐》133

第九章 中国民歌以及民族唱法135

序曲135

第一节 中国民歌136

民歌的分类136

号子136

山歌137

小调《茉莉花》的传播138

分析与演唱:河北南皮《茉莉花》139

第二节 中国民族唱法140

民歌的唱法140

民族唱法141

第三节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142

尾声145

附录1 《从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中国20世纪初的音乐教育》147

附录2 徐大椿的《乐府传声》(节选)160

附录3 国际音标、元音、辅音对比表163

附录4 《卡鲁索的发声练习》(节选)165

主要参考文献1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