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朝鲜哲学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朝鲜哲学思想史
  • 朱红星,李洪淳,朱七星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ISBN:780508348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朝鲜哲学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朝鲜古代奴隶社会的哲学9

第一节 朝鲜奴隶制社会哲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9

第二节 古朝鲜、扶余、辰国奴隶社会中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2

第二章 三国及统一新罗时期的哲学18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三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18

第二节 三国时期和统一新罗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和无神论思想的发展23

一、对自然的唯物主义的理解24

二、三国时期的无神论思想25

第三节 三国和统一新罗时期儒学和佛教的传播及其发展26

一、三国和统一新罗时期儒学的传播及其代表者的哲学思想26

二、三国时期和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传播及其代表者的哲学思想33

(一)圆测的唯识论哲学37

(二)元晓的佛教哲学39

(三)义湘的华严宗哲学43

三、三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传入及其发展44

第三章 朝鲜高丽时期哲学思想49

第一节 高丽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49

第二节 高丽时期佛教哲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56

一、高丽时期佛教哲学的基本特点56

二、高丽时期佛教哲学的代表人物58

(一)均如的佛教哲学思想58

(二)义天的天台宗思想61

(三)知讷的禅宗思想67

(四)慧谌的禅宗思想73

第三节 高丽时期排佛思想及其代表人物76

一、崔承老的抑佛扬儒思想76

二、李奎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79

第四章 高丽末李朝初期哲学思想90

第一节 14世纪两朝交替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90

第二节 程朱理学的初期传播者93

第三节 14世纪朝鲜朱子学的基本特点及其代表人物96

一、14世纪朝鲜朱子学的基本特点96

二、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98

(一)李穑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太极说98

(二)郑梦周的社会伦理观105

(三)郑道传的排佛思想106

(四)权近的客观唯心主义119

第五章 李朝前半期的哲学思想127

第一节 李朝前半期哲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27

第二节 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134

一、金时习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134

二、徐敬德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148

第三节 李朝前半期朱子学的代表人物160

一、赵光祖的哲学思想160

二、李彦迪的哲学思想169

三、李滉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174

四、李珥的理气二元论188

第六章 李朝后半期哲学思想203

第一节 李朝后半期哲学思想演变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哲学斗争的特点203

一、李朝后半期哲学思想演变的社会历史条件203

二、李朝后半期哲学斗争的特点209

第二节 李朝后半期朱子学的进一步没落与崩溃216

一、李朝后半期朱子学内部烦琐的“礼论”之争及其腐朽性和反动性216

二、金长生的“礼论”与性理之学217

三、宋时烈的“理先气后”的唯心主义与“王道政治”的政治思想220

四、奇正镇、李震相的唯心主义哲学及儒教唯心主义的破产223

第三节 李朝后半期实学派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226

一、实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226

二、实学派的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246

(一)李晬光对学问的“实事求是”态度和“太极”即气的唯物主义246

(二)柳馨远的哲学唯物主义与进步的社会改革思想248

(三)李瀷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进步的政治改革思想254

(四)洪大容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进步的社会政治思想266

(五)朴趾源的进化论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可知论279

(六)朴齐家的无神论与“北学议”290

(七)丁若镛的“太极”即气的唯物主义与集实学思想之大成296

第四节 李朝后半期反朱子学的“异端”哲学——汉学和王阳明学派306

一、李朝后半期反朱子学思潮的抬头306

二、汉学派的主要代表尹镌和朴世堂307

(一)尹镌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307

(二)朴世堂的气一元论与反朱子学315

三、王阳明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18

第五节 李朝后半期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334

一、任圣周的“太和之气”的唯物主义334

二、崔汉绮集朝鲜气一元论之大成338

第七章 朝鲜近代哲学思想350

第一节 朝鲜近代哲学思想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哲学斗争的特点350

一、朝鲜近代哲学思想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350

二、朝鲜近代哲学思想斗争的特点358

第二节“卫正斥邪”论的重新抬头与朱子学的彻底破产360

一、“卫正斥邪”论的重新抬头360

二、柳麟锡的“道出于天,而存乎人心”的唯心主义和守旧与变易兼有的社会政治思想363

第三节 开化派与金玉均的哲学及政治思想368

一、开化思想的兴起和开化派的甲申政变368

二、金玉均的唯物主义倾向与进步的政治思想373

第四节 东学思想和甲午农民战争377

一、东学思想及崔济愚的神学唯心主义377

二、甲午农民战争的领导者全琫准的社会政治思想385

第五节 爱国文化运动者的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394

一、李沂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394

二、朴殷植的“儒教求新论”和启蒙思想401

三、申采浩“大我”是“万有之主”的唯心主义与“维新自强”的爱国思想408

后记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