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质、营销及化验员培训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煤质、营销及化验员培训教材
  • 陈亚飞,姜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02972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煤质-检验-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煤质、营销及化验员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煤的基本知识1

1.1 煤炭的形成过程1

1.2 中国不同聚煤时期的成煤植物3

1.3 中国主要聚煤期的聚煤条件10

1.4 中国煤的形成过程13

1.5 中国主要煤田的分布15

1.6 中国对煤炭储量的划分方法19

1.7 煤炭分类25

1.8 生产矿井和选煤厂煤的牌号(类别)核定34

2 用煤企业对煤质的要求36

2.1 不同厂矿企业对用煤的质量要求36

2.2 煤炭的分级51

2.3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57

3 中国商品煤的品种和质量62

3.1 中国商品煤的品种62

3.2 中国商品煤的质量63

3.3 中国主要煤矿区商品煤质量65

4 煤的可选性68

4.1 煤的浮沉试验68

4.2 可选性曲线绘制与应用72

4.3 煤炭可选性的评定75

5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的煤质工作79

5.1 煤炭地质勘查的目的和任务79

5.2 勘探煤样的代表性81

5.3 化验项目的合理选定82

5.4 怎样编写地质勘探报告中的煤质部分87

6 生产矿井及选煤厂的煤质工作90

6.1 生产矿井的日常煤质工作90

6.2 生产矿井的煤质基础工作90

6.3 生产矿井的长远煤质工作91

6.4 生产矿井煤质资料的积累、整理和汇总91

6.5 矿区煤质台账和报表的建立92

6.6 生产矿井的煤质研究工作99

6.7 煤质化验管理信息系统102

6.8 矿井选煤厂的煤质工作105

6.9 建立矿区煤炭资源数据库105

7 非煤固体可燃矿物108

7.1 石煤108

7.2 泥炭112

7.3 天然焦113

7.4 油页岩的特性加工利用114

7.5 炭沥青的特性、用途及其分布117

7.6 我国某些特殊煤种的性质及其分布117

7.7 低质煤和低质燃料的性质和用途118

7.8 风化煤的特性及其用途119

8 煤的风化、氧化、自燃和贮存121

8.1 煤的风化121

8.2 煤的氧化122

8.3 煤的自燃124

8.4 煤炭储存方法129

8.5 煤炭储存管理131

8.6 煤的氧化性及自燃倾向性的测定132

9 煤的采样和制样134

9.1 煤炭采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34

9.2 采样的基本原理134

9.3 各种煤样的采取方法137

9.4 煤样的制备150

10 煤的工业分析158

10.1 煤的工业分析的意义158

10.2 煤的水分158

10.3 煤的矿物质与灰分160

10.4 煤的挥发分161

10.5 煤的固定碳和燃料比162

10.6 煤的全硫和各种形态的硫163

10.7 煤的发热量164

10.8 利用工业分析结果计算中国煤的高位发热量(Qgr,ad)的经验公式172

10.10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181

10.9 工业分析方法的新发展181

11 煤的元素组成183

11.1 煤的元素组成的含义及其结果的表示方法183

11.2 我国各种煤的元素组成185

11.3 煤中元素组成的正确计算187

11.4 我国主要动力煤矿区的元素成分193

11.5 利用元素组成计算煤的发热量196

11.6 利用元素分析结果计算各种煤的发热量197

12 煤灰特性205

12.1 中国分煤种的煤灰成分205

12.2 中国国有重点煤矿不同类别煤的煤灰成分206

12.3 不同时代典型矿区的煤灰成分207

12.4 中国煤的灰熔融性209

12.5 利用煤灰成分计算煤灰ST和FT213

12.6 煤灰的黏度217

13 煤质分析结果的审查225

13.1 浮煤与原煤工业分析结果间的相互关系225

13.2 浮煤、原煤硫分与发热量结果间的相互关系227

13.3 浮煤与原煤元素分析结果间的关系230

13.4 煤质分析结果的综合审查234

13.5 煤炭筛分试验结果的审查249

13.6 煤的浮沉试验结果的审查253

14 煤中伴生元素和有害元素258

14.1 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258

14.2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况259

14.3 煤中微量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影响266

15 煤的岩相组成271

15.1 宏观煤岩组成271

15.2 煤的显微组成273

15.3 烟煤的有机显微组分分类系统277

15.4 煤的无机显微组分分类278

15.5 煤的镜质体反射率280

15.6 炼焦煤的荧光特性284

16.1 数理统计常用基本术语293

16 数理统计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293

16.2 总体平均值的推断294

16.3 实验数据整理和处理299

16.4 频率分布与正态分布304

16.5 方差和总体方差311

16.6 实验误差314

17 煤的物理机械性能316

17.1 煤的常规物理性质316

17.2 煤的热性质321

17.3 煤的电性质323

17.4 煤的弹性和脆性324

17.5 煤的抗碎强度和硬度325

17.6 煤的磁性质328

17.7 煤的光学性质329

18 煤的结焦性和结焦机理333

18.1 煤的结焦性和黏结性333

18.3 烟煤的高温成焦机理344

18.2 煤的热分解过程344

18.4 影响高温炼焦的主要因素347

19 煤的气化特性和气化工艺351

19.1 煤的主要气化指标351

19.2 煤炭气化概况355

20 煤的液化特性和液化技术364

20.1 煤的液化和液化用煤364

20.2 煤炭液化的基本要点365

20.3 煤液化的主要技术与工艺366

20.4 国内外直接煤液化技术发展状况368

20.5 国内外间接煤液化技术发展状况369

20.6 煤直接液化的工艺路线373

20.7 煤液化油品市场分析374

20.8 利用煤的间接液化原理制取甲醇374

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