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沈德咏主编;胡云腾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6432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法-法律解释-中国;知识产权法-法律适用-中国;反不正当竞争-经济法-法律解释-中国;反不正当竞争-经济法-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综 合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年6月5日国发〔2008〕18号)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通知(2004年9月14日法〔2004〕200号)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2007年1月11日 法发〔2007〕1号)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9年3月30日法发〔2009〕16号)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4月21日法发〔2009〕23号)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2010年1月28日法发〔2010〕5号)4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标准的通知(2010年1月28日 法发〔2010〕6号)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2011年12月16 日法发〔2011〕18号)5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知识产权审判中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12年12月24 日法〔2012〕317号)69

附录:裁判要点70

第二部分 商标权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年8月30日修正)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2014年4月29日修订)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2001年1月2日 法释〔2001〕1号)111

理解与适1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2002年1月9日法释〔2002〕1号)115

理解与适用1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2年1月9日 法释〔2002〕2号)126

理解与适用130

一、有关临时禁令的背景情况130

二、申请临时禁令的条件133

三、复议审查的标准136

四、诉前证据保全140

五、执行诉前临时禁令和保全证据应当注意的问题1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2日 法释〔2002〕32号)142

理解与适用147

一、对注册商标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三种侵犯商标权行为147

二、对驰名商标的保护151

三、对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154

四、商标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159

五、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损害赔偿161

六、对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166

七、对民事制裁措施的适用169

八、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171

九、其他规定1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2月18日法释〔2008〕3号)173

理解与适用174

一、《规定》的起草过程和指导思想174

二、关于注册商标与在先权利冲突民事纠纷的受理179

三、关于企业名称之间冲突纠纷的解决182

四、关于权利冲突民事案件案由的确定184

五、关于被诉企业名称构成侵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185

六、与《规定》适用有关的几个问题1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4月23日法释〔2009〕3号)190

理解与适用193

一、《解释》的起草过程和指导思想193

二、关于驰名商标的概念195

三、关于认定商标是否驰名的适用条件196

四、关于驰名商标认定的因素199

五、关于如何认定《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损害后果201

六、关于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标准202

七、关于驰名商标对抗在后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有关规定202

八、与《解释》适用有关的问题2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法修改决定施行后商标案件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2014年3月25日 法释〔2014〕4号)2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注册商标专用权进行财产保全和执行等问题的复函(2002年1月9日 〔2001〕民三函字第3号)2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民事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2009年1月5日法〔2009〕1号)2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商标等授权确权类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审理分工的规定(2009年6月26日 法发〔2009〕39号)2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10年4月20日 法发〔2010〕12号)213

附录:裁判要点218

第三部分 专利权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年12月27日修正)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年1月9日修订)2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1年6月7日 法释〔2001〕20号)276

理解与适用279

一、哪些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申请279

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应当符合哪些条件281

三、人民法院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申请的审查282

四、如何确定申请诉前停止侵权行为措施的担保283

五、如何实施责令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措施284

六、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和先予执行28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1年6月22日法释〔2001〕21号)287

理解与适用293

一、《规定》的主要内容293

二、关于《专利法》的过渡问题294

三、关于专利纠纷案件的类别和管辖问题295

四、关于中止审理问题298

五、关于等同原则300

六、关于赔偿问题302

七、关于专利审判与行政执法的协调问题304

八、其他问题3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2月28日 法释〔2009〕21号)306

理解与适用311

一、关于起草的背景及指导原则311

二、关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312

三、关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定316

四、关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318

五、关于零部件专利侵权320

六、关于现有技术抗辩和现有设计抗辩320

七、关于先用权抗辩321

八、关于特殊情形下赔偿数额的确定322

九、关于方法专利中“新产品”的界定322

十、关于确认不侵权诉讼的起诉条件323

十一、关于新、旧专利权的适用衔接3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出具检索报告是否为提起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的条件的请示的答复(2001年11月13日 〔2001〕民三函字第2号)324

最高人民法院对“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可否认定部分侵权”问题的答复(2004年7月26日 〔2004〕行他字第8号)3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贯彻修改后的专利法的通知(2009年9月27日 法发〔2009〕49号)325

附录:裁判要点327

第四部分 著作权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年2月26日修正)3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13年1月30日修订)3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2日 法释〔2002〕31号)355

理解与适用361

一、人民法院对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的收案范围与受理361

二、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363

三、著作权民事诉讼的证据365

四、对一些特殊作品作者著作权的保护368

五、出版者对出版侵权出版物的著作权法律责任372

六、对几类特殊纠纷的法律适用374

七、侵犯著作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377

八、诉前临时措施与民事制裁的适用3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2年12月17日 法释〔2012〕20号)380

理解与适用384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解释》的起草背景和过程384

二、起草《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解释》坚持的基本原则385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3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做好涉及网吧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2010年11月25日 法发〔2010〕50号)399

附录:裁判要点401

第五部分 其他知识产权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13年1月31日修订)406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2001年4月2日)4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2月5日 法释〔2001〕5号)420

理解与适用422

一、植物新品种国际保护的基本状况422

二、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制度424

三、人民法院审理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前瞻4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2007年1月12日 法释〔2007〕1号)430

理解与适用433

一、《规定》的起草背景、过程433

二、对《规定》条文的解释与说明43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7月17日法释〔2001〕24号)441

理解与适用444

一、对域名的有关说明444

二、关于域名纠纷案件的范围、起诉条件和案由问题445

三、关于域名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446

四、关于认定侵权或者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条件问题447

五、关于认定恶意的条件问题447

六、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问题449

七、关于认定侵权的法律适用和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4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16日 法释〔2004〕20号)450

理解与适用462

一、《解释》起草的背景和指导思想及意义462

二、技术成果的类型463

三、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界定464

四、关于技术合同的效力465

五、技术成果出资的权属界定467

六、技术开发合同当事人实施技术成果的权利468

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计算机软件的许可使用和转让469

八、对技术合同纠纷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46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2001年10月30日 法发〔2001〕24号)470

第六部分 不正当竞争与垄断4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9月2日)4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4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1月12日 法释〔2007〕2号)490

理解与适用496

一、制定的背景、过程与基本精神496

二、关于仿冒行为498

三、关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505

四、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507

五、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问题512

六、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级别管辖问题5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2年5月3日 法释〔2012〕5号)514

理解与适用517

一、《垄断司法解释》的起草背景和过程517

二、坚持的基本原则518

三、《垄断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519

附录:裁判要点530

第七部分 刑事案件53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8日法释〔2004〕19号)539

理解与适用545

一、《解释》的起草背景545

二、《解释》的指导思想和结构546

三、《解释》的主要内容54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7年4月5日法释〔2007〕6号)555

理解与适用557

一、《解释(二)》的起草背景557

二、《解释(二)》起草及征求意见情况561

三、《解释(二)》的主要内容56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10月13日 法释〔2005〕12号)570

理解与适用571

一、《批复》的起草背景571

二、《批复》的内容及理由573

三、适用《批复》应当注意的问题57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节录)(1998年12月17日法释〔1998〕30号)57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节录)(2008年6月25日公通字〔2008〕36号)57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节录)(2010年5月7日 公通字〔2010〕23号)57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11年1月10日法发〔2011〕3号)579

附录:裁判要点5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