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
  • 杨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958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资本论》-马克思著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20世纪的伟大创新——公有资本的产生1

二、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公有资本内含的矛盾4

三、创新需要确立原则和方向——解决公有资本内在矛盾的正确思路9

四、理论创新与理解创新的基础——《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二重性的理论13

五、本书的逻辑体系与结构18

上篇 论资本的二重性23

第一章 马克思的二重分析方法23

导言:二重分析方法是阐发资本二重性的方法论基础23

第一节 世界的二重性与分析世界的二重方法24

一、自然科学证明客观世界无不具有二重性24

二、唯物辩证法对客观世界二重性的关注26

三、马克思对二重分析方法的贡献28

第二节 社会的二重性与观察社会的二重方法31

一、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31

二、社会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33

三、社会关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35

四、社会结构与其制度安排的二重性37

第三节 经济活动的二重性42

一、经济思想史关于经济活动二重性的记载43

二、经济活动具有二重性是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44

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枢纽45

四、经济活动社会形式的二重性55

第四节 生产方式及其构成要素的二重性63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实耦合的方式64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都具有二重性65

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68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二章的提示74

第二章 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84

导言:对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的概述84

第一节 资本生产方式的二重性88

一、资本既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也是以市场交换为条件的生产关系88

二、资本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社会生产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生产力100

三、资本增殖既需要制度基础的不断变革,也需要技术基础的不断变革109

四、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初步总结118

第二节 资本运营方式的二重性119

一、资本的价值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二重统120

二、产业资本的运营是物质技术体系与价值运行系统的二重运动130

三、商业经营资本与货币经营资本的运营是商业资本运营的二重方式146

四、权益资本的运营与职能资本的运营是信用资本运营的二重方式151

五、资本运营活动监控方式的二重性163

第三节 资本分配与占有方式的二重性172

一、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分配主体和分配对象172

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与效率优先获取超额利润的分配原则175

三、资本权能结构的变迁与资本分配体系的变革180

四、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184

五、重新理解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辨析“三位一体”方式的二重性188

第四节 对本章的概括以及对第三章的提示210

第三章 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二重作用224

导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4

第一节 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226

一、欧洲封建领主庄园经济的二重特征226

二、市民等级的经济活动对封建经济的二重瓦解230

三、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成为资本主义诞生的助产婆233

第二节 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生产,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类型发生变革238

一、资本的制度革命与技术和劳动组织方面发生的变革239

二、资本的产业革命与生产方式技术基础的彻底变革251

三、资本运营方式的创新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之中260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必然结果271

第三节 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资本才能动作起来283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83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引致了经济结构的变迁284

三、20世纪中叶高新科技的发展与高新科技产业的产生288

四、20世纪末叶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市场创新和资本创新296

第四节 对本章的总结及对下一章的提示308

下篇 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317

第四章 对孕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的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317

导言:中国的特色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历史前提的特色318

一、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生产方式在近代历史中的苟延残喘319

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政治制度对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经济的超强保护324

三、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排除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325

四、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发展逻辑的必然326

第二节 在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所在328

一、缺乏成熟的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328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贫穷与落后羁绊着中国经济的发展33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体33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二重形态的理论探索333

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排除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333

二、列宁、斯大林在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335

三、南联盟最早提出《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问题338

四、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339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345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5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与确定改革开放的总政策348

三、实事求是的时空定位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清醒判断350

四、英明睿智的历史选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果敢决定352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五章的提示355

第五章 公有资本是决定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柱石358

导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具有公有制性质的资本为主体35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一般关系361

一、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需要资本作为与它相匹配的运行主体361

二、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不能以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为主体365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借助资本发展公有制经济369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372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简单回顾372

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显现的问题375

三、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377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380

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本质形态的二重性与现象形态的多样性383

一、正确理解所有制、所有权是正确理解公有制的前提383

二、个人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是公有制本质的二重形态386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产生公有制的现实基础389

四、股份制经济与重建个人所有制392

五、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安排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395

第四节 公有资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398

一、“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对经济制度创新的启迪398

二、“一国两制”的自然科学基础与邓小平的思想创新401

三、公有资本创新的内在依据与外在条件404

四、“四个坚持”与“三个代表”在公有资本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08

第五节 对本章的总结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