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成人高考复习用书 地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成人高考复习用书 地理
  • 李炳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4824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成人高考复习用书 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1

一、地球在宇宙中1

(一)天体和天体系统1

(二)太阳概况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

(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4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4

(二)地轴、两极、赤道、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5

(三)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6

(四)时区的划分、计算及国际日期变更线6

(五)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及其方向、周期、意义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0

三、地图15

(一)地图的三大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15

(二)海拔和相对高度16

(三)等高线和地形图16

(四)地形剖面图1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7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21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21

(二)地表形态21

(三)内力作用及其主要表现形式22

(四)褶皱和断层23

(五)板块构造学说23

(六)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24

(七)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25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6

五、地球上的大气30

(一)天气与气候的概念30

(二)主要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30

(三)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33

(四)季风环流34

(五)形成气候的因素34

(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36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38

六、地球上的水46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46

(二)海水的盐度46

(三)海水的温度47

(四)洋流的成因、分类、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7

(五)陆地水的分类48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0

七、陆地上的自然带53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53

(二)陆地上的自然带53

(三)自然带的分布规律54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6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58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58

(一)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及其比例58

(二)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58

(三)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59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9

二、亚洲60

(一)概述60

(二)东亚及主要国家日本62

(三)东南亚64

(四)南亚及主要国家印度66

(五)中亚及主要国家哈萨克斯坦67

(六)西亚68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70

三、非洲74

(一)概述74

(二)主要国家埃及7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77

四、欧洲81

(一)概述81

(二)主要国家德国和俄罗斯83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85

五、北美洲88

(一)概述88

(二)主要国家美国89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93

六、南美洲95

(一)概述95

(二)主要国家巴西9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98

七、大洋洲102

(一)概述102

(二)主要国家澳大利亚103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04

八、南极洲106

(一)南极洲的位置106

(二)冰雪覆盖的高原106

(三)严寒的冰原气候107

(四)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107

(五)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10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07

九、世界的交通109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109

(二)世界主要航海线和重要港口109

(三)世界重要航空港109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0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112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112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112

(二)面积、疆界和邻国112

(三)领海、内海,主要半岛和岛屿112

(四)行政区划113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5

二、人口和民族116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16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16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7

三、地形118

(一)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118

(二)地形的分布及特征119

(三)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20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20

四、气候122

(一)我国的温度带、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122

(二)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划分123

(三)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24

(四)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原因125

(五)我国的灾害性天气125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26

五、河流和湖泊129

(一)我国河流、湖泊的概况129

(二)主要河流长江与黄河131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33

六、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136

(一)交通运输业136

(二)商业138

(三)旅游业138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41

七、北方地区143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43

(二)主要地形区143

(三)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和以旱作为主的耕作业,粮、棉、油料作物的生产基地144

(四)重要的矿产资源144

(五)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及主要城市145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46

八、南方地区149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49

(二)主要地形区149

(三)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的耕作业和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及水果产区151

(四)有色金属工业151

(五)沿江、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151

(六)水运发达的地区和铁路网的兴建152

(七)主要城市和经济特区153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53

九、西北地区157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57

(二)主要地形区157

(三)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山麓绿洲的灌溉水源及农业158

(四)我国广大的天然草场和牧业基地158

(五)以畜产品资源为主的毛纺织工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159

(六)主要矿产地及主要城市159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59

十、青藏地区162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62

(二)主要地形区162

(三)高寒气候及其特点和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163

(四)交通及主要城市163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63

十一、台湾省166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166

(二)地形特征166

(三)“祖国宝岛”——丰富的自然资源166

(四)工业发展的特点,旅游业和主要城市167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67

十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169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169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169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70

第四部分 人文地理172

一、自然资源及其保护172

(一)自然资源概述172

(二)土地利用类型172

(三)水资源的概念172

(四)森林资源及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征173

(五)自然保护区175

(六)矿产资源及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175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77

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180

(一)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180

(二)主要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的特点及其分布180

(三)新能源——核能及其特点181

(四)世界和我国能源的消费构成181

(五)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182

(六)世界能源问题182

(七)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182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82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187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187

(二)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改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87

(三)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187

(四)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187

(五)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188

(六)我国主要商品粮、商品棉基地;油料、糖料作物主要产区;农产品出口商品基地;四大牧区188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88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193

(一)工业的概念和分类193

(二)工业生产的发展——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194

(三)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94

(四)工业生产和布局的变化194

(五)我国的主要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195

(六)我国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195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96

五、人口与城市202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自然增长率及世界人口问题202

(二)我国的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政策202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203

(四)世界人口的分布203

(五)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04

(六)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204

(七)我国城市的发展206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6

六、人类和环境210

(一)环境的概念210

(二)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210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210

(四)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211

(五)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途径211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12

附录 2000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