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铸造工程师手册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铸造工程师手册 第2版
  • 铸造工程师手册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5525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85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867页
  • 主题词:铸造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铸造工程师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综合性资料1

1标准编号1

1.1中国标准代号1

1.2部分国外标准代号2

2国际单位制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2

2.1国际单位制的构成2

2.2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3

2.3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3

3一些元素的物理性能和铸造行业常用化工产品的性质8

3.1一些元素的物理性能8

3.2一些常用的无机化工产品的基本性质9

3.3一些常用的有机化工产品的基本性质9

3.4铸造生产中常用盐类的性质12

4铸造生产中常见矿物的基本特性13

5常用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计算公式15

5.1常用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15

5.2常用几何体的计算公式18

6熔炼铸造合金用的金属原料和合金化材料21

6.1生铁21

6.2硅铁及含硅材料24

6.3锰铁、金属锰和以锰为主的合金26

6.4铬铁和金属铬27

6.5其他铁合金28

6.6有色金属和合金30

6.7其他合金35

6.8轴承合金36

7耐火材料和隔热材料37

7.1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及其评定37

7.2耐火材料的分类38

7.3成形耐火制品38

7.4不定形耐火材料41

7.5隔热材料43

8燃料45

8.1固体燃料45

8.2液体燃料47

8.3气体燃料47

9造渣材料及其他材料48

9.1造渣材料48

9.2其他有关材料49

10铸造生产中常用的相图(包括氢在某些金属中的溶解度)51

10.1铁系二元相图51

10.2铝系二元相图55

10.3铜系二元相图59

10.4镁系二元相图63

10.5镍系二元相图64

10.6一些重要氧化物的二元相图65

第二章铸钢及其熔炼67

1铸钢材料67

1.1铸钢牌号的表示方法67

1.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68

1.3焊接结构用铸造碳钢71

1.4低合金高强度铸钢71

1.5承压铸钢件81

1.6微量合金化铸钢94

1.7铸造不锈钢和耐蚀合金97

1.8铸造耐热钢109

1.9耐磨钢和抗磨钢114

1.10特殊用途的铸钢116

2铸造用钢的熔炼和浇注123

2.1熔炼过程简述123

2.2电弧炉炼钢128

2.3平炉炼钢138

2.4感应电炉炼钢140

2.5其他冶炼方法143

2.6铸钢的浇注143

3炉外精炼145

3.1液流脱气法145

3.2搅拌脱气法147

3.3加热精炼法147

3.4喷粉精炼法149

4铸钢件的热处理150

4.1铸钢件热处理的工艺要素150

4.2各种铸钢件的热处理工艺150

4.3铸钢件的其他热处理方法156

第三章铸铁及其熔炼157

1灰铸铁157

1.1灰铸铁的牌号157

1.2灰铸铁的性能160

1.3灰铸铁的金相组织164

1.4灰铸铁的化学成分169

1.5配料及过热熔炼173

1.6灰铸铁的孕育处理174

1.7灰铸铁的冶金品质(质量)指标180

1.8灰铸铁的时效、振动时效及热处理183

1.9灰铸铁件185

2球墨铸铁193

2.1球墨铸铁的牌号193

2.2球墨铸铁的性能195

2.3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200

2.4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204

2.5球化及孕育209

2.6球墨铸铁件的热处理214

2.7球墨铸铁的应用217

3蠕墨铸铁222

3.1蠕墨铸铁的牌号222

3.2蠕墨铸铁的性能223

3.3蠕墨铸铁的金相组织227

3.4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229

3.5蠕化及孕育233

3.6蠕墨铸铁的热处理237

3.7蠕墨铸铁的应用237

4可锻铸铁239

4.1可锻铸铁的分类239

4.2可锻铸铁的牌号240

4.3黑心(铁素体)可锻铸铁241

4.4珠光体可锻铸铁249

4.5白心可锻铸铁251

4.6球墨可锻铸铁252

5抗磨铸铁255

5.1抗磨白口铸铁255

5.2冷硬铸铁263

5.3中锰球墨铸铁268

6耐热铸铁271

6.1耐热铸铁的牌号271

6.23铬系耐热铸铁273

6.3中硅耐热铸铁273

6.4铝系耐热铸铁274

6.5耐热铸铁的应用276

7耐蚀铸铁276

7.1铝铸铁及铝硅铸铁276

7.2高硅耐蚀铸铁277

7.3高铬耐蚀铸铁278

7.4高镍耐蚀铸铁278

8铸铁的熔炼280

8.1冲天炉熔炼280

8.2电炉熔炼294

8.3回转炉熔炼303

8.4双联熔炼304

9铁液品质(质量)控制及浇注306

9.1铁液脱硫306

9.2铁液品质(质量)的炉前308

快速检测308

9.3浇注温度312

9.4自动浇注313

第四章铸造有色金属和合金及其熔炼316

1铸造有色金属和合金的牌号表示方法316

1.1铸造有色纯金属316

1.2铸造有色合金316

2铸造纯铜和铜合金317

2.1铸造纯铜和低合金铜317

2.2铸造铜合金319

2.3铜合金的熔炼335

3铸造纯铝和铝合金339

3.1工业纯铝铸件339

3.2铸造铝合金339

3.3铝合金的熔炼352

4铸造镁合金356

4.1铸造镁合金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356

4.2铸造镁合金的规格357

4.3铸造镁合金的熔炼358

4.4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360

5铸造锌合金361

5.1合金及性能361

5.2锌合金的熔炼和热处理363

6铸造钝钛和钛合金363

6.1钛和钛合金中的合金元素363

6.2钛合金的分类364

6.3铸造纯钛和钛合金的规格364

6.4钛合金的熔炼和铸造365

6.5钛和钛合金铸件的热处理366

7铸造轴承合金366

7.1轴承合金的分类367

7.2铸造轴承合金的规格367

7.3轴承合金的熔炼和浇注370

8铸造纯镍和镍合金370

第五章造型材料372

1原砂372

1.1硅砂372

1.2非硅质砂373

1.3原砂的粒度和粒度分布375

1.4原砂的颗粒形状380

1.5原砂的含泥量和砂粒的表面性状381

1.6原砂的pH值和需酸量381

1.7我国一些重要的天然硅砂产地382

2常用的粘结材料和辅助材料383

2.1粘土383

2.2水玻璃387

2.3树脂粘结剂389

2.4油类粘结剂394

2.5其他粘结剂395

2.6常用的辅助材料397

3粘土粘结砂402

3.1粘土砂的特点402

3.2粘土湿型砂404

3.3粘土干型及表面干燥型用砂409

4水玻璃粘结砂410

4.1水玻璃砂的特点410

4.2吹CO2硬化的水玻璃砂412

4.3脱水硬化的水玻璃砂417

4.4自硬水玻璃砂417

5树脂粘结砂419

5.1加热硬化工艺420

5.2自硬砂工艺423

5.3吹气(雾)硬化的工艺427

6其他型砂和芯砂430

6.1水泥粘结砂430

6.2油砂432

7铸造涂料434

7.1铸造涂料所用的原材料434

7.2涂料的流变性能437

7.3涂料的使用441

8旧砂再生442

8.1机械再生设备442

8.2热法再生设备445

8.3湿法再生设备446

第六章铸造工艺448

1概述448

1.1铸造工艺设计的概念448

1.2设计依据448

1.3铸件工艺设计的内容和编制程序448

1.4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449

2铸件的凝固和收缩449

2.1铸件的凝固449

2.2铸件形成过程中金属的收缩451

2.3补偿各种收缩的措施451

2.4铸铁的收缩特点及其影响452

3铸件设计要点和铸件的工艺性452

3.1铸件品质(质量)对零件结构的要求453

3.2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458

3.3不同铸造合金对零件结构的要求463

4砂型铸造的工艺方案470

4.1造型和造芯方法470

4.2确定浇注位置的原则476

4.3确定分型面的原则476

4.4一型中铸件数量的确定及其安排476

5工艺参数的选择477

5.1铸造收缩率477

5.2铸件尺寸公差478

5.3铸件质(重)量公差482

5.4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RMA)483

5.5起模斜度485

5.6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486

5.7最小铸出孔和槽486

5.8反变形量487

5.9工艺肋(筋)489

5.10分型负数491

6砂芯设计492

6.1砂芯的分级492

6.2砂芯的设置492

6.3砂芯的固定494

6.4砂芯的定位495

6.5芯头的尺寸和间隙500

6.6芯撑503

6.7芯骨503

6.8砂芯的排气504

6.9砂芯的组合及预装配505

7浇注系统507

7.1浇注系统各组元507

7.2浇注系统的类型和选择510

7.3铸铁件的浇注系统517

7.4铸钢件的浇注系统531

7.5有色金属铸件的浇注系统536

7.6特殊形式浇注系统546

8冒口569

8.1冒口的种类569

8.2铸钢件的冒口569

8.3灰铸铁件的冒口604

8.4球墨铸铁件的冒口608

8.5可锻铸铁件的冒口610

8.6铜合金铸件的冒口612

8.7铝合金铸件的冒口617

第七章特种铸造620

1特种铸造工艺概述620

1.1特种铸造方法及其工艺过程特点620

1.2各种特种铸造法的应用范围620

2熔模铸造623

2.1概述623

2.2模料和制模工艺623

2.3制壳材料和工艺628

2.4熔失熔模、型壳焙烧和浇注644

2.5脱壳和铸件清理647

2.6熔模铸件常见缺陷分析649

3金属型铸造652

3.1金属型铸造的特点652

3.2金属型铸造机的选用653

3.3铸造工艺设计654

3.4金属型设计664

3.5金属型铸造工艺679

3.6铸件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685

4压力铸造688

4.1压铸工艺原理及参数688

4.2压铸合金692

4.3压铸机696

4.4压铸件的设计702

4.5压铸件709

5低压铸造及反压铸造746

5.1低压铸造746

5.2反压铸造755

6挤压铸造757

6.1挤压铸造工艺概述757

6.2挤压铸造机758

6.3挤压铸造铸型761

6.4挤压铸造工艺参数765

6.5挤压铸造工艺应用举例766

7离心铸造768

7.1概述768

7.2离心铸造原理770

7.3离心铸造工艺771

7.4离心铸造机776

7.5离心铸型776

7.6离心铸铁管782

7.7离心铸铁轧辊786

7.8离心铸造气缸套787

7.9离心铸造钢管788

7.10离心铸造钢背轴套788

8消失模铸造790

8.1概述790

8.2成形基础理论791

8.3模样材料及制模技术792

8.4涂料技术794

8.5铸造工艺796

8.6铸造缺陷798

9石膏型铸造799

9.1石膏型铸造的工艺特点799

9.2石膏型铸造方法的分类、工艺过程及应用799

9.3石膏及石膏型的理论基础800

9.4制备石膏型用的各种原材料802

9.5石膏混合料浆体的制备及灌注805

10陶瓷型精密铸造806

10.1概述806

10.2陶瓷型工艺807

10.3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809

10.4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810

11连续铸造810

11.1概述810

11.2连续铸造钢坯810

11.3(半)连续铸造铁管814

11.4连续铸造铸坯819

11.5有色合金的连续铸造820

12真空吸铸826

12.1概述826

12.2真空吸铸工艺827

12.3真空吸铸机828

第八章铸件品质(质量)832

1铸件的尺寸精度832

1.1尺寸公差832

1.2壁厚公差833

1.3错型量833

1.4公差带设置834

1.5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834

1.6铸件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834

1.7铸件尺寸精度的行业规定834

2铸件的质(重)量公差835

2.1质(重)量公差等级835

2.2质(重)量公差等级的选择836

2.3铸件质(重)量偏差的影响因素836

3铸造表面粗糙度836

3.1表面粗糙度参数836

3.2铸件表面粗糙度的选定836

3.3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836

3.4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837

4铸件缺陷的检验838

4.1目视检验与无损检测838

4.2渗透检测839

4.3磁粉探伤842

4.4超声波探伤843

4.5射线探伤845

5铸件缺陷修复846

5.1铸钢件的焊补846

5.2铸铁件的焊补847

5.3铸铝件的焊补849

5.4浸渗修补849

6铸件的品质(质量)等级850

6.1品质(质量)评定内容及等级850

6.2品质(质量)分等851

6.3评定方法854

参考文献8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