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上:实验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洁,刘旭峰主编;吴舒红副主编;梁冬,何丽清,吴志敏,黄景怡,彭涛,周芬,魏芬芬参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90814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上:实验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储备知识模块2
第1章 绪论2
1.1化学的研究对象2
1.1.1化学的定义2
1.1.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1.2无机化学的简介4
1.2.1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4
1.2.2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4
1.3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5
1.3.1培养学习兴趣5
1.3.2理论联系实践5
1.3.3抓好各个环节6
第2章 化学基础知识7
2.1化学基本概念7
2.1.1分子、原子7
2.1.2元素、核素和同位素8
2.1.3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8
2.1.4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9
2.2物质的聚集状态10
2.2.1气体10
2.2.2液体13
2.2.3固体14
2.3溶液14
2.3.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5
2.3.2溶液的配制16
2.4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关系及能量关系16
2.4.1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6
2.4.2化学反应热效应17
2.4.3热化学方程式18
2.4.4热化学定律19
2.4.5标准摩尔生成焓20
基本原理模块23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23
3.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3
3.2反应速率理论25
3.2.1碰撞理论和活化能25
3.2.2过渡状态理论(选学)26
3.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7
3.3.1浓度或分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7
3.3.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9
3.3.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0
3.3.4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31
第4章 化学平衡33
4.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33
4.2平衡常数34
4.2.1实验平衡常数34
4.2.2标准平衡常数36
4.2.3多重平衡规则37
4.2.4平衡常数的应用38
4.3化学平衡的移动40
4.3.1浓度(或分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1
4.3.2体系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2
4.3.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3
4.3.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44
4.3.5勒夏特列原理44
4.4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44
第5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47
5.1酸碱理论47
5.1.1酸碱的解离理论47
5.1.2酸碱质子理论(选学)47
5.2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49
5.2.1水的解离平衡49
5.2.2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50
5.2.3 pH值的测定50
5.3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51
5.3.1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51
5.3.2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53
5.4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55
5.4.1同离子效应55
5.4.2缓冲溶液56
5.5盐类的水解58
5.5.1弱酸强碱盐59
5.5.2弱碱强酸盐60
5.5.3弱酸弱碱盐61
5.5.4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其应用62
第6章 沉淀反应65
6.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65
6.1.1溶度积65
6.1.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66
6.1.3溶度积规则67
6.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68
6.2.1同离子效应68
6.2.2盐效应69
6.3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70
6.3.1分步沉淀70
6.3.2沉淀的转化71
第7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73
7.1氧化还原反应73
7.1.1氧化态73
7.1.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74
7.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74
7.2原电池77
7.2.1原电池的组成77
7.2.2原电池的表示方法78
7.3电极电势78
7.3.1电极电势的产生和电池的电动势78
7.3.2标准电极电势及其测定79
7.3.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82
7.4电极电势的应用83
7.4.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83
7.4.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84
7.4.3元素电势图的表示方法及应用(选学)85
7.5化学电源(选学)86
7.5.1干电池86
7.5.2蓄电池87
7.5.3燃料电池87
第8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90
8.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90
8.1.1氢原子光谱90
8.1.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91
8.1.3波函数和原子轨道92
8.1.4电子云92
8.1.5四个量子数93
8.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表96
8.2.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96
8.2.2元素周期表101
8.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04
8.3.1有效核电荷104
8.3.2原子半径104
8.3.3电离能106
8.3.4电子亲和能107
8.3.5电负性108
第9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10
9.1共价键理论110
9.1.1经典路易斯学说110
9.1.2价键理论111
9.1.3共价键的键参数113
9.2杂化轨道理论115
9.2.1杂化理论概要115
9.2.2杂化轨道的类型115
9.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17
9.3.1分子的极性118
9.3.2范德华力119
9.3.3氢键120
9.4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22
9.4.1晶体的基本知识122
9.4.2离子晶体122
9.4.3原子晶体123
9.4.4分子晶体123
9.4.5金属晶体123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126
10.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26
10.1.1配合物的定义126
10.1.2配合物的组成127
10.1.3配合物的命名128
10.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29
10.2.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29
10.2.2配合物的空间构型129
10.3配位反应131
10.3.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132
10.3.2稳定常数的应用133
10.3.3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135
10.3.4螯合物136
10.3.5配位反应的应用137
元素及其化合物模块140
第11章 主族元素140
11.1 s区元素140
11.1.1 s区元素通论140
11.1.2氢140
11.1.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42
11.2 p区元素147
11.2.1 p区元素通论147
11.2.2卤素147
11.2.3氧和硫153
11.2.4氮、磷、砷161
11.2.5碳、硅、硼169
11.2.6 p区主要金属元素175
第12章 副族元素180
12.1副族元素通论180
12.2 d区元素182
12.2.1钛及其化合物(选学)182
12.2.2铬及其化合物183
12.2.3锰及其化合物186
12.2.4铁、钴、镍188
12.3 ds区元素190
12.3.1铜族元素190
12.3.2锌族元素192
附录A—F196
参考文献209
元素周期表210
热门推荐
- 3595599.html
- 122407.html
- 1070137.html
- 3711385.html
- 1499626.html
- 2103589.html
- 2257087.html
- 1009383.html
- 2201293.html
- 1146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5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1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4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0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0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8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9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5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