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批判与实践 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批判与实践 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 童世骏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6518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哈贝马斯,J.-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批判与实践 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本概念3

第一章 批判:哈贝马斯与批判理性主义3

第一节 波普尔的合理性观3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观的核心:主体间交往活动的合理结构5

第三节 哈贝马斯合理性观的方法论涵义:诠释者和被诠释者的交往关系10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观的自我辩护:理性主义的基础问题12

第二章 实践:哈贝马斯与美国实用主义15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与美国实用主义17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新理解24

第三节 不同层次上“实践”的“批判”意义30

第四节 余论:哈贝马斯为什么几乎从来不提詹姆斯43

第二篇 研究方法47

第三章 概念区分:以“行动”与“行为”的概念区分为例47

第一节 “行动”和“行为”之间的概念区分47

第二节 概念区分对于哲学研究有重要意义53

第三节 反对概念区分也离不开概念区分56

第四节 结论:大问题和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60

第四章 学派沟通:从“粗糙原料”到“融贯整体”62

第一节 普遍主义的预设63

第二节 双重结构的范式70

第三节 三个向度的旨趣77

第四节 结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宏大叙事85

第三篇 理论问题91

第五章 真理论:真理的认可问题与真理的意义问题和标准问题91

第一节 从金岳霖谈起:真理论是否仅仅讨论真的意义问题和真的标准问题91

第二节 对实践标准的分析:有必要进一步提出真理的认可问题93

第三节 对真理的认可问题的回答:哲学史上的共识论(和约定论)95

第四节 “基于理由的共识”:共识论如何同其他真理观并行不悖98

第五节 结论:从作为技术活动的实践到作为交往活动的实践102

第六章 规则论: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105

第一节 “遵守规则”的含义105

第二节 “规则意识”产生的条件111

第三节 规则正当性的根据120

第四节 规则问题与批判理论125

第四篇 从商谈理论到政治哲学131

第七章 “事实”与“规范”131

第一节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131

第二节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几种类型133

第三节 法律的“有效性”与“事实性”135

第四节 法律的“正当性”来自“合法律性”何以可能137

第五节 商谈的民主理论:法治和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140

第六节 程序主义法律范式:“人权”和“人民主权”之间的内在联系144

第七节 哈贝马斯政治和法的理论的特殊语境和普遍主张147

第八章 科学与民主149

第一节 杜威的科学观和民主观150

第二节 杜威论科学和民主的关系154

第三节 哈贝马斯论如何协调科学与民主157

第四节 结论:低调的哲学观和高调的哲学家观163

第九章 政治与文化165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是做成的,而不是现成的”165

第二节 “做成”现代集体认同的关键:政治文化169

第三节 两种政治文化观:“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和“与政治物相关的文化”172

第四节 把政治文化理解为“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的重要性175

第五节 培育“自由的政治文化”的几个因素178

第十章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184

第一节 交往理性观念:公私划界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185

第二节 女性主义参与公共讨论现实地解构了传统的公私界限188

第三节 从文学公共领域到现代大学:培养公共讨论之理性主体的公共领域191

第十一章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19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一个共同盲区1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社会建制200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理念204

第四节 结论:社会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积极扬弃210

第五篇 从政治哲学到历史哲学215

第十二章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215

第一节 康德与普遍主义:“绝对命令”与“商谈原则”216

第二节 罗尔斯与正义原则:“理性选择”与“合理交往”220

第三节 泰勒与“承认斗争”:文化整合与政治整合226

第四节 施密特与国际政治:“人民”与“人类”230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批判与全球正义建构236

第一节 普遍主义:对话的还是独白的237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239

第三节 对话普遍主义:实际的还是虚拟的245

第四节 意识形态批判:认知的还是规范的252

第十四章 历史与道德258

第一节 康德:对进步的乐观信念是一种道德义务258

第二节 波普尔: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康德主义260

第三节 哈贝马斯:语用学转向以后的康德主义264

第四节 结论:后形而上学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中人的历史责任268

第十五章 内在与超越270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统:“超越性”的内在化271

第二节 杜威:“宗教性”概念的自然主义理解275

第三节 哈贝马斯:“在自然主义和宗教之间”278

第四节 结论:内在于实践的批判288

附录“学习”与“批判”——为哈贝马斯八十寿辰而写292

主题词索引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