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汉名田制的兴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两汉名田制的兴衰
  • 张履鹏,郭春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33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土地制度-经济史-中国-汉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汉名田制的兴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汉初名田制的兴起4

第一节 名田制产生的基础4

一、源于前代授田制、限田制4

二、前代军功爵政策的延续5

三、商鞅变法促成名田制5

第二节 汉初复爵令启动名田制6

一、汉高帝颁布复故爵田宅诏6

二、《二年律令》详示名田制内容7

三、名田制二十等爵的划分8

第三节 名田制的农村管理11

一、农村基层组织11

二、建立小户型编户齐民14

三、汉代庶民户百亩制定的依据14

第四节 庶民级的名田制管理15

一、农户田宅继承受官府管控15

二、农户家庭中的赘婿与后父身份16

三、名田制田宅的退还政策18

第五节 高爵位者名田制下的管理20

一高爵位者食邑封地管理20

二、高爵位者食邑封地外的私田23

第二章 名田制执行中有关爵位问题25

第一节 西汉时期爵位在名田制中的作用25

一、爵位对政治身份的作用25

二、爵位是占有田宅数量的依据26

三、爵位的赎罪作用26

第二节 名田制与买卖爵位问题28

一、汉初民间可卖爵子28

二、文景时期官府大量卖爵30

三、卖爵政策的意义32

第三节 赐民爵对名田制的影响33

一、获得民爵的条件33

二、遇庆典赐女子牛酒35

第四节 西汉时期的赐民爵次数36

第五节 西汉赐民爵的变化39

第六节 东汉赐民爵情况40

第七节 东汉强化赐民爵44

一赐民爵范围扩大、级数增加44

二、民爵封顶处理方法44

三、赎罪多改用实物46

第三章 汉代农田占有状况和政策47

第一节 农田开发垦殖成就47

第二节 汉代的公田48

一、皇家苑囿48

二、郡县公田49

三、列侯封邑49

第三节 编户齐民自有的田宅50

一、庶民田宅基本源于继承祖产50

二、允许开发并保护民田51

第四节 农户田宅的买卖52

一、田宅的交易情况52

二、两汉田宅价格53

第五节 民间获得公田的途径55

一、西汉国策性的公田发放55

二、东汉时期的赐贫民田59

三、土地经营性质的假民公田60

第四章 名田制的土地兼并问题62

第一节 防止土地兼并的舆论62

第二节 打击富商迁徙豪强65

第三节 抑制豪强的分田劫假66

一、假民公田变质为分田劫假66

二、分田劫假成为痼疾67

第四节 汉元帝处理专地盗土69

第五节 汉武帝查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70

第六节 汉哀帝提出限田70

第七节 光武帝严查度田不实71

一、东汉初度田不实问题71

二、度田所遇阻挠和斗争经过73

三、度田检籍的积极效果75

第五章 名田制下汉代农业生产状况77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综述77

一农业区域开发状况77

二、疏通河道水系78

三、发展灌溉事业80

四、农业生产水平的主要标志83

第二节 汉代的粮食生产水平84

一、汉代粮食单产评估84

二、亩计量的换算86

三、度量衡换算87

四、粮食生产水平评估88

第三节 汉代农业技术的进步90

一、农学的发展90

二、推行“代田法”91

三、适合旱田的区田法94

四、壮苗技术溲种法97

第四节 汉代的畜养业与环境保护98

一、畜牧业概况98

二、蚕桑业概况99

三、农业环境状况101

第六章 名田制农业经济结构与经营管理103

第一节 汉代农业经济结构103

一、皇家国有农业经济103

二、贵族官僚地主经济104

三、豪强地主经济105

四、庶民地主经济106

五、自耕农经济108

第二节 名田制的地主经营管理方式109

一、蓄用奴婢经营110

二、雇佣佣工经营111

三、租佃经营112

第三节 地主经营的劳畜力投资成本112

一、奴婢的价格113

二、雇佣劳力工资114

三、耕畜价格115

第四节 三杨庄遗址反映的自耕农经济117

一、遗址出土情况117

二、遗址真实反映了汉代自耕农生产状况119

三、村落遗址布局符合名田宅制120

第七章 名田制的农业税收123

第一节 汉代财政税收管理办法123

一、财政税收分管制123

二、官员俸禄来源于田租123

三、军事开支依靠皇家财政124

四、受爵者收益靠食邑的税收和赐田宅125

第二节 汉代田租的征课变化与方法125

第三节 汉代征收钱财的算赋口赋126

第四节 汉代的徭役127

一、汉代徭役制度127

二、徭役中的更赋和买复128

第五节 汉代的赋税蠲免政策129

一、减免赋税的措施129

二、文帝开免除农业税之先河129

三、免收农业税后弥补官府亏空的措施130

第六节 汉代的刍稿税131

一、刍稿税征收内容131

二、刍稿税征收规定132

三、对高爵位者的免刍稿税政策133

第八章 名田制衰落并导向庄园制135

第一节 编户齐民的不稳定性135

一、编户齐民经济有起有落135

二、王莽企图稳定编户齐民未果136

第二节 名田制延续使用奴婢137

一、官家奴婢情况137

二、私人蓄养奴婢之处境138

第三节 豪强地主恶性膨胀141

第四节 汉末战乱使编户齐民体制衰落142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集使用农奴形式之大成143

一、大地主庄园广泛使用农奴143

二、使用农奴形式繁多144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大地主庄园经济形式145

一、北方的宗主督护制145

二、南方的士族经济146

三、特殊的寺院地主经济147

第九章 均田制比名田制的进步性149

第一节 均田制使编户齐民复起149

一、南燕开削弱坞主壁帅之先例149

二、北魏开创均田制149

三、均田制基层管理为三长制151

四、名田制与均田制的比较152

第二节 均田制的变化与衰落154

一、北魏后各朝执行均田制的变动154

二、均田制衰落的原因156

第三节 编户齐民千年不衰157

一、不设田制使农奴制消失157

二、自耕农经济和地主经济比较158

三、地主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60

第四节 编户齐民的基础是自耕农163

一、编户齐民存在的原因163

二、近代小农经济状况164

参考文献166

后记1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