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健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4110·21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1
一、经济管理及其一般性质1
二、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及其基本特点3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6
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6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7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同政治经济学以及经济管理学原理同其他经济管理具体学科的区别8
四、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1
第二章 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18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分类18
一、经济管理原则的概念18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基本原则的分类18
第二节 政治、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统一的原则19
一、政治、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统一的含义19
二、政治、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统一的必要性19
三、贯彻政治、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21
第三节 民主管理与集中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21
一、民主管理与集中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含义21
二、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相结合原则的必要性22
三、贯彻民主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24
第四节 责、权、效、利相统一的原则24
一、责、权、效、利相统一的含义24
二、贯彻贵、权、效、利相统一原则的必要性25
第五节 系统的原则28
一、系统的含义28
二、实行系统原则的必要性28
三、贯彻系统原则的基本要求30
第六节 最优化的原则32
一、最优化的含义和内容32
二、坚持最优化原则的必要性33
三、贯彻最优化原则的基本要求34
第七节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原则35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含义35
二、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原则的必要性36
三、贯彻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37
第三章 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39
第一节 经济管理方法及其分类39
一、经济管理方法的概念39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方法的分类39
第二节 经济管理的行政方法41
一、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41
二、行政方法的实质和要求42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行行政方法的客观必然性43
四、行政方法的局限性45
第三节 经济管理的经济方法47
一、经济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质47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50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采用经济方法的客观必然性51
四、经济方法的局限性52
第四节 经济管理的法律方法53
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法律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质53
二、法律方法的主要特点55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使用法律方法的必要性56
四、法律方法的局限性58
第五节 经济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59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60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客观必然性61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性62
第六节 经济管理的经济数学方法64
一、管理的数学模型及其作用64
二、现代经济管理的几种主要经济数学方法65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运用经济数学方法的客观必然性67
四、运用经济数学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69
第七节 经济管理的社会心理方法70
一、社会心理方法的概念和内容71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运用社会心理方法的必要性73
三、社会心理方法的基本特点、实质和局限性76
第八节 各种经济管理方法的结合运用78
一、各种管理方法结合适用的必要性78
二、各种管理方法结合运用的形式和要求80
第四章 经济管理的职能82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职能及其分类82
一、经济管理职能的概念、性质及其发展82
二、经济管理职能的分类84
第二节 计划职能85
一、计划职能的概念85
二、计划职能的内容86
三、社会主义计划职能的特点88
第三节 组织职能89
一、组织职能的概念和内容89
二、组织职能发挥作用时要注意的问题90
第四节 控制职能92
一、控制职能的概念92
二、控制职能的基本内容、方式、途径和方法93
三、社会主义控制职能的特点97
第五节 教育鼓励职能98
一、教育鼓励职能的概念98
二、教育鼓励职能的基本内容和方法98
三、社会主义教育鼓励职能的特点100
第六节 各种职能的全面运用100
一、各种职能全面运用的必要性100
二、各种职能全面运用要注意的问题102
第五章 经济管理的一般过程(一)——预测103
第一节 预测及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一、预测的概念103
二、预测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04
第二节 预测的对象、分类、原则和步骤106
一、预测的对象106
二、预测的分类107
三、预测的原则108
四、预测的步骤110
第三节 预测的方法111
一、定性预测方法111
二、定量预测方法112
第六章 经济管理的一般过程(二)——决策117
第一节 决策的基本概念117
一、决策及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17
二、决策的内容和分类118
三、科学决策的原则121
四、决策的程序122
第二节 目标决策124
一、目标决策的意义124
二、目标决策的基本原则125
三、目标的分类126
四、目标的分解127
第三节 方案决策129
一、方案决策的过程129
二、拟定方案的原则130
三、影响方案决策的因素131
四、方案决策中必须注意的问题133
第四节 决策常用的方法136
一、决策的“硬方法”和“软方法”136
二、定性决策方法137
三、定量决策方法138
第七章 经济管理的一般过程(三)——编制和实施计划147
第一节 编制计划147
一、编制计划的必要性147
二、编制计划的原则和程序148
三、计划的种类和指标体系151
第二节 综合平衡154
一、综合平衡的概念和内容154
二、综合平衡的方法157
三、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171
第三节 实施计划172
一、计划指标的分解172
二、计划指标的落实173
第八章 经济管理的一般过程(四)——控制175
第一节 控制175
一、控制的概念及其两个基本前提175
二、控制的基本程序176
三、正确控制的主要原则178
四、控制方法181
第二节 监督184
一、监督的一般概念和意义185
二、监督的程序186
三、监督的种类187
四、监督的内容189
五、监督的方法191
第九章 经济管理的一般过程(五)——经济信息193
第一节 经济信息的概念、分类与作用193
一、经济信息的概念193
二、经济信息的分类196
三、经济信息的作用198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200
一、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200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201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203
第三节 经济信息的管理及其技术206
一、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206
二、在经济信息管理中要防止信息的失真207
三、现代经济信息管理中电子计算机的运用208
第十章 经济管理的对象(一)——对人力的有效管理212
第一节 人力管理的意义、特点和基本任务212
一、人力管理的意义212
二、社会主义人力管理的特点及其基本任务214
第二节 对人力进行合理组织215
一、对各经济组织人力的合理组织215
二、对整个国民经济人力的合理组织220
第三节 搞好智力开发,发掘和培养人才222
一、搞好智力开发222
二、发掘和培养人才223
第四节 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225
第五节 加强对管理者的管理227
一、对管理加强管理的必要性227
二、领导者应有的素质228
三、怎样搞好对管理者的管理232
第十一章 经济管理的对象(二)——对物力的有效管理234
第一节 物力管理的意义和基本任务234
一、物力管理的意义234
二、物力管理的基本任务235
第二节 对物资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有效管理236
一、搞好物资的开发236
二、搞好物资的分配237
三、搞好物资的流通239
四、搞好物资的使用242
第三节 对能源的有效管理244
一、搞好能源开发245
二、大力节约能源246
第四节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248
一、自然资源的种类248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249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的对象(三)——对财力的有效管理2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力管理的性质、任务、特点和体系252
一、财力管理的性质及其任务252
二、社会主义时力管理的特点253
三、社会主义时力管理的组织体系254
第二节 财力的开发256
一、发展生产是财力开发的根本途径256
二、财力开发的几种辅助方法259
第三节 财力的聚集260
一、社会主义财力聚集的基本要求和内容260
二、财力聚集的主要形式263
第四节 财力的分配与使用265
一、财力分配和使用中所要解决的矛盾266
二、财力分配和使用的基本原则266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的对象(四)——对技术的有效管理271
第一节 技术管理的意义、任务、目标和方针271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技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71
二、技术管理的意义和任务273
三、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和方针274
第二节 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276
一、技术管理的机构276
二、经费与拨款体制277
三、科技队伍的组织和建设278
四、技术情报工作279
五、积极搞好标准化工作280
六、专利制度281
第三节 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282
一、技术开发282
二、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284
第四节 技术改造286
一、技术改造的意义286
二、技术改造的内容288
三、技术改造的途径和方法289
第五节 技术引进290
一、技术引进的意义291
二、技术引进的方针292
三、技术引进的方式294
第六节 技术协作294
一、技术协作的意义和原则294
二、技术协作的形式296
第十四章 经济管理的组织29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298
一、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298
二、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原则300
三、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302
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307
一、专业化协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307
二、在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联合309
三、组织行业协会313
四、建立经济中心和经济区3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318
一、管理组织结构和建立组织结构的原则318
二、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322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组织的体系327
第十五章 经济管理效果的评价329
第一节 评价经济管理效果的依据329
一、经济管理效果评价的概念329
二、经济效益是评价经济管理效果的主要依据3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及其衡量的指标体系332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332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333
三、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337
第三节 影响经济管理效果的因素的分析343
一、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344
二、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程度345
三、管理体制的适应程度345
四、经济结构的合理状况346
五、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程度347
六、技术进步的快慢347
七、资金利用的状况348
八、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349
九、管理者的有效管理350
后记351
热门推荐
- 1801862.html
- 1801417.html
- 2614649.html
- 3293373.html
- 2788655.html
- 2631820.html
- 3445753.html
- 847555.html
- 2403332.html
- 3774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7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3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5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7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8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2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