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与管理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与管理研究
  • 袁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63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4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61页
  • 主题词:水资源管理-研究-黑龙江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与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自然保护区简介1

1.2 三江平原主要湿地资源及其环境问题综述2

1.2.1 三江平原主要湿地资源状况2

1.2.2 三江平原湿地破坏所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

1.3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3

1.4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问题3

1.4.1 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短缺3

1.4.2 水环境污染4

1.4.3 湿地生态功能退化4

1.5 湿地水资源评价、生态需水和恢复研究进展4

1.5.1 水资源评价4

1.5.2 生态需水5

1.5.3 湿地恢复5

1.6 本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6

1.6.1 课题来源6

1.6.2 课题研究内容7

1.6.3 课题研究的意义8

第2章 洪河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评价研究9

2.1 洪河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地表水资源评价9

2.1.1 地表水资源评价范围9

2.1.2 评价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9

2.1.3 区域面积及分布状况10

2.1.4 有关水文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11

2.1.5 保护区主要水文要素计算13

2.1.6 地表水资源量16

2.1.7 评价区地表水资源产生量16

2.1.8 地表水资源评价17

2.2 地下水资源评价18

2.2.1 地下水资源评价范围18

2.2.2 评价方法18

2.2.3 建三江分局各农场近五年水田面积与用水量情况18

2.2.4 建三江分局各农场2002年地下水开采强度分析19

2.2.5 地下水开采强度对地下水位的影响19

2.2.6 地下水开采对洪河保护区周边农场地下水位影响情况20

2.2.7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结论21

2.3 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耦合评价21

2.3.1 耦合评价水位观测站的设立21

2.3.2 观测站点的地下水位变化曲线21

2.3.3 耦合评价的结果与分析27

2.4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评价27

2.4.1 水质监测27

2.4.2 水质评价结果与分析27

2.4.3 结论与建议33

2.5 本章小结33

第3章 洪河保护区水资源需求量及补给量潜力研究34

3.1 水资源需求量34

3.1.1 静态需水量34

3.1.2 动态需水量36

3.2 当前状态下水资源补给量41

3.2.1 自身降水补给量41

3.2.2 潜水或弱承压水参与蒸发补给量42

3.3 水资源需求量与补给量平衡状况分析42

3.3.1 维持现状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2

3.3.2 由现状过渡到近似原始状态过程的水资源需求量分析43

3.3.3 维持近似原始状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分析43

3.3.4 维持现状和近似原始状态对应的水资源动态需求量的比较分析43

3.4 周边来水量潜力分析44

3.5 本章小结44

第4章 洪河保护区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研究45

4.1 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原则与技术路线45

4.1.1 设计原则45

4.1.2 技术路线46

4.2 水资源恢复方案设计的工程范畴47

4.2.1 水源工程设计47

4.2.2 水源水的水质净化工程52

4.2.3 水位控制与排泄工程55

4.2.4 防洪加固工程55

4.3 水资源恢复工程量及投资估算57

4.3.1 水源与水源水质净化工程57

4.3.2 水位控制与排泄工程59

4.3.3 浓江堤防工程加固部分59

4.4 水资源恢复工程的经济损益分析60

4.4.1 总投资60

4.4.2 经济损失分析60

4.4.3 经济效益分析60

4.4.4 累计经济损益分析61

4.4.5 投资回收期61

4.5 水资源恢复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目标预测62

4.5.1 生态环境效益62

4.5.2 水资源恢复目标预测62

4.6 水资源恢复方案可行性综合分析63

4.6.1 恢复目标水位的合理性63

4.6.2 蓄水坝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66

4.6.3 补水方案的可行性66

4.6.4 规划平原水库和蓄水坝建设的可行性分析68

4.7 本章小结68

第5章 洪河保护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方案研究70

5.1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现状70

5.1.1 黑龙江垦区水资源管理部门70

5.1.2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70

5.2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的目的71

5.3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的机构和职责72

5.3.1 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72

5.3.2 开展洪河保护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72

5.3.3 建立水资源监测数据与信息的共享制度73

5.3.4 建立基于农业开发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决策机制73

5.3.5 开发附近农户生计替代方案73

5.4 水文测验站建设方案布局74

5.4.1 洪河保护区水文站布局74

5.4.2 浓江河下游水文站布局74

5.4.3 水文测验仪器、人员和办公设施配置及投资77

5.4.4 主要操作规范77

5.4.5 水文测站的管理方式77

5.5 地下水观测井建设方案78

5.5.1 地下水观测井位置布局78

5.5.2 地下水位观测仪器配置78

5.5.3 操作规范78

5.6 水质监测方案79

5.6.1 水质监测的目的79

5.6.2 水质监测运作方式79

5.6.3 监测时间和频率79

5.6.4 水质监测采样布点79

5.6.5 操作规范80

5.7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的最终目标80

5.8 本章小结80

第6章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培训需求分析82

6.1 背景82

6.2 目的82

6.3 现存问题分析82

6.3.1 洪河保护区缺乏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的能力和行为82

6.3.2 大规模的地下水开采对保护区水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3

6.3.3 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尚需完善83

6.3.4 在水资源、环境保护、林业和土地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83

6.4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培训活动的回顾83

6.5 培训对象的识别84

6.5.1 培训对象的识别原则84

6.5.2 培训对象84

6.6 培训内容85

6.7 培训师资85

6.8 培训方式85

6.9 培训活动安排86

第7章 地理信息系统使用说明87

7.1 简介87

7.2 开发思路和技术难点87

7.2.1 采用的主要编程工具87

7.2.2 使用的编程语言90

7.3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91

7.3.1 思路新颖,有创造性91

7.3.2 实用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91

7.3.3 功能强大,具有精确的空间定位、双向查询功能92

7.3.4 界面友好,使用方便92

7.3.5 系统独立运行,不需其他软件后台运行92

7.4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92

7.4.1 安装92

7.4.2 使用说明94

第8章 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其计算机软件使用说明113

8.1 动态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113

8.1.1 动态数学模型构建的目的113

8.1.2 动态数学模型构建的主要依据113

8.1.3 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技术路线113

8.1.4 有关条件和参数的合理假设114

8.1.5 模型构建115

8.1.6 水资源调度116

8.2 动态数学模型计算机软件操作说明116

8.2.1 软件的安装117

8.2.2 主菜单内容117

8.2.3 各菜单内容、功能及操作使用说明118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131

9.1 研究结论131

9.2 建议134

主要参考文献135

附图1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