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穿芳峪艺文汇编 三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小穿芳峪艺文汇编 三编
  • (清)于弼清等著;罗海燕,苑雅文整理点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2013431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典文学-作品综合集-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穿芳峪艺文汇编 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于弼清集1

恒斋日记1

恒斋日记序1

恒斋日记 卷上2

恒斋日记 卷下15

于溥暄墓表25

恒斋日记跋26

附录28

《乡塾正误》跋&于弼清28

恒斋记&李江28

书于溥暄论辨王竹舫课程后&李江29

附哭于溥暄同学【弼清】&李树屏30

于弼清《恒斋日记》&陈左高31

李濬集32

哲亭遗诗32

元年闰中秋32

闰八月二十四日赴万泉县路上口占32

除夕有感32

灯下即事33

贡生原天与号敬承者时常接济度用有感33

步门生王盛斯【际清】送别元韵33

哲亭遗诗跋33

附录34

残句&李濬34

挽联哲亭兄【濬】卒山西猗氏县任联&李江34

送哲亭兄之任猗氏&李江34

赵绅集35

竹楼遗稿35

复李观澜书35

重修龙王庙碑36

意园记36

闺思37

桑虫诗为友人鄂小苍【素】作37

阿招词为兰阳史漱芳【樽】孝廉作37

游龙泉寺37

游穿芳峪龙泉寺二首38

竹枝词十首【存一】38

附录39

同人赌快39

卷上&渔阳赵绅【竹楼】著39

卷下&渔阳李江【观澜】著40

残句&赵绅42

残句&赵绅42

赠内残句&赵绅42

游龙泉寺残句&赵绅42

方德醇集43

粹庵稿存43

莳菊轩诗序43

鹦哥寨访观澜先生44

题龙泉园图44

和龙泉先生响泉园落成二首原韵44

粹庵稿存跋44

养菊说45

养菊馀论篇47

养菊说跋48

附录49

游龙泉寺残句&方德醇49

跋所书方粹庵楹联【原联“但以农桑为正业;不容子弟作游民”】&李江49

七夕寄怀方粹庵【德醇】&李树屏49

初夏寄方粹庵【德醇】&李树屏50

与方粹庵【德醇】&茂才 李树屏50

《讱斋诗存》跋&李树屏50

王询集51

西轩老人随笔杂存51

跋狐51

东岳庙52

梦话53

悔过吟【以九月二十一日戒烟入字,冠各句之首,志勿忘也】54

李德翁之殁三十五日矣墓祭感书55

即事【壬辰】55

书赠刘树声55

联语附55

挽外舅刘凤翔先生55

春帖56

李湘集57

竹汀遗墨57

上家五兄观澜先生书57

见情录58

挽孙有民表兄58

挽温典翁58

挽内弟张寿萱59

又代令侄联奎作59

挽京都贤良寺和尚59

挽家叙堂四兄59

挽家竹泉兄59

挽家樾庭四侄59

挽家云农六侄59

挽史又畦兄60

又60

挽史兰孙孝廉60

挽门子湘襟文60

挽内侄张庆彬60

挽佟德斋外孙【丁亥】60

又代族侄子朱作【又】61

挽胞兄伯川【己丑】61

竹汀遗墨跋61

孟昭明集62

篆山耕人遗稿62

易水李氏族谱序62

拟李龙泉先生传略四则63

蕉雪轩之诗跋65

约同人立会研究演说报章六启65

愿为小相图题语66

寅旭跋【丙午】67

手抄《三字鉴》弁言67

自题照像67

寝馈馀闲录一【笔记】67

寝馈馀闲录二【述闻】70

张聋子70

北京某氏婢71

京师某72

钱龙小说73

信手拈来74

篆耕山人遗稿跋76

联语附76

春帖76

代段龙图挽徐母76

代人挽舅母77

代人又挽77

代人挽岳祖母77

代人挽内嫂徐77

代人挽姑母77

代人挽姑媳同殡77

挽母舅王问山先生【庚戌】78

代李明墀丹崕昆仲挽同村王问山先生78

代人撰贺因劝办树艺蒙奖78

拟题刘氏宗祠78

代人拟赠刘君树声78

诗79

自嘲79

王翼之集80

敬斋诗文杂存80

虫斗80

涌翠泉82

拟游二闸用吴君云皆原韵83

卢素存集84

侣砚山房文稿84

侣砚山房征诗文启84

张雪蕉先生传85

卫武公论86

江汉朝宗于海87

附录88

卢吉士《事物类考》跋&李江88

孙盛平集89

蕴山诗存89

游金云峪晚归穿芳峪89

留别龙泉园89

穿芳峪晚望89

游桃花寺89

张膺集90

次拳诗存90

东石桥晚步90

东石桥步月90

于弼勋集91

于小霖诗91

龙泉园春夜91

附录92

论官人习农&于弼勋92

叙于小霖刻书&李江92

赵春元集93

赵春元诗93

龙泉园即事93

李九思集94

李九思诗94

春日独过龙泉园94

吴湘集95

汲青诗仅95

偕友游桃花寺95

王塾集96

朱华痴衲遗稿96

芙蓉居士传96

诗98

山村即景98

孟昭曦集99

晖三文稿99

五龙山栖贤庵碑文99

秋圃黄花录100

吴汉愿光武慎无赦论100

汉高祖诏郡国求遗贤论101

韩信召用辱己少年论102

明宣宗迁开平卫于独石论102

明郑雒经略边防论103

明景帝立团营论104

明英宗罢保举论105

明英宗复开福建浙银场论105

明宣宗诏脏吏不得赎罪论【其一】106

明宣宗诏脏吏不得赎罪论【其二】107

明孝宗命两京五品以下官六年一考察四品以上自陈著为例论108

明神宗诏减均徭加派论108

汉文帝因大旱蝗诏弛利省费振民论109

为泰东西各国利用说【大公报征文题】110

女学堂服制即以满洲为标准,以为文明各国之先遵议【大公报征文题】111

叶向高七十上书请补阁臣论【丙午考职】112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义【丙午考职】113

诸葛亮王猛合论114

元太子真金却献论【小试补遗】114

汉通西域宋弃西夏孰得孰失论115

卜式以牧羊为官论116

金凤翥集117

金凤翥文稿117

渔阳志略117

俪左韵编122

西园文143

养正史略自序143

田氏家谱序144

西园诗144

感赋144

有感144

杜维桢集145

郎当舞145

送刘树声表兄赴绥远序【戊午】145

祭王石卿先生文【壬戌】146

王孺人小传【壬戌】146

祝刘树声表兄五十五岁寿序【甲子】147

勉学斋诗集跋【丙寅】148

砚耕斋诗集序【己巳】148

用树声韵149

次刘树声东园书事原韵七首【录一】149

中秋对月149

月夜不寐回文体149

叠前题韵149

送刘树声之绥远150

怀人【己未】150

咏适楼四首150

贺友寿【李君晴岚】151

步晴岚甲子元旦立春韵【甲子】151

步树声甲子旦韵151

步周兰生寄怀元韵152

步晴岚寿友原韵152

偶成152

代柬寄刘树声用松岩送别韵【乙丑】152

步李松岩送别韵152

步刘树声寄怀原韵152

祝李晴岚五十五岁寿【仍用前五十三岁韵】153

祝周兰生学博六十九岁初度【丙寅】153

祝周兰生学博六十九岁初度敬步自寿元韵153

叠前题153

祝刘树声表兄五十九岁寿诗【戊辰】154

步刘树声表兄六十三岁自寿元韵【壬申】154

补祝树声表兄寿即用自寿诗原韵【甲戌七月】155

树声表兄六旬晋五寿155

联语附155

挽李梓寿155

贺李晴岚为子毕姻155

贺李雨辰为子完婚156

寿刘树声五十六【乙丑】156

又寿六十二【丙寅】156

又寿六十三【壬申】156

又寿六十七【乙亥】156

郎当舞跋156

刘化风集158

味虚簃稿拾残158

卷之一 诗158

六十五岁自寿用壬申自寿韵【甲戌九月】158

和李观平老人诗韵示晏如【甲戌】159

元旦漫书【乙亥】159

宝坻王默庵函寄黔菜二十四咏瞩题成绝句四159

水仙不花【丙子丁丑】160

偶成160

听鹂感书160

文濬以诗见寿,依韵和之凑泊,然不能改也160

和晏如集唐四绝见寿之作,亦用集唐体161

又和晏如二绝集唐宋句161

晏如以桥上剧期订图良晤,至日停演,率笔为此寄之161

萤161

蟑162

蝶162

蟋螂162

见粟山书扇一律颇佳,秋雨无廖,爰次其韵162

中元见月再步粟山韵一首162

和刘子勤一绝步韵【七月】162

晏如示和金粟山均二诗,爰再为二首,姑命题曰遣问还以奉似162

三月十五曾孙见晏如曾贺以诗依韵赋和163

悼外甥宝田163

和晏如韵164

九月二十九日招同吴汲青【湘】卢豁亭【一新】潘文濬【学渊】顾泮生【芹】莫瑞廷【如德】潘晏如【学诲】在敝庐为七老娱年之会,泮生有诗为此和之164

蓟县署内二堂改琴诗以落之代164

和晏如自寿诗元韵即用为诗164

和豁亭岁暮感怀一首步韵165

安阳七老歌即题图上【戊寅】165

和代柬诗元韵二首还简梅村韵165

晏如以味虚簃诗草赠玉田赵焕亭【裁章】辱荷题词二章因次其韵166

酬慵叟见赠却寄166

咏花香鸟语之轩166

偶成十首166

白荷花167

石竹168

即事感赋168

感书168

读慵叟哭张辅臣二律辅臣168

步壬溪秋眺一首169

等是169

馀年169

前路169

称翁169

七月六日避地山园170

天道170

无可170

不惜170

卷之二 文170

记马节妇事【光绪辛卯】170

李光四先生家谱序【甲午】171

祭广绍荣【煇】文【戊戌】171

《乐在其中》跋【己亥】172

祭母文代【辛丑】172

祷雨疏集书经及易林句【癸卯】173

谢雨疏【癸卯】173

刘烈士瀛事略【民元壬子】173

跋渔阳蒋氏印遗【癸丑】174

识赐环草后【癸丑】175

李观澜先生小传【乙卯】175

贺人鸾续再蘸幼妇小语代【乙卯】176

跋一琴堂诗词稿后【乙卯】176

祭母文代【丁巳】177

孟宪章事略【丁巳】177

祷雨疏【丁巳】178

书陈椋皋经语集字后【丁巳】178

禳雨文【丁巳】179

谢晴表【丁巳】180

《广三字经》书后【丁巳】180

狼就相181

醉诉181

将赴归绥留别杜翼周表弟序【戊午】181

福功张公传【庚申】182

重葺溪东别馆额跋【辛酉】183

为王仁山书亲仁慎术额跋【辛酉】183

告溺井无名男子文184

书卢慎钦记李石渔前辈语后【癸亥】184

兰雪斋诗选跋【癸亥】185

八秋诗草小引185

书卢慎钦骈文后【癸亥】185

卷之三 笔记186

可幕偶娱【上】186

卷之四 笔记208

可幕偶娱【下】208

溪东漫笔224

卷之五 联语上233

代李松亭寿赵翁八十【戊午】233

挽李泽浓福廷233

挽谢楫用连遴亲家233

挽马茂亭景鲜234

挽孟立功234

挽孟妻刘235

王子庄忠义祠联235

祝李子香先生七十寿236

代王容伯寿李子香先生237

贺卢庶咸为子纳妇237

同王子文智辅臣王容伯公挽杨捷卿母夫人237

挽王龄甫之母237

挽王生桐荫238

挽纪廷铨之母238

外王容伯挽赵振远238

又代挽墨卿弟239

代人拟挽母239

挽张友香母张宜人239

又代郑兰池作239

贺人母病愈239

代人挽堂外祖母某节妇240

拟挽王墨卿240

拟祝王志襄大京兆封翁植轩先生夫妇六十双寿240

代周子厚挽孙小亭之父耀先先生母何太淑人240

自遣【时寓城馆】241

挽杨雪门先生241

雹神庙联242

挽靳薪圃之德配【己未】242

代绥远陆军骑兵营兵士公挽正目李之祖母陈242

代人拟赠妓联242

寿范子瑜中将【国璋】尊大人印卿先生七十五联代243

挽族伯福廷公243

挽孟篆山夫子243

挽李菊友世叔【长经】243

代王瑞符少将【麟庆】作哭母联243

又代作哭堂兄讳馀庆联244

又代作挽内兄王某244

代人拟赠金喜校书【庚申】244

挽舅祖马公乐山244

挽适王祖姑母245

挽同村张公肤功245

代拟祝双寿集易林句245

又拟寿联集易林句245

春帖子王瑞符属作,时同客绥远246

挽舅氏芳亭公【辛酉】246

代王瑞符挽同学李【思敬】德配246

挽卢橘生先生246

代人挽祖母247

五十二岁初度自寿247

自遗247

书赠王仁山247

代挽军官剿剿匪阵亡者247

挽瑞翁团长【壬戌】247

代郑兰池挽刘翁248

王砚农五十八岁令诞248

挽马翰如表叔248

初度日感书249

挽王石卿249

代贾晓岚挽王石卿249

代鈖儿挽其岳父王石卿249

挽王龄甫【永耆】250

代人挽其岳父王龄甫250

代人挽史竹孙先生【癸亥】250

改李雨辰挽茹泽涵联250

代刘镜泉挽刘杏村【一清】250

寿李晴岚251

改卢幼橘寿其居停五十七岁【期在本年冬至后七日】251

挽李子寿251

岁暮杂拟三则251

自述【甲子】252

代刘子勤挽其外姑252

代王石如挽其岳父252

寿某君五十五岁初度代252

贺李晴岚生孙252

拟祝刘俊卿之母寿代253

拟挽族兄化育253

寿李晴岚五十四岁253

代李松亭先生挽其胞兄梦熊先生253

拟挽李梦熊先生254

拟挽某君254

贺莫耀卿生曾孙254

杂拟254

卷之六 联语下255

挽孟母卢【壬申】255

挽陈秀川先生【壬申】255

又代人作二则【壬申】255

挽前蓟县县长王稷岑【梦鱼】255

挽前蓟县中营巡检杨雨人之?【癸酉】256

挽表弟李佩卿代【癸酉】256

拟挽某先生【友人属作】256

挽金粟山先生凤翥【乙亥】256

挽王剑秋【乙亥】257

挽曹君乐【乙亥】257

挽剿匪阵亡特警代【丙子】257

挽刘子勤之尊人【丙子】257

挽杜钦甫先生【丙子】257

挽李维周之尊人【丙子】258

挽周景贤先生光熊【丙子】258

挽张生松石【丁丑】258

挽赵组臣【丁丑】258

代人挽外舅【丁丑】259

贺孪生者同日受室【丁丑】259

拟改人挽叔岳【丁丑】259

挽孙静山傅仁【丁丑】259

贺友人为犹子纳妇【丁丑】259

拟挽观平老人【丁丑】260

岁暮杂撰【补乙亥】260

追挽老友王砚农先生【戊寓】260

书春随拟【戊寅】261

挽杜翼周表弟【维积】261

挽仇蕴芳襟兄261

卢一新集262

忏非室诗存262

雪后晚眺【丁丑】262

送春262

和树声近作一律262

乱后久不出门闻秋禾已熟村外观稼【又七月二日】263

避乱263

秋日晚眺263

获稻263

除夕263

上元日天阴有雨意,至晚稍晴,灯火甚稀,不复太平景象矣,对之慨然【己卯】264

晏起264

几上列红梅与迎春各一盎,往岁立春日先后着花,今则同时开放,然计日已迟一月矣,拈此戏咏264

咏迎春264

咏梅264

伏中多日不雨,晚禾又苦旱干,立秋后五日幸得大雨,秋收有望矣,诗以志之264

和溪东老圃韵四首【录三】265

初学韵语多承溪东老友指迷,又时以家藏名稿投予所好,垂爱之意深矣,未敢云谢,以诗报之265

续前作二首265

中秋日老圃以慰解诗见示,读之如月坠怀义切肺腑,欲酬答而无词,以诗报之,仍步大作元韵265

欲访老圃未果以诗寄之265

感秋【重阳后二日作】266

老友溪东送别赋此以赠266

老圃见访,爰赴赏菊之约,对坐长谈,颇饶清兴,诗以纪之【十月十四日作】266

老圃以感旧诗四章见示,痛亡友潘令文濬而作也,感书于后266

犹是266

读云溪狷庵两先生诗书后267

冬日偶成267

冬至日作267

和老圃韵267

岁暮得微雪而晴267

和艳秋作即步其韵四首【录一】267

不履桥市历数月矣,初十日晓晴乃一趁墟感而赋此【辛巳二月】268

和老圃韵二首268

偶成寄老圃268

春山268

春水268

春柳269

春草269

自叹二首【清明前二日作】269

清明后二日晚步有怆于怀归而作此269

初夏即事有感269

刘树声德配周宜人挽诗四首270

中秋夜坐270

病中寄怀圃叟270

病中自述270

刘化风跋271

李萱集272

露生诗拾272

露生自序272

散步272

盆菊273

游响泉园273

晚归273

秋雨273

晚步273

秋野273

重阳前四日大雨273

题画274

秋日登五龙山远眺274

新月274

冒风村外小步赋成寄李位东【镛】274

乱后喜家大人还乡274

喜于芳五姊丈至274

寄怀任静溪275

龙泉溪小步275

哭李位东275

和小诗龛主溪桥诗境元韵【小诗龛主人为文竹坪淇,居北京东安门明故宫南内】275

附原作275

响泉园晚归276

刘树声先生以小讨龛主溪桥诗境诗索和因赋此以答276

重阳后喜朱荫庭师王季生师暨孙虞卿同门到山诗以志之276

寒夜大雪晓起远眺276

七百户道中276

晓起偕任静溪登龙泉山绝顶复北下游半壁山277

感怀277

余家277

秋日得芳五乞菊书,时送到秋虫数头277

陪万萸生太守登莺歌寨277

夏夜独坐278

呈李松亭太姻丈278

大辛庄河干晚步278

访任静溪278

晓起缘龙泉溪小步遂到响泉园278

田家278

题画二首279

雪中遣兴279

秋晚即事279

满山红叶,几缕白云,三两人家,晻映林际,俨然一幅秋山图也,因成短句一什279

梁各庄馆中作279

和王冷佛步刘鈖韵二首,时冷佛遵化报馆主笔279

赠王叙九280

归里280

迟王叙九不至280

书怀280

游响泉园时,园已出租,景物荒凉不堪入目,令人不胜今昔感也280

旅馆阻雨281

八家村馆281

过溪东别馆访刘树声先生281

叠韵酬树声先生281

偕王清源游响泉园281

自遣281

题蔡璞如先生七十有四写经小照281

戊寅乱后欲访赵毓祺未果赋比却寄282

己卯初冬晓起,由七百户步行回里,过三岔口河,因忆此河。曩从于晓霖师时时由此往,来抵今已四十余年矣。时晓霖师归道山已五载,露生亦行年六十有二,真不胜今昔之感也282

春日病起282

小令附282

十六字令·秋夜282

如梦令又282

十六字令又283

浪淘沙·春日独坐283

南歌子·春晚283

踏莎行·长夜283

踏莎行·春日大雪283

后记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