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教育70年成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苏联教育70年成败
  • 王义高,肖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5012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教育史 教育评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联教育70年成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列宁的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1

第一节 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革命1

一、论无产阶级政治革命是其文化革命的前提1

二、论无产阶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

三、论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4

第二节 列宁论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使命6

五、苏联在卫国战争中(1941.6.22~1945.5.8

第三节 列宁论教育目的和共产主义建设者11

第四节 列宁论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17

一、从阶级斗争的政治转向经济建设的政治18

二、发挥电气化、现代科技的经济、政治威力19

三、教育是电气化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证20

四、在电气化运动中贯彻新的教育思想21

一、列宁论继承、捍卫、发展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23

技术教育23

第五节 列宁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及综合23

二、列宁通过《党纲》表述综合技术教育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25

三、列宁对综合技术教育的批示26

一、列宁论旧俄部分知识分子的阶级偏向性28

第六节 列宁论教师、专家政策28

二、列宁论教师政策29

三、列宁论专家政策31

四、列宁论培养无产阶级管理专家35

第二章 革命化改造中的苏联教育(1917~38

1929)38

第一节 社会大背景38

一、夺取和巩固政权(1917年11月至1918年初)38

二、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40

三、恢复国民经济(1921~1925)41

四、为工业化而奋斗(1926~1929)46

第二节 党政当局的教育决策49

一、苏维埃教育领域最初的果断决策49

二、依靠和发展进步教师组织,取缔反动教师联合会51

三、《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和《统一劳动学校规程》53

四、俄共(布)新《党纲》中的教育条文54

五、关于开设工农速成中学的命令56

六、联共(布)两次中央全会关于培养新型专家的决议57

七、其他重要决策和举措61

第三节 教育流派的理论纷争及其实践63

一、关于学校教育的属性65

二、关于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67

三、关于“儿童学”的理论与实践70

四、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72

五、关于“学校消亡论”思潮76

六、关于普通、职业、综合技术教育关系问题的争论与实践78

七、关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去留之争80

八、关于教学论诸问题84

第四节 革命化改造的实际成果及其评价88

第三章 规范化整顿中的苏联教育(1930~97

1955)97

第一节 社会大背景97

一、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施及其成就97

二、“一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成就99

三、“二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成就100

四、“三五计划”的实施及其成就101

经受了考验103

六、二战后(1946~1950)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04

七、“五五计划”(1951~1955)的实施及政局变动105

第二节 党政当局的教育决策106

一、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的总战略106

二、四次党代会和五个五年计划提出带普遍指令性的教育决策108

三、联共(布)中央作出整顿中小学教育的专门决策116

四、关于高等教育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专门决策126

第三节 此间的教育流派133

一、“学校消亡论”、“儿童学”教育流派133

二、主导教育流派137

三、以马卡连柯为代表的社会教育学流派140

四、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流派149

第四节 对此间苏联教育的评价158

一、对斯大林“科教兴国”韬略的评价158

二、对批判“学校消亡论”和“儿童学”的评价162

三、对规范化、统一化、划一化的评价165

四、对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评价170

第四章 应变式改革中的苏联教育(1956~178

1985)178

第一节 社会大背景178

三、苏共“二十二大”及其新《党纲》180

四、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及苏共“二十三大”和“八五计划”(1966~1970)184

一、赫鲁晓夫时期的教育改革194

第二节 党政当局的教育决策194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教育改革206

三、契尔年科的1984年教改决策240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250

第三节 此间的教育理论流派250

二、赞科夫的教学促发展理论257

三、达维多夫的学习活动理论264

四、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理论272

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80

第四节 对此间苏联教育的评价290

一、评当局的教育决策290

二、评此间的教育理论流派293

第一节 社会大背景302

一、1985~1988年间的“新思维”302

二、1989~1991年间的加速演变308

第二节 党政当局的教育决策319

一、1985年11月公布的《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320

二、1986~1987年讨论并通过的《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321

专题报告和专门决议324

三、1988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324

大会上的报告328

四、1988年12月雅戈金在全苏教育工作者代表328

五、1989~1990年颁布的一系列规范化文件334

第三节 此间的教育思潮和流派344

一、新背景下的“合作教育学”345

二、“民主派”的教育“新思维”362

三、“正统派”的教育反思论388

第四节 对此间苏联教育的评价437

一、评苏联国家与苏联教育同归于尽437

二、评绝对否定斯大林的教育业绩439

三、评否定列宁的“共产主义教育”思想442

四、评否定列宁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445

五、评学校体制的两种构想450

六、评“新思维”导向下的“合作教育学”453

七、评教育的“人文化”构想462

八、评教育的“区别化”构想469

九、评“普教职教相融合”方针481

十、评“教育、生产、科学一体化”方针486

一、苏共“二十大”及“六五计划”(1956~1960

二、苏共“二十一大”及“七年计划”(1959~1965

五、苏共“二十四大”及“九五计划”(1971~1975

六、苏共“二十五大”及“十五计划”(1976~1980

七、苏共“二十六大”及“十一五计划”(1981~1985

第五章 解体前夕的苏联教育(1985~19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