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土保持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土保持学概论
  • 吴发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8392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水土保持-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土保持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水土保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特点1

二、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

三、水土保持的兴起与发展5

主要参考文献7

第一章 水土保持基本原理8

第一节 水土流失带性规律8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8

二、土壤侵蚀的地理分布11

第二节 水、沙平衡原理13

一、水量平衡13

二、容许土壤流失量16

三、冲淤平衡18

第三节 生态系统平衡原理19

一、生态系统19

二、生态系统平衡21

三、生态经济系统及平衡22

四、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24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原理24

第五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5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25

二、可持续发展27

主要参考文献29

第二章 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31

第一节 水力侵蚀31

一、水力作用31

二、水力侵蚀的分类与分级35

三、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38

第二节 风力侵蚀47

一、风力作用47

二、风蚀强度分级及影响因素51

三、风蚀与沙质荒漠化53

第三节 重力侵蚀55

一、边坡破坏作用55

二、重力侵蚀分类59

三、重力侵蚀的影响因素60

第四节 混合侵蚀61

一、泥石流的形成61

二、泥石流发生的特点62

三、影响泥石流发育的因素63

四、泥石流的分类64

主要参考文献65

第三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67

第一节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概述67

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型和特点67

二、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68

第二节 坡面治理工程规划和设计68

一、坡面治理工程规划68

二、坡面治理工程设计69

第三节 沟壑治理工程规划和设计78

一、谷坊工程设计78

二、淤地坝工程设计81

三、小型水库工程83

第四节 工程治沙措施87

一、机械沙障固沙87

二、化学固沙89

主要参考文献90

第四章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91

第一节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概述91

一、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种类91

二、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作用93

第二节 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96

一、水土保持林规划设计96

二、水土保持造林技术98

第三节 农田防护林规划与经营99

一、农田防护林的规划设计99

二、农田防护林的营造与管理技术100

第四节 生物固沙技术101

一、流动沙丘固沙造林技术101

二、绿洲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102

三、沙漠沙源带封沙育草保护技术103

第五节 水土保持种草104

一、草种的选择与配置104

二、种植技术106

三、草地管理与开发109

主要参考文献111

第五章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112

第一节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征及发展112

一、以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为主的农业技术措施112

二、增加植物被覆为主的耕作措施113

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耕作措施115

四、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进展116

第二节 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117

一、农业技术措施与水土流失的关系117

二、农业技术措施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120

主要参考文献120

第六章 水土保持规划121

第一节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121

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作用和意义121

二、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23

三、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与程序125

第二节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127

一、自然条件调查127

二、自然资源调查129

三、社会经济条件调查131

四、水土流失调查133

五、水土保持现状调查135

第三节 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配置及治理模式设计136

一、综合防治措施配置136

二、治理模式设计141

主要参考文献144

第七章 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146

第一节 土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146

一、土地类型及其划分146

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152

第二节 土地评价157

一、概述157

二、土地评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159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165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165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66

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69

四、土地利用规划设计170

第四节 土地生态设计171

一、土地生态设计的含义171

二、土地生态设计的原则172

三、土地生态设计的研究实例173

主要参考文献177

第八章 水土保持效益估算与评价178

第一节 水土保持效益计算179

一、蓄水保土效益计算179

二、经济效益计算180

三、社会效益计算182

四、生态效益计算185

五、经济分析188

第二节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189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89

二、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190

三、评价的方法194

四、评价实例197

主要参考文献200

第九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

第一节 产业结构概述201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201

二、产业结构的划分201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202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3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容及特点203

二、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化203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205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9

一、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210

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11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213

主要参考文献215

第十章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与管理216

第一节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原则、内容和方法216

一、水土保持监测的作用216

二、水土保持监测的原则216

三、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与方法217

四、中国水土保持监测建设方向219

五、开发水土流失预报模型220

第二节 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概述220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221

二、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构成222

三、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225

四、系统数据库建立231

第三节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信息系统234

一、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信息系统234

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信息子系统237

第四节 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240

一、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240

二、规划子系统242

三、效益评价子系统245

主要参考文献245

第十一章 水土保持研究方法246

第一节 水土流失调查研究246

一、水文法246

二、淤积法246

三、测针法248

四、地貌学方法249

第二节 径流测验研究251

一、坡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251

二、集水区或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研究253

第三节 水土保持措施试验研究258

一、水土保持农业措施试验258

二、水土保持林业措施试验259

三、水土保持牧草措施试验261

四、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试验264

第四节 模拟实验研究268

一、雨滴观测268

二、降雨模拟269

三、溅蚀研究270

第五节 风蚀研究272

一、风蚀调查272

二、沙丘移动速度及风蚀强度测定272

三、跃移、悬浮沙的收集与测定273

四、风洞模拟实验274

主要参考文献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