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 科学社会学:方法与理论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 科学社会学:方法与理论基础
  • 尚智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3067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科学社会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 科学社会学:方法与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性质1

一、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2

三、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属性与特性3

第二节 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来源4

一、关于科学研究的各学科5

二、科学社会学的早期思想来源7

三、知识社会学的贡献8

第三节 科学社会学的发展10

一、历史概况11

二、科学社会学的学术传统13

三、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题16

参考文献19

第二章 科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21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21

一、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21

二、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23

三、普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24

第二节 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28

一、统计调查28

二、实地研究29

三、资料收集30

第三节 问卷法与访问法31

一、问卷法31

二、访问法35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 科学社会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39

第一节 引文分析39

一、引文索引的概念39

二、引文索引检索40

三、引文分析的运用44

第二节 内容分析50

一、内容分析的概念51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52

三、内容分析的类型53

第三节 传记—群体研究57

一、传记—群体研究的概念57

二、传记—群体研究的方法57

三、传记—群体研究的运用58

参考文献60

第四章 科学社会学研究框架62

第一节 索罗金的科学社会学规划62

一、三种文化的划分62

二、文化决定论与子系统的相对自治64

三、经验研究:科学社会学的定量指标65

四、相对主义、科学真理标准和科学知识的积累66

第二节 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环境67

一、关于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研究的几个问题68

二、关于17世纪英格兰科学兴趣兴起的研究69

三、关于科学兴趣在各学科之间转移的研究71

第三节 研究案例:明末清初(1582—1687)的科学发展75

一、“格物穷理之学”学术活动分期75

二、各时期学术群体及其建树77

三、格物穷理之学的学术地位80

参考文献81

第五章 科学与经济、军事的相互作用82

第一节 经济对科学的影响82

一、17世纪英格兰采矿业与科学的发展82

二、17世纪英格兰航海运输业与科学的发展84

三、经济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方式86

第二节 作为知识财产的科学88

一、科学知识的资本化历程88

二、促使科学成为商品的因素90

三、大学的科技企业行为91

第三节 科学与军事的相互作用93

一、17世纪英格兰的军事与科学的关系93

二、20世纪大学与军事的关系95

三、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97

参考文献98

第六章 科学的规范结构99

第一节 清教伦理对科学兴起的促进作用99

一、清教对科学的激励99

二、激励科学兴起的清教伦理观念103

三、科学的世俗化过程106

第二节 科学的社会规范107

一、科学的社会规范概述107

二、科学规范的功能110

三、后学院科学与科学规范111

第三节 科学共同体及其历史演变113

一、科学共同体及其具体形式114

二、科学家的职业分化与科学共同体的形成115

三、科学共同体组织形式的发展119

参考文献121

第七章 科学的奖励系统123

第一节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123

一、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本质与起因123

二、科学发现优先权竞争的作用124

三、20世纪科学发现优先权竞争形式的变化125

第二节 科学奖励制度127

一、科学奖励制度的本质与功能127

二、科学奖励中的优势积累规律——马太效应129

第三节 主要国家的科学奖励制度简介130

一、美、日、德等国分散多元的科学奖励制度131

二、苏联的集权式科学奖励制度132

三、我国的科学奖励制度133

参考文献140

第八章 科学的评价系统141

第一节 科学评价及其基本模式141

一、科学评价的本质、功能和原则141

二、科学评价的基本模式、类型和程序142

三、科学评价的发展概况145

第二节 科学评价的建制化模式148

一、科学论文评审的建制化过程149

二、科学论文评审遵循普遍主义规范的情况150

三、论文评审制度的功能156

第三节 引文分析与科学评价157

一、引文分析用于科学评价的机制157

二、采用引文分析的科学评价项目159

三、关于我国科学论文的产出能力和影响力的定量评价165

参考文献165

第九章 科学共同体的分层结构167

第一节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机制与权威结构167

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机制167

二、科学共同体的权威结构168

三、科学权威的本质与作用172

第二节 科学共同体的年龄结构176

一、年龄结构与科学知识的体系化176

二、年龄分层与科学角色179

三、年龄分层与老人统治及研究合作等问题182

第三节 科学家的成长规律185

一、科学精英的成长规律185

二、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成长规律188

三、当代中国青壮年科学家的成长规律189

参考文献195

第十章 科学知识社会学197

第一节 概论197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与思想来源197

二、建构主义的类型199

三、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响200

第二节 冲突理论、强纲领与利益分析201

一、冲突理论201

二、强纲领202

三、利益分析204

第三节 巴斯学派、实验室研究与行动者网络理论208

一、巴斯学派、复制及争论208

二、实验室研究及其他微观社会学面向212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216

参考文献220

中外人名对照表222

图1.1 齐曼的科学社会学划分3

图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方法的关系30

图3.1 1958—1967年间遗传学主要进展编年图44

图3.2 同引阈值为3时的文献簇网状图48

图3.3 1945—1953年的噬菌体研究网络59

图3.4 噬菌体学科论文新作者的累加情况与不变式理论论文的累加情况60

图4.1 西学主要领域著作量76

图4.2 著作量比较80

图8.1 根据作者地位对单一作者论文进行评审的过程154

图8.2 Hendrickson WA的所有学科成果排名表160

图8.3 Hendrickson WA在BIOLOGY & BIOCHEMISTRY领域内的科学家排名表161

图8.4 经济管理学学科机构排名表161

图9.1 按声誉形成的科学共同体权威结构171

图9.2 科学人员与全部雇员的年龄结构比较(美国1968年)177

图9.3 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190

图9.4 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分布191

图9.5 国内外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年龄分布191

图9.6 首次发表索引论文的年龄分布193

图9.7 首次获得资助并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年龄分布193

图9.8 各年龄段论文总数与人均论文数194

表2.1 各区人口分布26

表2.2 样本容量的确定27

表2.3 统计调查的资料格式28

表3.1 默顿文献被引频次统计50

表3.2 新闻杂志对20世纪60年代各类问题的报道和盖洛普调查关于各类问题重要性的排序对照表51

表3.3 中、美、日及世界主要纳米科学技术关键词频次比较(1989—1996)54

表3.4 样本的权重分数56

表4.1 1601—1700年英格兰重要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数量70

表4.2 1601—1700年间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智力兴趣的英格兰人的数量70

表4.3 1665—1702年《汇刊》文章分类72

表4.4 1665—1702年间《汇刊》反映的各领域的科学兴趣指数73

表4.5 两大类别科学兴趣的转移(1665—1702)74

表4.6 英国1665—1702年间学者对不同科学领域的相对兴趣75

表5.1 英格兰发明专利(1561—1688)83

表5.2 社会经济需求对皇家学会会员选择研究问题的大致影响程度87

表5.3 17世纪后期4年中军事相关研究占皇家学会全部研究项目的比例94

表6.1 因学生的宗教信仰而造成的中学入学差别(按百分比计算)普鲁士,1875—1876103

表6.2 因学生的宗教信仰而造成的中学入学差别(按百分比计算)巴登州,1885—1895103

表6.3 部分大学付工资的教席数目(按领域,1400—1700)117

表6.4 精英人物初始兴趣的变化(%)118

表7.1 德国各类机构颁发的科学奖项132

表7.2 德国科学奖项的奖金数量132

表8.1 分配给不同等级投稿人的评审人等级153

表8.2 稿件采用率(按作者年龄和地位等级分组)155

表8.3 评审人对用稿的决定(按投稿人和评审人地位等级分组)155

表8.4 评审人与投稿人相对地位与论文采用率的关系156

表8.5 空间科学领域排行在前5名的国家162

表8.6 空间科学领域排行在前5名的期刊162

表8.7 空间科学的研究前沿论文163

表8.8 中国在22个学科分类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60个机构中的排名情况164

表8.9 中国在22个学科分类中的论文被引用最多的60个机构中的排名情况165

表9.1 具有不同生产率(一生发表论文数)的作者人数与论文数量一览表169

表9.2 美国部分科学家同期群在各种科学角色上的时间分配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