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简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0997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99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7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远古及青铜时代湖北地区的文化遗存1
一 远古时代1
人类远祖的新线索1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2
繁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5
二 青铜时代11
夏商时期11
西周时期13
第二章 先秦时期称霸南方的楚国16
一 楚国的争霸与灭亡16
楚的兴起与立国16
春秋争霸中的楚国19
跻身七雄的楚国22
二 楚对江南的开发25
农业25
手工业27
采矿业31
商业和交通32
楚境诸族34
三 楚国的思想文化37
老庄哲学37
楚国文学39
第三章 秦汉荆楚地区郡县制的推广及简牍所反映的经济与社会43
一 秦代荆楚地区的经济与社会43
云梦秦简所见地方行政制度43
秦代荆楚地区的经济45
秦末农民战争中的荆楚地区49
二 西汉荆楚地区的地方行政及社会经济52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52
西汉荆楚社会经济的发展55
手工业与商业59
绿林起义61
三 东汉大姓豪强控制下的荆楚地区64
荆楚的大姓豪强和蛮族64
东汉荆楚地区的经济发展70
东汉后期的荆州76
四 秦汉荆楚文化81
科学技术81
荆州学派与荆楚歌赋83
岁时风俗86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荆州战略地位的升降91
一 三国和西晋对荆州的争夺与统治91
赤壁之战前后的荆州91
孙吴对荆州的经营94
西晋对荆州的统治96
西晋荆州地区的农民起义97
二 东晋南朝荆州地位的盛衰100
东晋一代的荆、扬之争100
南朝荆州的盛衰106
三 魏晋南北朝荆州社会经济的发展111
北方流民南迁和蛮族出山111
农业的发展113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116
城市、交通与商业118
四 魏晋南北朝荆州地区的文化121
州府及私家立学121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122
富有地方特色的乐府诗歌——西曲歌124
著名学者及其著作125
文化融合中的节日风俗128
第五章 隋唐五代荆楚地区全面开发和封建经济的上升131
一 隋代的改革和荆楚地方的政治经济131
隋的统一及地方制度的改革131
荆楚诸郡经济中心的形成135
隋末农民起义及萧铣割据政权139
二 唐代荆楚地区政治的发展140
唐代荆楚行政体制的演变141
唐代科举制和兵制在荆楚的实施144
荆楚地方政局和吏治147
三 唐代荆襄鄂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155
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的演变155
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161
闻名全国的手工业167
交通与商业172
四 唐末五代时期的荆楚地区176
唐末农民大起义席卷荆楚176
五代十国时期的荆楚地区178
五 隋唐五代荆楚地区文化180
荆楚沃土孕育出的文学成就180
科学技术184
宗教185
五代荆楚的思想文化186
第六章 宋元湖北地区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189
一 宋代湖北的政治189
宋代对地方统治的加强189
宋代地方吏治191
南宋前期湖北地区的抗金斗争192
南宋后期湖北地区的抗蒙(元)斗争195
二 宋代湖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8
农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198
矿冶及手工业202
商业活动与城镇经济204
人口的增长及战乱中经济的恢复207
人民的经济生活210
三 元朝湖北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215
元朝对湖北的统治及湖北经济215
南方红巾军起义和天完农民政权217
四 宋元时期的湖北文化与风俗219
宋代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219
社会风尚224
元代的文化与教育225
第七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湖北政区的形成及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228
一 明代湖北政治228
地方政权机构228
荆襄流民起义和城市居民反税监的斗争232
原籍湖北的名臣235
明末农民战争席卷湖北237
二 区域经济的发展239
农业及民间的经济生活239
城市经济的发展243
三 清代湖北的政治形势244
湖北地区的抗清斗争244
湖北政区的形成246
白莲教起义250
四 清前期湖北的社会经济252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52
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255
湖北土布业的兴起259
商业都市汉口、沙市、宜昌262
五 明清湖北文化与社会生活267
哲学思想267
活跃的文坛268
地方戏曲与绘画271
学校和书院的兴盛274
医学和天文历法276
社会风气的异变与民间社会生活278
第八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湖北社会和人民的抗争285
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湖北社会285
闭关政策及其对湖北的影响285
林则徐督鄂287
湖北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291
二 太平军在湖北295
太平军三次攻克武昌及武昌保卫战295
太平军在鄂东等地的活动和湖北人民响应太平军300
太平军在湖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303
三 胡林翼督鄂与捻军在湖北的活动309
胡林翼督鄂309
捻军在湖北的活动311
第九章 列强势力的扩张 湖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319
一 开埠与建立租界319
汉口开埠与英租界的建立319
宜昌、沙市相继开埠321
列强在汉建立、拓展租界323
二 列强在湖北的经济侵略与文化渗透325
掠夺物资财富325
文化渗透332
湖北人民反洋教斗争336
第十章 张之洞督鄂和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40
一 张之洞督鄂340
兴办路矿和提倡实业340
书院改制与推广新学345
编练新军和创办警政349
整顿财政与扶植农商邮电353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局限358
二 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62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362
抵制洋货运动与民间投资建厂热潮365
民族商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372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75
汉冶萍公司的建立与衰落378
第十一章 湖北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兴起和武昌首义382
一 湖北民主力量的勃兴382
早期的革命团体及其活动382
湖北咨议局的建立和立宪派的活动392
二 武昌首义398
湖北统治危机的加深398
共进会、文学社的成立与联合404
武昌首义的胜利409
第十二章 湖北军政府和辛亥革命在湖北地区的失败416
一 湖北军政府416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416
湖北各地的光复428
二 辛亥革命在湖北地区的失败435
湖北军政府性质的变化435
黎元洪摧残革命力量442
北洋军阀势力进入湖北448
第十三章 晚清湖北的文化、教育和科技454
一 晚清湖北的文化454
近代报刊业454
图书馆和编译事业457
二 晚清湖北的教育和科技459
教育459
科技465
第十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470
一 两段督鄂 王占元主政470
两段督鄂470
王占元主持鄂政473
荆襄自主477
二 五四运动 共产党湖北组织的创立479
江城五四风暴479
新文化的洗礼483
群英结党488
三 驱王自治运动492
驱王自治492
援鄂战争495
四 军阀统治下的工商经济498
民族工商业的缓慢发展498
武汉罢工潮500
第十五章 大革命洪流与武汉国民政府505
一 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北伐胜利进军505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505
五卅运动在武汉507
北伐军克复湖北510
二 革命形势的高涨与大革命中心地位的确立515
迁都武汉515
收回汉口英租界521
工农运动的勃兴525
三 武汉国民政府的兴衰533
武汉政府的革命政策与建设533
武汉国民政府的蜕变536
第十六章 国民党十年统治的政治与社会540
一 动荡复杂的湖北政局540
宁汉合流与战争540
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543
二 国民党统治的相对稳定545
蒋桂战争与何成浚上台545
国民党的高压统治547
统治集团内部的明争暗斗548
三 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549
民族工商业的普遍萧条549
金融机构的相继建立552
自然灾害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553
四 文教事业的缓慢发展557
国立武汉大学的创建557
“新生活运动”的推行559
第十七章 艰苦曲折的苏维埃运动561
一 武装割据的发端561
秋收暴动561
黄麻暴动与年关暴动564
割据区域的开辟567
二 苏维埃区域的形成和拓展568
苏维埃区域的形成569
反“围剿”战争与苏区的曲折拓展572
三 苏区的各项建设和社会生活575
政权建设与土地革命575
经济建设581
文教卫生事业584
四 坚持高举土地革命的旗帜586
鄂东北军民保卫苏区的斗争586
湘鄂西红军的艰苦转战588
三年游击战争590
第十八章 抗日救亡运动与初期抗战592
一 湖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592
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592
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594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湖北的实现596
湖北地区停止内战596
新四军东进抗日600
中共湖北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601
三 南京政府西迁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605
武汉成为抗战首都605
国民党实行抗战的政治表示609
抗日团体的发展和战时文化610
四 武汉保卫战613
战略方针的确定613
武汉大会战614
国内国际对会战的支援618
第十九章 抗日战争在湖北的坚持与发展622
一 国民党战场继续抗战622
湖北省政府西迁622
国民党战场的对日作战625
鄂西北国统区的经济与社会631
二 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崛起634
武汉外围的敌后游击战争63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640
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643
湖北军民的战略反攻643
日军投降与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647
第二十章 国民党统治的败亡与湖北的新生649
一 国民党的腐败统治649
湖北省政府“复原还治”649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及人民的反抗650
经济濒于崩溃653
二 中原突围656
蒋介石撕破停战协定656
中原军区部队战略突围657
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60
千里跃进大别山660
大别山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662
四 新湖北的诞生665
武汉地下革命斗争665
湖北和平运动672
新湖北的诞生675
第二十一章 民国时期湖北的文艺、科学与体育680
一 文学与戏剧680
文学680
戏剧684
二 科学与体育690
科技690
学术692
体育695
后记698
热门推荐
- 955240.html
- 1934428.html
- 2498843.html
- 3578903.html
- 741973.html
- 3390267.html
- 1191103.html
- 3829343.html
- 496451.html
- 3072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3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1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8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9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6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0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