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明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522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6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研究;发展中国家-银行管理体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1
0.1.1 问题的提出1
0.1.2 研究目的3
0.2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3
0.2.1 本书的主要内容3
0.2.2 本书的结构安排4
第1章 后华盛顿共识与发展中经济的制度选择8
1.1 后华盛顿共识与发展中经济的制度选择9
1.1.1 政府和市场9
1.1.2 华盛顿共识12
1.1.3 后华盛顿共识14
1.2 政府主导型的东亚模式19
1.2.1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战略19
1.2.2 政府主导型的“东亚发展模式”20
1.2.3 产业政策的实施22
1.3 经济发展中金融体系的功能和金融制度的作用23
1.3.1 金融体系的功能23
1.3.2 金融制度及其作用24
1.3.3 发展中经济的金融制度选择26
第2章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31
2.1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31
2.1.1 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的金融抑制(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32
2.1.2 麦金农和肖(1973)的金融发展模型33
2.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34
2.1.4 世界银行(1993)对东亚模式的再评价34
2.1.5 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理论35
2.1.6 亚洲金融危机36
2.2 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的金融改革39
2.2.1 阿根廷的金融改革39
2.2.2 智利的金融改革40
2.2.3 乌拉圭的金融改革41
2.3 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改革41
2.3.1 韩国的金融改革41
2.3.2 马来西亚的金融改革43
2.3.3 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改革44
2.4 中国1978年以来的金融改革综述46
2.4.1 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设立(1978—1984年)46
2.4.2 专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其他商业银行的设立(1985—1993年)47
2.4.3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及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1994—1997年)48
2.4.4 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1998年以后)49
第3章 发展中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51
3.1 银行的信息生产和代理监督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52
3.1.1 长期协调型银企关系与银行的信息生产活动54
3.1.2 长期协调型银企关系与银行的融资功能55
3.1.3 长期协调型银企关系与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56
3.2 长期协调型银企关系与温和的金融控制58
3.2.1 温和的利率控制并不必然导致储蓄总额的降低59
3.2.2 提高利率并不能消除信用配给60
3.2.3 温和的金融控制能产生重要的租金效果62
3.3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选择的理论框架64
3.3.1 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64
3.3.2 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64
3.3.3 适时进行“大爆炸”式金融变革的必要性67
第4章 经济发展中的商业银行69
4.1 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70
4.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70
4.1.2 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和主要业务72
4.1.3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75
4.1.4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77
4.1.5 经济发展中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和作用78
4.2 商业银行的代理监督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80
4.2.1 商业银行的代理监督80
4.2.2 商业银行的代理监督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81
4.2.3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82
4.3 商业银行的信息生产活动83
4.3.1 商业银行开展信息生产活动的主要业务范围83
4.3.2 商业银行开展信息生产活动须注意的事项85
4.4 商业银行的融资活动及信用风险管理86
4.4.1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86
4.4.2 商业银行的融资活动与信用风险管理88
第5章 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性金融94
5.1 经济发展中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分析95
5.1.1 促进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95
5.1.2 产生诱导效果95
5.1.3 强化民间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97
5.1.4 是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补充97
5.2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的框架设计98
5.2.1 发展中国家有效实施政策性金融的前提条件98
5.2.2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的理论框架99
5.3 对日本高速成长时期政策性金融的分析102
5.3.1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类别102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效益分析104
5.3.3 政策性金融成功的原因剖析106
第6章 经济发展中的跨国银行引进108
6.1 跨国银行的形成机理研究109
6.1.1 国际资本移动论和产业组织论的视角109
6.1.2 理论的综合110
6.2 发展中国家引进跨国银行的利弊分析111
6.2.1 跨国银行对发展中经济的积极作用111
6.2.2 跨国银行对发展中经济的消极影响113
6.3 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及目标模式114
6.3.1 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114
6.3.2 发展中经济监管跨国银行的目标模式115
第7章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的金融制度研究117
7.1 日本金融制度的生成途径和主要特点118
7.1.1 日本金融制度的生成途径118
7.1.2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金融制度的特点119
7.2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的主银行制度122
7.2.1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作为主银行的民间金融机构122
7.2.2 主银行的定义及功能123
7.2.3 主银行制度的形成124
7.2.4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主银行的作用126
7.3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的人为低利率政策及效果的实证分析129
7.3.1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人为低利率政策的实施过程129
7.3.2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人为低利率政策的效果131
7.4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严格的分业管理和金融市场的封闭性133
7.4.1 长短金融业务的分离133
7.4.2 银行业务和信托业务的分离134
7.4.3 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分离135
7.4.4 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分隔管制136
7.4.5 有担保原则137
7.5 追赶目标实现后日本金融体系转型滞后性及后果分析137
第8章 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141
8.1 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142
8.2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选择143
8.2.1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143
8.2.2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生产和金融咨询服务功能145
8.2.3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147
8.2.4 加速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149
8.3 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政策选择150
8.4 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政策选择151
参考文献154
热门推荐
- 3127048.html
- 32113.html
- 2089580.html
- 3655483.html
- 772349.html
- 2149533.html
- 1434642.html
- 3151834.html
- 1914644.html
- 711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3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8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65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6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0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