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仲景方药古今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吕志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847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98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928页
- 主题词:仲景学说-方剂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仲景方药古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再版绪论1
一、医圣心法探索1
二、单方治病刍议2
三、经方用药举例4
四、经方运用法则5
五、医案价值解析6
结语7
上部 经方用药法律与单方治验11
第一章 解表药11
麻黄12
桂枝19
防风27
细辛29
生姜34
葱白40
苏叶43
柴胡43
升麻46
葛根47
菊花53
香豉(淡豆豉)54
第二章 清热药56
石膏57
寒水石67
知母67
栝楼根(天花粉)69
竹叶70
栀子71
地黄(附:熟地黄)73
牡丹(皮)78
黄连79
黄芩86
黄柏89
苦参92
秦皮103
连轺(连翘)104
败酱(草)105
白头翁106
射干107
白薇108
梓白皮109
第三章 祛痰药110
半夏111
皂荚116
栝楼实121
贝母124
竹茹125
杏仁126
桔梗128
白前129
紫菀129
款冬花130
葶苈(子)131
桑(根)白皮135
旋覆花136
第四章 行气药138
枳实(附:枳壳)138
厚朴141
橘皮143
薤白144
第五章 泻下逐水药146
大黄147
芒硝159
麻子仁173
甘遂174
大戟176
芫花177
荛花179
泽漆180
商陆181
巴豆182
第六章 温里药184
附子185
乌头195
天雄198
干姜199
吴茱萸204
艾叶213
蜀椒(花椒)215
第七章 平肝潜阳药218
代赭(石)218
龙骨220
牡蛎221
紫石英223
第八章 安神药224
真朱(丹砂、朱砂)224
酸枣仁225
柏实(柏子仁)226
第九章 利水渗湿药227
茯苓228
猪苓232
泽泻233
滑石235
薏苡仁236
通草(木通)238
瞿麦238
石韦239
防己239
椒目241
赤小豆242
冬葵子245
茵陈蒿246
第十章 止血药249
(侧)柏叶249
蒲灰(蒲黄)250
乱发(血余炭)256
新绛(茜草染制)257
灶中黄土(伏龙肝)258
第十一章 活血逐瘀消癥药260
芎(川芎)261
桃仁263
红蓝花265
紫葳(凌霄花)267
王不留行268
蒴藋细叶270
土瓜根(王瓜根)271
干漆272
锻灶下灰272
水蛭272
虻虫287
?虫288
蛴螬291
鼠妇293
蜣螂294
白鱼(衣鱼)295
第十二章 补益药296
人参300
黄芪308
白术(附:苍术)320
薯蓣(山药)330
甘草333
大枣341
蜂蜜345
粳米348
小麦349
大麦350
胶饴(饴糖)351
热粥351
羊肉351
当归352
芍药(赤白芍)356
阿胶361
天门冬364
麦门冬365
百合367
葳蕤(玉竹)368
鳖甲369
鸡子黄370
鸡子白372
第十三章 收涩药374
乌梅375
五味子378
山茱萸382
诃黎勒(诃子)385
赤石脂(附:白石脂)386
太一禹余粮387
第十四章 外用药388
铅丹(附:铅粉)388
雄黄389
矾石(明矾)391
蜂窝(露蜂房)395
蛇床子397
第十五章 杂疗药400
海藻401
白蔹402
蜀漆403
狼牙403
紫参403
甘李根白皮404
槐枝404
瓜蒂404
(冬)瓜子406
大豆黄卷406
云母407
硝石(朴硝)407
戎盐(食盐)409
蜘蛛410
文蛤412
曲(神曲)412
人尿412
鸡屎白414
猪胆汁415
猪肤417
猪膏418
马通汁418
第十六章 水、酒、醋、粥420
浆水420
泉水421
井花水421
甘澜水421
东流水422
潦水422
麻沸汤422
酒422
苦酒(醋)424
粥426
下部 经方诠释类解与验案精选430
第一章 桂枝汤类——调和营卫发汗剂430
桂枝汤(阳旦汤)430
桂枝加桂汤433
桂枝加芍药汤434
桂枝加大黄汤434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435
桂枝加葛根汤436
栝楼桂枝汤436
桂枝加黄芪汤437
桂枝加附子汤43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438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439
桂枝去芍药汤440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44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440
桂枝甘草汤44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441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441
桂枝芍药知母汤442
黄芪桂枝五物汤442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443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443
桂枝麻黄各半汤444
桂枝二麻黄一汤446
桂枝二越婢一汤446
第二章 麻黄汤类——发汗解表祛邪剂448
麻黄汤448
麻黄加术汤45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450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451
麻黄细辛附子汤452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454
大青龙汤454
小青龙汤456
附:458
桂苓五味甘草汤458
苓甘五味姜辛汤458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458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459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459
小青龙加石膏汤460
射干麻黄汤461
厚朴麻黄汤462
越婢加半夏汤462
越婢汤463
越婢加术汤463
甘草麻黄汤464
文蛤汤464
第三章 瓜蒂散、栀子豉汤类——吐剂466
瓜蒂散466
栀子豉汤467
栀子甘草豉汤469
栀子生姜豉汤470
栀子厚朴汤470
栀子干姜汤470
栀子柏皮汤471
枳实栀子豉汤471
第四章 承气汤、十枣汤类——泻下逐水剂473
大承气汤473
小承气汤478
调胃承气汤479
厚朴三物汤481
厚朴大黄汤483
大黄甘草汤483
大黄附子汤484
大黄牡丹汤485
麻子仁丸485
大陷胸汤486
大陷胸丸487
己椒苈黄丸487
大黄甘遂汤488
十枣汤489
甘遂半夏汤490
三物小白散491
三物备急丸492
第五章 下瘀血汤类——活血消癥剂495
桃核承气汤495
抵当汤496
抵当丸497
下瘀血汤497
鳖甲煎丸498
大黄?虫丸499
桂枝茯苓丸500
附:502
硝石矾石散502
红蓝花酒502
第六章 柴胡汤类——和解剂504
小柴胡汤504
大柴胡汤514
柴胡加芒硝汤516
柴胡桂枝汤517
柴胡桂枝干姜汤5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519
第七章 白虎汤、黄芩汤类——清热剂521
白虎汤521
白虎加人参汤524
白虎加桂枝汤525
竹叶石膏汤527
黄芩汤528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528
第八章 四逆汤类——回阳温阳剂530
四逆汤530
四逆加人参汤532
茯苓四逆汤533
通脉四逆汤533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535
干姜附子汤536
白通汤536
白通加猪胆汁汤537
真武汤537
附子汤540
桂枝附子汤541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542
甘草附子汤542
芍药甘草附子汤543
薏苡附子散543
附子粳米汤544
第九章 理中汤、建中汤类——温中补虚剂546
理中丸及汤(人参汤)546
桂枝人参汤553
甘姜苓术汤554
甘草干姜汤555
小建中汤556
黄芪建中汤557
大建中汤559
大半夏汤559
吴茱萸汤(茱萸汤)560
甘麦大枣汤561
第十章 百合地黄汤类——养阴清热剂566
百合地黄汤566
百合知母汤567
滑石代赭汤567
百合鸡子汤567
百合洗方568
百合滑石散568
防己地黄汤568
麦门冬汤568
炙甘草汤569
附:571
栝楼牡蛎散571
酸枣仁汤571
竹皮大丸571
黄连阿胶汤572
第十一章 肾气丸类——补肾剂574
肾气丸574
栝楼瞿麦丸578
天雄散578
第十二章 泻心汤类——消痞剂580
半夏泻心汤580
生姜泻心汤581
甘草泻心汤582
大黄黄连泻心汤582
附子泻心汤584
黄连汤584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586
旋覆代赭汤586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587
小陷胸汤588
第十三章 五苓散类——利水剂590
五苓散590
猪苓汤593
猪苓散594
茯苓甘草汤594
茯苓泽泻汤595
防己黄芪汤595
防己茯苓汤596
苓桂术甘汤59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598
木防己汤598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598
泽泻汤599
蒲灰散600
滑石白鱼散600
茯苓戎盐汤600
葵子茯苓散601
牡蛎泽泻散601
第十四章 小半夏汤类——化痰止呕剂603
小半夏汤603
小半夏加茯苓汤604
生姜半夏汤605
半夏干姜散605
干姜人参半夏丸606
半夏麻黄丸606
第十五章 栝楼薤白白酒汤类——宽胸通阳剂608
栝楼薤白白酒汤608
栝楼薤白半夏汤609
枳实薤白桂枝汤609
第十六章 橘枳姜汤类——理气剂611
橘枳姜汤611
附:茯苓杏仁甘草汤611
桂枝生姜枳实汤612
枳术汤612
橘皮汤613
橘皮竹茹汤613
四逆散614
半夏厚朴汤615
第十七章 当归芍药散类——和血剂617
当归芍药散617
当归散618
当归四逆汤619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619
当归生姜羊肉汤620
芍药甘草汤622
当归贝母苦参丸623
枳实芍药散624
温经汤624
第十八章 泻心汤、柏叶汤等——止血剂627
泻心汤627
赤小豆当归散627
柏叶汤628
黄土汤628
胶艾汤629
胶姜汤(方未见)630
王不留行散630
第十九章 大乌头煎类——止痛剂632
大乌头煎632
乌头桂枝汤632
乌头汤633
乌头赤石脂丸634
赤丸634
第二十章 茵陈蒿汤类——退黄剂636
茵陈蒿汤636
茵陈五苓散637
栀子大黄汤638
大黄硝石汤639
第二十一章 桔梗汤类等——排脓剂640
桔梗汤640
排脓散641
排脓汤641
薏苡附子败酱散641
第二十二章 赤石脂禹余粮汤类——固涩剂643
赤石脂禹余粮汤643
桃花汤643
诃梨勒散644
第二十三章 表里兼治类方剂646
葛根汤646
葛根加半夏汤649
葛根黄芩黄连汤650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651
厚朴七物汤652
竹叶汤652
薯蓣丸652
麻黄升麻汤653
第二十四章 寒热补泻并用类方剂655
乌梅丸655
升麻鳖甲汤658
侯氏黑散658
风引汤659
泽漆汤660
第二十五章 其他内服杂疗方剂661
半夏散及汤661
苦酒汤661
甘草汤662
猪肤汤662
白头翁汤663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664
皂荚丸665
葶苈大枣泻肺汤666
奔豚汤667
旋覆花汤668
土瓜根散669
蜘蛛散669
紫参汤670
猪膏发煎670
文蛤散670
一物瓜蒂汤671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671
白术散671
蜀漆散672
甘草粉蜜汤672
鸡屎白散673
烧裈散673
杏子汤(方未见)674
禹余粮丸(方未见)674
第二十六章 外用方剂676
蜜煎导方676
土瓜根方(方未见)676
猪胆汁方676
苦参汤677
雄黄熏方678
头风摩散678
矾石汤678
黄连粉(方未见)679
矾石丸679
蛇床子散680
狼牙汤680
小儿疳虫蚀齿方681
附翼 仲景医学纵横研究选粹684
导言684
一、名医教授史略684
二、仲景理论求索684
三、经方运用发挥685
四、仲景针灸疗法686
刘渡舟先生医论医话四文687
我的学医经历与学习《伤寒论》方法688
方证相对论692
古今接轨论694
论述发汗解表法中的片面性696
李培生先生医论医话二文700
崇尚仲景 师事百家 勤奋实践700
漫谈一药之师703
夏锦堂先生医论医案二文705
略谈《金匮要略》的写作特点705
论内饮治肾及案例708
许占民先生论《神农本草经》对我国药物学的贡献兼论经方用药遵于《本经》711
李士懋(国医大师)、田淑霄先生脉诊研究与崇尚经方案例715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谈《内经》《伤寒杂病论》用动物药经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23
国医大师路志正老调治脾胃病验案727
李恩教授论《黄帝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729
高玉瑃主任医师针药并用经验选粹734
张奇文主任医师循六经用经方治小儿病验案8则737
周衡教授论三阳为屏障,三阴主封藏——从仲景辨治反窥阴阳离合论741
郭忠印教授从《伤寒论》探讨张仲景辨证思维方法744
王云凯教授用经方治验20则748
郭维琴主任医师用经方治疗胸痹、心水案例753
赵玉庸教授运用仲景医学络病理法指导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755
张家礼教授用经方验案8则760
刘方柏主任医师医论医案二文763
经方研究中的经方与时方关系之我见763
“千古疑案”厥阴病破解论765
刘保和教授医论医案二文767
《难经》腹诊论与相应经方的临床应用767
谈用经方如何“抓主症”与小柴胡汤证腹诊论及案例774
刘亚娴主任医师循经方理法治疗疑难重病及绝症经验777
吴凤全教授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782
王彦田教授对仲景书舌诊探讨785
刘文汉副主任医师医论医案三文787
以经方合方之法与饮食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验787
大黄?虫丸治难治杂病述要789
当归生姜羊肉汤与特效专药(蚂蚁)治疗血小板无力症解析790
杨博华教授用五苓散加味治疗下肢静脉性水肿案例792
张建荣教授用桂枝茯苓丸验案4则794
吕志杰教授医论医案二文796
论仲景医学在中医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796
论用好经方的十六大关系及案例797
张永杰主任医师运用经方大法治疗杂病验案5则807
曹东义主任医师对《伤寒论》《汤液经》《辅行诀》关系求索811
傅延龄教授谈导师刘渡舟先生经验并解析桂枝汤证及其在儿科病中的应用813
杨华主任医师用柴胡剂等经方治杂病重症验案12则818
杜惠兰教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癥瘕”验案心得823
柴可夫教授用经方验案3则825
李赛美教授对消渴病(糖尿病)证治的探讨827
王艳君博士后论“针引阳气”,以阳明经为主论治面瘫831
李俊莲教授用经方治疗痹证案例834
吕翠霞教授论厥阴病特点与乌梅丸治失眠验案835
彭志国主任医师用经方治心水、心痛重病案例837
蔡敏主任医师对“三种关系”的思考839
老年病科“热结旁流”案与“肺部感染”西药过敏案840
钱占红教授应用金匮肾气丸临床验案842
佘延芬教授运用针药并用法则治疗泛发型银屑病844
秦扬主任医师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渴病案例的思考846
王强主任医师师承李士懋先生用汗法和下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848
范秉均副主任医师用抵当汤治杂病验案850
马洪仕医师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杂病案例7则852
黄东勉主任医师宗仲景针灸并用法治疗头痛心得857
张顺启医师用甘草泻心汤治西药“药疹”案疗效分析860
侯仙明博士用经方治疗婴儿腹泻与痤疮验案862
班光国博士用乌梅丸治疗妇科病验案举隅864
谭展望博士用王不留行散治疗产后恶露不绝验案866
惠慧医师谈吕志杰教授心病查房心得868
附871
对吕志杰教授《甲午抒怀》的赏析871
精益求精著华章——参校《仲景方药古今应用》感悟873
中医各科病证索引875
西医各科病症索引885
主要参考文献893
跋898
热门推荐
- 2836496.html
- 1328834.html
- 1669204.html
- 2849269.html
- 1699720.html
- 825821.html
- 2881887.html
- 2332113.html
- 3200785.html
- 228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0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5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7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4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4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