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潜涛,刘建军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721202376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新定位1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传家宝1
一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2
二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5
三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8
第二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和发展12
一 拨乱反正过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恢复13
二 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过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14
三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过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16
四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18
第三节 新时期中央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贡献19
一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20
二 邓小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贡献21
三 江泽民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的贡献24
第二章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的新构建2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传统的目标模式28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与目标模式29
二 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背景和坐标系31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目标及其模式33
第二节 “四有”新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38
一 “四有”新人目标模式的提出38
二 “四有”新人目标模式的基本内涵42
三 “四有”新人目标模式的特点46
第三节 “四有”新人目标模式的丰富和发展51
一 江泽民对“四有”新人目标的进一步重申和阐述51
二 江泽民对“四有”新人目标的丰富和发展56
三 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不同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60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6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义与构成66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意义66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6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73
一 党的历史上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73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76
三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79
四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82
第三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85
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8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教育87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90
四 江泽民提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100
五 新时期艰苦创业精神教育104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运用10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原则108
一 灌输原则109
二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17
三 疏导原则123
第二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新凸现的原则130
一 层次性原则130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37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142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探索151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和历史发展151
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概述151
二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154
三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熟和发展15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当代拓展的基本趋势159
一 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159
二 社会化的趋势162
三 结合化的趋势163
四 现代化的趋势164
五 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的趋势166
六 从“真空传播”转向载体传播的趋势167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168
一 积极利用活动载体168
二 积极利用文化载体171
三 积极利用管理载体172
四 积极利用传媒载体174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领域中的方法创新177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177
二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178
三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180
四 社区、社团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181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新构建183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特点、地位和作用183
一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特点183
二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地位188
三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作用191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内容拓展195
一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195
二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决策198
三 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动状况,保持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201
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204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新探索208
一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考察208
二 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210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上的探索212
四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215
五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217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220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220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的理论依据220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实践基础221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完善222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222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230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研究的开展233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挑战237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的挑战237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对策240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趋势242
第一节 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242
一 转型时期带来的观念不适应242
二 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模式带来的冲击243
三 对外开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245
四 科学技术作为“双刃剑”也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245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246
一 生产力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47
二 市场体制的建立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47
三 计算机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247
四 各种新兴学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248
五 知识经济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49
第三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250
一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51
二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252
三 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253
四 注重社会大环境和其他方式的配合254
五 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艺术性255
六 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256
七 必须与经济建设和物质利益相结合257
八 应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建设259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260
一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趋势日益增强260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趋势增强261
三 坚持思想教育的民主法制性趋势不断增强262
四 思想政治工作“超前性”研究趋势增强263
五 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态势增强264
六 思想政治教育隐形化趋势增强264
七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趋势增强265
八 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性增强266
跋267
后记279
主要参考文献281
热门推荐
- 3488144.html
- 2614524.html
- 2059500.html
- 3152304.html
- 189801.html
- 3802664.html
- 2653359.html
- 860555.html
- 3297381.html
- 2504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0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4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0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4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4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0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1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