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律思想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5735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律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本编要点2
第一章 早期的法律思想3
第一节 早期的法律观念4
一、先民思维观念的一些特点4
二、“率民以事神”5
三、天命与天罚6
四、重孝7
第二节 西周初年的法律思想8
一、以德配天和敬天保民8
二、“明德慎罚”9
三、亲亲、尊尊和有别9
第二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15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产生与学派流变16
一、儒家学派的形成16
二、儒家的主要经典18
三、儒家的流派19
第二节 先秦儒家的主要观点21
一、关于立法权与法的起源21
二、仁政学说22
三、维护君权说23
四、维护等级特权的礼治论23
五、刑法理论25
六、“为政在人”的人治论30
七、孝悌理论31
八、父子相隐的诉讼理论31
第三节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32
一、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32
二、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历史影响33
第三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35
第一节 法家学派的产生和发展35
一、春秋时期法家的先驱人物36
二、战国前期和中期的法家学派40
三、战国末期的法家学派52
第二节 法家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57
一、法家的法律观57
二、法家的法治理论62
三、法家推行“法治”理论的方法66
第三节 法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和历史作用71
一、法家法律思想的特点71
二、法家对其他学派思想的吸收73
三、法家法律思想的历史作用75
第四章 道家、墨家及先秦其他学派的法律思想77
第一节 道家的法律思想77
一、道法自然,崇尚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和谐一致79
二、反对仁义礼法,否定人为确定的各种规范的存在价值81
三、小国寡民,无为而治84
四、逍遥游——超越一切世俗束缚与规则的自由人生86
第二节 墨家的法律思想88
一、法律起源论:法律起源于统一天下是非善恶标准的需要89
二、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法律观91
三、主张贤人治国的人治思想92
四、以天的意志为法律权威的基础94
第三节 其他学派的法律思想96
一、阴阳家的法律思想96
二、兵家的法律思想101
三、名家的法律思想104
四、杂家的法律思想106
第二编 大一统局面形成后的法律思想本编要点114
第五章 古代官方正统法律思想115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官方正统法律思想的早期演进和定型115
一、秦统治者的法律思想115
二、汉初流行的黄老法律思想119
三、汉中期以后官方正统法律思想的初步定型124
四、西汉后形成的官方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126
第二节 汉以后官方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128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法律思想的演变128
二、《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131
三、理学的兴起及其对法律思想的影响134
第三节 古代官员执法的主要法律观念137
一、秦及汉初执法官员的法律观137
二、春秋决狱:西汉中期以后的法律实用主义倾向138
三、南宋书判中的法律实用主义精神140
四、清代刑部司法中的混合式实用主义法律观142
五、简析中国古代执法中实用主义法律观147
第六章 历代思想家关于法律问题的探讨150
第一节 对于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讨论151
一、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的讨论151
二、关于法律是否应普遍适用的讨论153
三、关于按照时令行刑的讨论157
四、关于是否应恢复肉刑的讨论158
五、关于复仇问题的讨论160
六、关于是否应该积极地开展“息讼”的讨论163
七、关于频繁赦宥问题的讨论165
第二节 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法律思想167
一、基于道家思想加以发挥的怀疑与批判167
二、基于儒家“民本”思想而加以发挥的怀疑和批判170
第三节 历代传授法律知识与考选法律人才制度178
一、历代律学的发展概况178
二、传授法律知识的制度185
三、选拔法律人才的制度186
第七章 民间社会的法律意识190
第一节 诉讼:伸冤与权利190
一、冤抑的由来191
二、权利与伸冤195
第二节 诉讼:态度与策略202
一、诉讼态度:健讼与惧讼202
二、诉讼策略:把事情闹大208
第三节 伸冤:人物与途径213
一、清官与侠客213
二、复仇与报应221
第三编 近代的法律思想230
本编要点230
第八章 晚清变革中的法律思想231
第一节 “变法”思潮的形成231
一、对于传统法制整体的怀疑与批判232
二、主张“更法”到呼吁“变法”234
三、陈虬对于传统刑罚制度的批判与改良建议236
第二节 借鉴西方法制的议论与主张237
一、介绍并普及中国以外世界的知识237
二、借鉴西方的变法主张239
三、效法西方实行“变法”的主张241
第三节 维新变法运动的法律思想245
一、大力营造变法舆论246
二、鼓吹君主立宪制度249
三、大力引进西方政治学法学理论250
第四节 新政修律时期的法律思想253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出253
二、对中国旧律的系统研究和改良方案的提出256
三、“会通中外”的修律宗旨258
四、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259
第九章 民国时期主要政治人物的法律思想及其对法律的影响264
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264
一、三民主义264
二、社会本位269
三、快速立法,兼顾国情274
第二节 宪政与宪法思想275
一、职能分立与五权宪法275
二、党治政府280
第三节 其他部门法及司法的思想283
一、民法283
二、土地法285
三、司法思想286
第十章 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290
第一节 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概述290
一、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形成背景290
二、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特征293
三、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与法律院校297
第二节 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302
一、宪政思想302
二、立法思想305
三、刑法思想308
四、民法思想312
五、司法改革思想316
第三节 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历史影响320
一、近代法律知识的传播者320
二、民国法律制度的制定者321
三、民国法律制度的解释者322
四、民国法律制度的批判者324
五、近代法学教育的奠基者325
六、近代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者326
后记330
热门推荐
- 2688842.html
- 1645972.html
- 1351945.html
- 508227.html
- 2426409.html
- 493562.html
- 3376895.html
- 1016461.html
- 261847.html
- 3370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8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9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5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7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9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