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佛陀到阿育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从佛陀到阿育王
  • 崔连仲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1256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佛陀到阿育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从印度河文明到恒河文明2

一、史前文化2

二、印度河文明的发现3

三、印度河文明的毁灭和历史的暂时倒退6

四、吠陀前期印度·雅利安人的社会8

五、吠陀后期文化中心的东移12

六、奴隶制和种姓(瓦尔那)制的产生17

七、恒河流域城市和国家的初兴19

八、婆罗门教和《奥义书》21

第一章 列国时代25

第一节 佛陀时代的十六大国25

一、十六大国25

二、两种类型的政体27

三、各君主国29

四、各共和国40

第二节 摩竭陀称霸列国54

一、摩竭陀初史54

二、王舍城考古61

三、摩竭陀霸权的成长65

第三节 列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72

一、恒河流域城市的普遍兴起72

二、城市手工业和行会78

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83

四、村社和农民89

五、大土地所有者和古代封邑95

第四节 列国时代阶级关系的变化99

一、奴隶制99

二、种姓制107

三、王者的梦幻与动荡的现实113

第五节 列国时代的文化117

一、文化中心的东移和新思潮117

二、六大师120

三、哲学六宗思想的萌生128

四、巫术与科学132

五、史诗的开端136

第二章 早期佛教141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141

一、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141

二、佛陀出世144

三、早期佛教的特点151

第二节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155

一、四谛说155

二、十二因缘说158

三、业与轮回159

四、五蕴说162

五、无常与无我164

六、五戒、十善165

第三节 早期佛教的社会、伦理思想168

一、四姓缘起论168

二、众生平等说175

三、政道观183

四、幻想的大同世界190

五、六方伦常194

第四节 早期佛教经典和佛教文学201

一、早期佛典的结集、流传和部派的分裂201

二、巴利文、汉文和藏文佛典205

三、早期佛教文学211

一、波斯人的占领及其衰亡后的西北印度219

第一节 波斯、马其顿人的入侵和帝国的建立219

第三章 孔雀帝国的建立219

二、马其顿人的入侵和海达斯皮斯河之战224

三、孔雀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帝国的初步形成229

第二节 古希腊人所描写的印度社会231

一、自然、物产和居民233

二、七个等级和奴隶236

三、官僚机构和军事装备240

四、首都和宫廷生活242

五、社会生活习俗243

六、婆罗门与沙门248

第三节 考底利耶的治国安邦策250

一、国家七要素说251

二、君主论252

三、大臣的选任和各类官职256

四、密探政治259

五、移民村的开拓261

六、王室经济和商业的专利、管制政策264

七、军事体制和军事建设266

八、战争谋略272

九、外交政策和策略275

第四节 《摩奴法典》所反映的种姓法和习俗276

一、四种姓(瓦尔那)的特征277

二、首陀罗的社会地位问题284

三、迦提和不可接触者289

四、四生活期292

五、婚姻和妇女地位298

第一节 阿育王的统治和扩张303

一、阿育王的生涯和称帝303

第四章 阿育王和孔雀帝国衰落后的印度303

二、羯陵伽战争和阿育王内外政策的变化306

三、阿育王的官吏310

四、阿育王与南印、西邻诸国的关系316

第二节 阿育王铭文与正法319

一、阿育王铭文及其分布319

二、阿育王的正法320

三、阿育王对正法的实践324

四、阿育王的正法与佛教的关系327

第三节 阿育王时期的佛教和艺术329

一、阿育王皈依佛教及其宗教政策329

二、阿育王崇佛332

三、佛教的传播336

四、中国现存的阿育王寺塔和佛舍利339

五、阿育王时期的建筑和艺术340

第四节 孔雀帝国衰亡后的印度342

一、孔雀王朝和摩竭陀第一帝国的衰亡342

二、孔雀帝国衰亡后的西北印度和贵霜帝国344

三、大乘佛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东传347

四、乾陀罗佛教艺术350

结语——论古代印度社会性质和历史分期353

一、奴隶制生产形态及其衰亡353

二、古代村社农民的生产形态和土地私有权法律观念的增长360

三、古代封邑和永久赐地364

四、结论368

译名对照表372

附录406

一、论佛陀与孔子的道德观406

二、论阿育王和汉武帝426

三、论东方型的古代社会——印度与中国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