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俊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346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电路理论-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1
1.1.1 电路1
1.1.2 理想电路元件2
1.1.3 电路模型3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3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3
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方向4
1.2.3 电功率与电能6
1.3 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8
1.3.1 电阻元件8
1.3.2 线性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8
1.3.3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9
1.3.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10
1.4 电压源与电流源11
1.4.1 理想电压源11
1.4.2 理想电流源12
1.5 基尔霍夫定律13
1.5.1 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14
1.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4
1.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6
1.6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20
本章小结21
习题23
2.1 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26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26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27
2.2.1 电阻的串联27
2.2.2 电阻的并联28
2.2.3 电阻的混联30
2.3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33
2.4 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6
2.4.1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36
2.4.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36
2.4.3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37
2.4.4 电源支路的串、并联38
2.5.1 支路电流法41
2.5 支路电流法41
2.5.2 支路电流法的计算步骤42
2.6 网孔分析法44
2.6.1 网孔方程44
2.6.2 网孔分析法的计算步骤45
2.6.3 含电流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46
2.7 节点分析法47
2.7.1 节点方程47
2.7.2 节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48
2.7.3 含电压源支路时的求解方法51
2.8 叠加定理53
2.8.1 叠加定理53
2.8.2 齐(次)性定理56
2.9.1 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57
2.9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57
2.9.2 戴维南定理58
2.9.3 诺顿定理61
2.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63
2.11 受控源64
2.12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67
2.12.1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67
2.12.2 网孔分析法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69
2.12.3 节点分析法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69
2.12.4 叠加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70
2.12.5 等效电源定理在含受控源的有源二端网络中的应用71
本章小结73
习题76
第3章 正弦电流电路83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83
3.1.1 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84
3.1.2 相位差85
3.1.3 有效值86
3.2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87
3.2.1 电容元件87
3.2.2 电感元件90
3.3 复数93
3.3.1 复数的表示形式93
3.3.2 复数的四则运算94
3.4.1 正弦量的旋转相量表示法95
3.4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95
3.4.2 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96
3.4.3 用相量求正弦量的和与差97
3.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99
3.5.1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99
3.5.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01
3.5.3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03
3.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06
3.7 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及阻抗108
3.7.1 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阻抗108
3.7.2 电路的性质109
3.7.3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109
3.8.1 RLC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导纳111
3.8 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及导纳111
3.8.2 电路的性质113
3.8.3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图113
3.9 负载及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115
3.9.1 负载的等效阻抗与等效导纳、阻抗和导纳的等效变换115
3.9.2 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116
3.10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118
3.11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121
3.11.1 瞬时功率121
3.11.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123
3.11.3 无功功率123
3.11.4 视在功率124
3.11.5 复功率124
3.1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27
3.1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27
3.12 功率因数的提高127
3.13 复杂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129
3.14 交流电路中的谐振133
3.14.1 串联谐振133
3.14.2 并联谐振136
3.15 二端口网络138
3.15.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138
3.15.2 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参数139
3.15.3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144
3.15.4 端接二端口网络的分析148
本章小结151
习题155
4.1.1 互感的基本概念161
第4章 互感电路的分析161
4.1 互感元件161
4.1.2 互感电压162
4.1.3 耦合电感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关系162
4.1.4 同名端的标示163
4.2 具有互感的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164
4.2.1 互感线圈的串联165
4.2.2 互感线圈的T型等效166
4.2.3 具有互感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166
4.3 空心变压器168
4.4 理想变压器169
4.4.1 变压器的理想化模型169
4.4.2 理想变压器的主要性能170
4.4.3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171
本章小结172
习题173
第5章 三相电路174
5.1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174
5.1.1 对称三相电源174
5.1.2 三相电源的连接176
5.1.3 三相负载的连接178
5.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81
5.2.1 负载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路181
5.2.2 负载三角形接法的三相电路184
5.3.1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186
5.3 三相电路的功率186
5.3.2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187
5.3.3 三相电路的无功功率188
5.3.4 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188
本章小结190
习题191
第6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93
6.1 非正弦周期电流193
6.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194
6.2.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194
6.2.2 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195
6.3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198
6.3.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198
6.3.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199
6.3.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值199
6.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200
本章小结202
习题203
第7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205
7.1 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205
7.2 换路定律和初始值计算205
7.2.1 换路定律205
7.2.2 初始值的计算206
7.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08
7.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08
7.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10
7.4.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4
7.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4
7.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15
7.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218
7.5.1 全响应的两种分解218
7.5.2 分析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220
7.6 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222
7.6.1 阶跃函数222
7.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223
7.7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24
7.7.1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方程224
7.7.2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方程的解225
本章小结229
习题229
8.1.1 拉普拉斯变换232
第8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232
8.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232
8.1.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233
8.2 拉普拉斯反变换234
8.2.1 查表法234
8.2.2 部分分式展开法234
8.3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237
8.3.1 用拉氏变换求解描述线性电路的微分方程238
8.3.2 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238
8.3.3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240
8.3.4 欧姆定律的复频域形式240
8.3.5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241
本章小结242
习题243
附录 电路分析实训——PSpice电路仿真245
附1 PSpice简介245
附1.1 电路模拟仿真的基本过程245
附1.2 用PSpice进行电路分析仿真的内容246
附1.3 PSpice支持的元器件类型246
附1.4 使用PSpice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47
附2 用PSpice绘制电路原理图249
附3 用PSpice计算直流电阻电路255
附4 用PSpice分析戴维南等效电路260
附5 用PSpice分析动态电路264
附6 用PSpice分析正弦稳态电路271
参考文献275
热门推荐
- 1735522.html
- 3452825.html
- 2130487.html
- 772204.html
- 3433949.html
- 3286378.html
- 1027546.html
- 1645888.html
- 2212607.html
- 3171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6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1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1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2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