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 刘斌,李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750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法制-新闻工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及其新变化3

一、传统新闻学的“四大组成部分”3

二、专业新闻报道及其理论研究的兴起5

三、新闻学研究领域的新变化7

第二节 法制新闻学产生的社会背景9

一、政治背景:从“大反思”走向“大普法”9

二、传媒背景:法制新闻媒体应运“新”生12

三、报道背景:法制新闻报道异军突起13

四、法制背景:“依法治国”前景广阔15

五、理论背景:从“社会新闻”到“法制新闻”16

第三节 法制新闻学的基本概念17

一、什么是“新闻”18

二、什么是“法制”23

三、法制新闻与法制新闻报道25

第四节 法制新闻学的理论框架28

一、法制新闻学的基本理论29

二、法制新闻发展史学29

三、法制新闻实务(采访、写作、编辑)学29

四、法制新闻传播学30

五、法制新闻媒体管理学30

第五节 研究法制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32

一、研究法制新闻学的意义32

二、研究法制新闻学的方法33

第二章 法制新闻报道的特征与功能35

第一节 法制新闻作品的要素与特征35

一、新闻作品的要素与特征36

二、法制新闻作品的“个性特色”37

第二节 法制新闻报道的功能与作用43

一、法制信息传播功能44

二、法制宣传教育功能46

三、法制舆论监督功能47

四、法制预警引导功能47

五、法律咨询服务功能48

六、法律文化传承功能49

七、法制视听娱乐功能49

八、负面影响不容忽视50

第三节 法制新闻报道的任务与基本要求50

一、法制新闻报道的任务50

二、法制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60

一、何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70

第三章 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70

第一节 法制新闻报道的四种价值选择70

二、法制新闻报道的四种价值选择71

第二节 信息的新闻价值选择72

一、新闻价值的要素72

二、新闻价值的变化与选择77

第三节 新闻信息的法律价值选择78

第四节 法制新闻信息的宣传价值选择81

第五节 法制新闻信息的道德价值选择83

第六节 四种价值选择的次序与权衡84

第二编91

第四章 中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轨迹91

第一节 中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发展阶段91

二、木铎——刑鼎93

一、“法”的起源及其早期传播9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律的传播93

三、布告——露布——驿传94

四、状报——邸报——小报——京报94

第三节 中国近代法制新闻报道99

第四节 中国现代法制新闻报道103

第五节 中国当代法制新闻报道108

一、建国初期的良好开端108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凋零111

三、新时期的繁荣111

四、新时期法制新闻报道的特点118

第六节 中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历史启示119

第五章 法制新闻采访123

第三编123

第一节 新闻采访权的性质、权源及其保护124

一、采访权的性质124

二、采访权的权源126

三、采访权的保护129

第二节 法制新闻采访的地位和作用132

一、法制新闻采访是法制新闻报道的起点132

二、法制新闻采访的公正性决定法制新闻写作的公正性132

三、法制新闻采访的及时性是保证法制新闻写作新鲜性的关键133

四、法制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决定法制新闻写作的真实性133

五、法制新闻采访素材的多寡决定法制新闻写作材料的多寡133

第三节 法制新闻采访的对象和范围133

一、新闻来源133

二、法制新闻采访的对象与范围134

一、特殊场所的采访147

第四节 法制新闻采访的特点和要求147

二、特殊群体的采访158

三、法制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164

第五节 法制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168

一、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168

二、几种不同场合和情景的采访170

第六节 隐性采访的几个问题179

一、隐性采访及其类型179

二、隐性采访的利与弊181

三、隐性采访合法与否的界限184

四、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保护188

五、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事项192

第六章 法制新闻写作196

第一节 法制新闻写作的地位与作用196

二、法制新闻写作的地位与作用197

一、法制新闻写作的含义197

第二节 法制新闻写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198

一、法制新闻写作阶段的价值选择198

二、法制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200

三、法制新闻作品“四大样式”概述203

第三节 法制消息与法制简讯写作205

一、法制消息的一般格式和构成要件205

二、法制消息的类型234

三、法制简讯的写作247

第四节 法制通讯写作248

一、法制通讯的含义和特点248

二、法制通讯的分类250

三、法制通讯的变异261

一、法制特写的定义和特点263

二、法制特写的类型263

第五节 法制特写写作263

第六节 法制新闻评论写作268

一、法制新闻评论的定义和特点268

二、法制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268

三、法制新闻评论的类型269

第七节 法制音像制作276

一、“三强化”277

二、“三突出”277

三、“三模糊”277

第八节 法制内参写作278

一、法制内参的定义和特点278

二、法制内参的类别279

四、法制内参的利与弊283

三、法制内参写作要求283

第九节 法制新闻写作要准确使用法律语言284

一、要认真吃透法律用语的含义284

二、要严格区分相近法律术语的不同用法285

三、要注意特定法律术语的特定含义285

第七章 法制新闻编辑287

第一节 法制新闻编辑的地位和作用287

一、新闻编辑与法制新闻编辑287

二、法制新闻编辑的地位与作用287

三、法制新闻编辑的基本任务289

第二节 法制新闻稿件的组织289

一、法制新闻稿件组织工作的含义289

二、如何制订法制新闻报道规划290

三、约稿的对象与方法291

一、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292

第三节 法制新闻选题的策划292

二、新闻选题策划的类型293

三、法制新闻选题的确定298

四、法制新闻选题策划中的注意事项299

第四节 法制新闻稿件的选择301

一、法制新闻稿件选择工作的含义301

二、法制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301

第五节 法制新闻稿件的加工303

一、提炼标题303

二、修改稿件307

第六节 稿件合成与版面设计318

一、稿件合成318

二、版面设计320

第七节 清样校对321

第一节 传媒与司法的关系327

一、传媒与司法的一致性327

第四编327

第八章 法制新闻报道与司法公正327

二、传媒与司法的矛盾性328

第二节 传媒介入司法的必然性与合法性330

一、传媒介入司法的必然性330

二、传媒介入司法的合法性333

第三节 传媒对司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334

一、传媒对于司法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334

二、我国媒体及传媒机构的特性335

三、传媒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司法336

四、传媒对于司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338

第四节 案件报道中应当澄清的几个问题339

一、关于案件报道的法规与政策339

二、案件报道究竟应该从哪个阶段开始341

三、案件报道中几种应当澄清的观念342

第五节 传媒在报道与监督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44

一、超越司法程序抢先作出定性报道344

二、煽情性的热炒345

三、显失公正平衡的报道346

四、用道德标准评论法律问题346

五、报道与监督面窄,深度报道与监督少348

六、报道中的色情、俗气、腥味问题349

第六节 传媒应当如何报道司法350

一、传媒报道司法,应以促进司法公正为目的350

二、传媒报道司法,应当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351

三、传媒报道司法,应当坚持“四性”原则351

四、传媒报道司法,应当规范自身的行为352

五、传媒报道司法,应当是善意的和建设性的353

第九章 新闻侵权诉讼及其对策355

第一节 新闻诉讼与新闻侵权概述356

一、新闻诉讼与新闻侵权356

二、新闻侵权行为分类357

三、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61

四、新闻侵权的过错363

五、不同侵权主体与不同侵权方式的不同过错363

第二节 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及其对策364

一、名誉与名誉权的定义和特点365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构成要件366

三、新闻侵害名誉权诉讼对策369

第三节 新闻刑事侵权诉讼及其对策374

一、新闻刑事侵权的含义和特点374

三、新闻侮辱罪和新闻诽谤罪诉讼对策375

二、新闻犯罪与一般犯罪的区别375

第四节 新闻侵犯隐私权诉讼及其对策377

一、隐私与隐私权的含义377

二、新闻侵犯隐私权的特点378

三、新闻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构成要件379

四、新闻侵犯隐私权诉讼对策380

第五节 新闻侵害肖像权诉讼及其对策383

一、肖像和肖像权383

二、新闻侵害肖像权行为的构成要件384

三、新闻侵害肖像权诉讼对策386

第十章 法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388

第一节 新闻意识388

第二节 价值意识390

第三节 受众意识392

第四节 法律意识396

第五节 前瞻意识399

第六节 监督意识400

第七节 竞争意识404

第八节 职业道德意识406

第九节 自我保护意识408

附录1 法制新闻工作者必须熟悉的法律法规417

一、关于保护公民、法人权益的规定418

二、关于国家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规定420

三、关于加强媒体管理的规定421

四、关于禁止新闻报道中不正之风的规定425

五、关于违纪违规的警告制度和监督制度426

六、国际法和国际性条约429

附录2 主要参考书目431

后记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