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均衡信贷合约市场的微观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非均衡信贷合约市场的微观基础
  • 周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415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信贷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非均衡信贷合约市场的微观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一)1

序(二)1

摘要1

1 导论1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

1.2 文献回顾及评述2

1.2.1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2

1.2.2 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现实的差距6

1.2.3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及评述7

1.3.1 研究的角度11

1.3 研究的角度及方法11

1.3.2 研究的方法12

1.4 本书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14

1.4.1 本书的结构安排14

1.4.2 本书的主要内容16

2 一般均衡理论与非均衡理论的比较研究19

2.1 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19

2.1.1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20

2.1.2 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及其发展21

2.2 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主要观点23

2.2.1 市场的非出清:对一般均衡理论的批判23

2.2.2 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发展脉络24

2.2.3 非瓦尔拉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27

2.3 几点评论33

3.1 合约的产生与性质37

3.1.1 交易的产生与合约的出现37

3 信贷合约的性质37

3.1.2 合约的界定与性质40

3.2 简单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初始金融合约的效率43

3.3 金融交易行为与信贷合约的产生46

3.3.1 信贷合约的法律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综述46

3.3.2 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约束与49

存贷合约49

3.3.3 搜寻、核实成本与信贷合约53

3.3.4 监控、审计成本与信贷合约55

3.4.1 转轨经济的金融动员:两部门模型58

3.4 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合约的性质58

3.4.2 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合约的性质60

3.5 小结63

4 对称信息下的均衡信贷市场及其微观基础65

4.1 信息与对称信息65

4.2 对称信息下的信贷合约67

4.2.1 对称信息下信贷合约的完全性67

4.2.2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信贷合约68

4.3 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均衡分析70

4.4 对称信息下均衡信贷市场的微观基础73

4.4.1 喊价人模型及重订合约模型评论74

4.4.2 竞争模型75

4.4.3 竞争威胁模型77

4.5 小结79

5 非对称信息下的非均衡信贷市场及其微观基础80

5.1 信贷合约交易中的非对称信息80

5.1.1 非对称信息及其类型80

5.1.2 非对称信息产生的根源82

5.1.3 信贷合约交易中的非对称信息83

5.2 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非均衡分析87

5.2.1 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性87

5.2.2 非对称信息下的标准信贷合约89

5.2.3 非对称信息下信贷市场的非均衡分析93

5.3 非对称信息下非均衡信贷市场的微观基础96

5.3.1 信用的可获性97

5.3.2 拖欠风险与利率控制98

5.3.3 隐含性的信贷合约101

5.3.4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103

5.3.5 审查成本111

5.3.6 其他非价格机制112

5.4 评论与启示115

6 转轨时期中国信贷市场的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117

6.1 信贷规模控制制度下的非均衡信贷市场及其微观基础118

6.1.1 信贷规模管理体制118

6.1.2 信贷规模控制下的非均衡信贷市场120

6.1.3 微观经济主体的信贷配给与投资竞争博弈模型122

6.2.1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127

6.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下的非均衡信贷市场及其微观基础127

6.2.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的非均衡信贷市场130

6.2.3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非均衡信贷市场的微观基础136

6.3 非均衡信贷市场的效率161

6.3.1 “惜贷”行为造成的效率损失:一个理论模型161

6.3.2 信贷市场的效率损失165

6.4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非均衡信贷市场的发展趋势170

6.4.1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非均衡信贷市场170

6.4.2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非均衡信贷市场的发展趋势171

6.5 小结174

7.1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合约的设计176

7.1.1 国外金融业务的专业化176

7 非均衡条件下的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176

7.1.2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合约的设计178

7.2 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的政策选择与体制改革180

7.2.1 统一授信与信息共享制度180

7.2.2 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惩罚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183

7.2.3 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放松对民营金融中介机构生长和进入的限制187

7.2.4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商业银行利率甄别机制189

7.2.5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完善内部信贷考核激励机制191

8 结论、创新与不足之处194

8.1 本书的主要结论194

8.2 本书的创新之处197

8.3 本书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199

参考文献200

后记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