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
  • 府伟灵主编;黄君富,黄庆,徐进雄副主编;王丰,王颖莹,吴蓉,张华,张波,张雪,张晓莉,陈鸣,陈翠敏和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759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血细胞分析仪的进展及临床应用1

第一节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简介1

一、血细胞分析1

目录1

二、红细胞检测原理2

三、血红蛋白含量检测2

第二节 血细胞直方图与疾病诊断2

一、白细胞直方图与疾病诊断3

二、红细胞直方图与疾病诊断4

三、血小板直方图与疾病诊断6

四、小血小板8

第三节 正常参考值对照表8

第2章 精液的实验室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11

第一节 精液分析现状11

三、精液分析的主要内容12

一、精液分析标本的采集与运送12

二、精液分析的目的12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18

一、CASA系统中的主要参数术语18

二、CASA系统的基本组成19

三、CASA在精液分析中的应用价值19

四、CASA系统仪器性能简介20

五、ZKPACS-E型精子质量检测分析系统22

第三节 精子质量分析仪在精液分析中的应用24

一、SQA工作原理24

二、SQA系统的基本配置24

三、SQA系统常用参数定义25

四、SQA系统在精液分析中的应用25

五、SQAⅡC-P型精液质量分析仪简介27

二、人类生殖系统免疫屏障28

一、人类精子抗原28

第四节 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28

三、抗精子抗体产生原因与机制29

四、抗精子抗体引起不育的机制29

五、抗精子抗体的检测30

第3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进展36

第一节 概述36

一、漏出液36

二、渗出液36

三、浆膜腔积液检验的目的36

四、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37

第二节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37

一、浆膜腔积液的物理学检查37

二、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37

三、浆膜腔积液的显微镜检查38

一、自动血液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及分类中的应用39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新技术39

二、尿液沉渣分析系统在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的应用40

三、DNA探针杂交技术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40

四、流式细胞仪(FCM)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中的应用40

五、透射电镜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超微结构和肿瘤组织类型鉴别诊断中的应用41

六、PCR技术在浆膜腔积液检验中的应用41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进展41

一、浆膜腔积液的酶学检查42

二、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测43

三、浆膜腔积液中免疫学指标的检测45

四、其他生化指标的检测47

五、浆膜腔积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49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的鉴别50

一、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50

二、渗出液的鉴别51

二、规范胸腹水检验的操作规程52

三、严格要求标本的送检52

第六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相关的几个问题52

一、重视胸腹水检验52

第4章 粪便检验及进展54

第一节 粪便常规检验方法回顾54

第二节 大便隐血实验的进展55

一、放射性核素方法55

二、免疫学方法56

三、其他方法57

第三节 粪便基因检验的研究进展57

一、粪便基因筛检的分子生物学基础57

二、粪便基因突变检测方法58

第四节 粪便检验的新思路59

一、基因芯片技术59

二、色质谱分析60

第一节 生理因素63

一、年龄63

第5章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分析的前阶段因素63

二、性别64

三、昼夜节律65

四、月经65

五、妊娠66

六、生活习惯67

七、其他因素68

第二节 标本采集因素68

二、标本采集时间69

一、空腹持续时间69

三、取血时的姿势70

四、止血带应用时间70

五、静脉输注71

六、运动71

七、抗凝剂72

八、稳定剂74

九、抗凝剂/血液比例77

十、标本处理及存放78

十一、抗凝剂的选用79

第三节 内源性干扰因素79

一、药物及其代谢产物79

二、洛血81

第6章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及其在检验医学的应用83

第一节 概述83

第二节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84

一、DNA甲基化非特异性分析84

二、DNA甲基化特异性分析86

三、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新的甲基化位点寻找技术90

第三节 DNA甲基化与肿瘤疾病诊断98

一、DNA甲基化及其所致基因沉默机制99

二、DNA甲基化与基因突变102

三、DNA甲基化是肿瘤表观遗传学生物学标志物103

第四节 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106

一、HEP的实施内容与意义106

二、HEP的展望107

第7章 遗传病基因诊断的途径和方法111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类型111

第三节 基因诊断的途径112

一、直接检测法113

二、间接诊断法——多态性连锁分析113

第四节 基因检测的标本制备114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114

一、点突变的检测114

二、片段性突变的检测120

三、动态突变的检测121

第8章 生物传感器技术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国内外传感器发展现状及趋势123

二、生物传感器124

二、各种生物传感器的简介129

第二节 生物传感器分类及简介129

一、生物传感器的分类129

第三节 传感技术在检验医学的应用与展望137

一、压电生物传感器在检验医学上的应用138

二、SPR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142

三、光纤生物传感器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143

四、结语144

第9章 生物芯片技术及应用147

第一节 概述147

一、生物芯片的概念147

二、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147

三、生物芯片的分类148

第二节 基因芯片149

一、基因芯片的概念150

二、基因芯片的制备——探针固化技术150

三、基因芯片的应用152

一、抗体芯片155

第三节 蛋白芯片155

二、SELDI蛋白芯片156

第四节 组织芯片157

一、组织芯片的概念157

二、组织芯片的制作158

三、组织芯片的可信度的评价159

四、组织芯片的应用159

第五节 诊断芯片160

一、遗传病的生物芯片检测160

二、肿瘤的生物芯片检测161

三、感染性疾病的生物芯片检测161

第10章 微量元素检测及其最新研究进展164

第一节 微量元素及其在人体内的生理意义164

一、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164

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作用165

三、微量元素与临床关系172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74

第二节 微量元素检测方法174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175

三、原子发射光谱177

第三节 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概述180

一、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81

二、生物组织的储存181

三、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去除181

四、生物组织中微量组分的萃取182

五、生物组织的消化182

六、常见生物样品处理介绍183

七、展望184

第11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186

第一节 红斑狼疮186

一、病因186

三、临床表现187

二、发病机制187

四、临床检测188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19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1

二、临床表现191

三、临床检测192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19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5

二、临床表现195

三、实验室检查195

第四节 皮肌炎198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98

二、临床表现198

三、实验诊断199

二、临床表现20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00

第五节 硬皮病200

三、临床检测201

第六节 干燥综合征20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01

二、临床表现202

三、实验室检查202

第七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0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04

二、临床表现204

三、实验室检查204

第12章 SELEX技术及其应用208

第一节 SELEX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209

一、SELEX技术的基本原理209

二、SELEX技术基本流程209

三、影响SELEX过程的因素214

四、SELEX技术类型215

第二节 适配子与抗体的比较216

一、适配子的优越性217

二、与抗体分子的比较217

三、问题与展望218

第三节 在临床检验和检测方面的应用219

一、双位点结合试验(夹心法)219

二、流式细胞术219

三、生物传感器220

四、荧光偏振220

五、分子信标221

六、毛细管电泳221

七、蛋白组研究221

八、分子开关222

九、适配子核酸药物的研究进展222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概述227

第13章 蛋白质组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227

一、蛋白质组与基因组的关系228

二、定义及研究范围228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相关技术229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230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中应用的主要技术232

一、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32

二、质谱技术237

三、蛋白质组芯片和SELDI技术241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241

一、蛋白质组学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41

二、蛋白质组学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244

三、蛋白质组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其他应用245

四、问题和展望247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概述250

一、生物信息学概念250

第14章 生物信息学与检验医学250

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内容253

三、生物信息学与检验医学262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与临床免疫学263

一、抗原表位图谱绘制与抗体、疫苗、药物设计263

二、生物信息学与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疾病265

三、生物信息学与器官移植267

四、生物信息学与HIV研究进展267

一、微生物基因组计划270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在感染研究方面的应用270

二、病原体疫苗研究272

三、生物信息学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273

四、生物信息学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276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在肿瘤诊断的应用277

一、肿瘤基因表达谱研究277

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开发278

三、肿瘤专门数据库的建立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