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西教育学院院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西教育学院院史
  • 广西教育学院院史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4589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广西教育学院-校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西教育学院院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序1

第一篇 应时而生(1953—1954)2

第一章 教师进修学院的成立2

第二章 中学师资培训的开端4

第二篇 移址南宁(1955—1962)8

第一章 在曲折中前进8

第一节 学院的撤并与恢复8

第二节 建院初期的党群工作10

第三节 教职工队伍的初步建设11

第二章 师资培训的恢复14

第一节 中学教师脱产培训14

第二节 举办速成师专班16

第三节 师训在曲折中前进19

第三章 教研的开展和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的起步22

第一节 接收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教研工作的开展22

第二节 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的起步26

第四章 艰辛的后勤工作27

第三篇 重整基业(1963—1965)29

第一章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充实教职工队伍29

第一节 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30

第二节 充实教职工队伍32

第二章 多种形式开展培训33

第一节 中学教师脱产培训33

第二节 广播函授教育的起步35

第三节 初办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班37

第三章 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料编辑出版的发展39

第一节 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及贯彻“两种教育制度”的探索39

第二节 《教学参考资料》问世41

第四章 办学设施的改善和校办产业的恢复43

第四篇 “文革”十年(1966—1976)46

第一章 机构和人员概况46

第一节 “文革”期间的机构46

第二节 第一届党委的诞生49

第三节 “文革”中的教职工队伍50

第二章 在艰难中坚持开展培训52

第一节 校内师资培训班53

第二节 校外师资培训班59

第三节 恢复广播函授教育60

第四节 举办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和干训部的成立61

第三章 编写中小学教材62

第四章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校办产业的发展64

第五篇 拨乱反正(1977—1982)68

第一章 机构的调整和领导班子概况68

第二章 端正思想路线 落实党的政策70

第一节 解放思想 肃清流毒71

第二节 落实党的政策73

第三章 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群团组织的重建75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壮大76

第二节 职称评定的恢复78

第三节 工会的重建和新一届团委的成立79

第四章 师资培训的全面恢复和发展80

第一节 举办疏通区编高中教材培训班80

第二节 举办重点中学教师培训班82

第三节 举办全国统编教材培训班83

第四节 举办英语广播讲座和中师函授教育89

第五节 干训工作的转折90

第五章 科研、教研的恢复和发展93

第一节 继续开展“以作文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验93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读写训练实验教材和桂版初中语文实验课本的编写96

第三节 六年制重点中学语文教材实验98

第四节 高考质量分析99

第六章 《教学参考资料》的恢复和快速发展99

第七章 基础设施的再次削弱和后勤工作的重新起步102

第六篇 夯实基础(1983—1991)107

第一章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107

第一节 整党整风和党内经常性教育107

第二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10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搞好“两课”教育113

第二章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机构改革114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充实提高115

第二节 机构的设置与初步改革119

第三章 群团和学生工作日趋活跃120

第一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120

第二节 共青团与学生工作的新进展123

第四章 师训步入发展新时期126

第一节 继续开展非学历培训126

第二节 办学重心的转移和高中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开展129

第三节 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137

第四节 加强教学管理144

第五章 干训的进展和新时期干训工作的开端146

第六章 教育科学研究蓬勃发展149

第一节 加强科研管理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150

第二节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151

第三节 中小学教学研究硕果累累154

第四节 学报的创刊及学术交流164

第七章 教学资料编辑出版蒸蒸日上167

第八章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校办产业的探索168

第一节 征用土地 扩大校园169

第二节 配套建设 完善设施171

第三节 图书馆建设初见成效172

第四节 校办产业的探索173

第七篇 跨越发展(1992—2003)177

第一章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177

第一节 第二次党员大会的召开178

第二节 第三次党员大会的召开179

第三节 “三严四自”与“三讲”教育活动181

第四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83

第二章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87

第一节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188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190

第三节 扶贫支教 为革命老区建设做贡献191

第三章 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194

第一节 机构设置的变化194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195

第四章 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197

第一节 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198

第二节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202

第三节 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205

第四节 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206

第五节 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207

第六节 扩大对外交流208

第七节 在教师中树立榜样210

第五章 群团和学生工作开创新局面212

第一节 工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212

第二节 共青团和学生工作翻开新的一页215

第三节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219

第六章 发挥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作用221

第七章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步入轨道222

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筹备223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试点224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面铺开226

第四节 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232

第八章 学历教育快速发展235

第一节 扩大办学规模 提高办学效益235

第二节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242

第三节 深化教学改革245

第四节 加强教学管理254

第五节 开辟新的办学渠道 探索计划外办学255

第九章 干训步入规范化轨道257

第一节 高完中校长岗位培训(任职资格培训)257

第二节 中学校长提高培训260

第三节 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261

第四节 对教育行政干部和培训基地负责人的培训263

第五节 加强干训基地建设264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继续稳步发展268

第一节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268

第二节 科研成果的质量有所提高270

第三节 中小学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277

第十一章 教学资料在竞争中站稳脚跟290

第十二章 广西教育学会与学院的互动发展293

第十三章 办学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和校办产业的起落298

第一节 后勤机构和人员情况298

第二节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99

第三节 绿化校园 美化环境302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302

第五节 后勤改革迈出新步伐303

第六节 图书馆建设迈上新台阶304

第七节 财务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305

第八节 校办产业的起落306

第八篇 系部简介(1953—2003)309

中文系309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312

外语系314

政治经济系316

教育管理系(教育行政干部培训部)319

旅游与环境学系322

现代教育技术系324

艺术系326

中小学教学研究部327

杂志社330

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332

广西教育学会334

第九篇 人物简介337

汤有雁337

石兆棠338

梁唐晋339

吴青光340

吴卓凡341

王祥佑341

陆觐彦342

莫济杰342

廖正城343

陈素华344

枚子君344

廖兴森345

黄焯346

石震宇346

覃维明347

王世堪347

杨鸿展348

帅立世349

朱叙培349

张业敏350

施修蓉350

韦俊卿351

潘运琛351

梁淡之352

周群353

陈钊华353

钟赛国354

刘振娅355

刘丕钰355

邓国显356

李晔356

沈祥和357

林红358

丘贵明358

苏剑芳359

唐晓萍359

陈洛360

袁鼎生361

梁球362

谢佳能362

徐巧英363

章牧363

徐书业364

附录365

附录一 大事记365

附录二 学院历史沿革一览表421

附录三 学院历任领导人422

附录四 中层机构及负责人一览表425

附录五 学院机构图430

附录六 高级职称人员汇总表431

附录七 专业设置、专业名称一览表435

附录八 学历教育统计表439

附录九 各年级分专业学生人数统计表440

后记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