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大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113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范围2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术语和论域的形成3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5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8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和流派8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10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11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独特背景1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变迁的阶段性特点12
第四节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15
拓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研究模式建设18
一、我国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要历程和总体特征18
二、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重大问题21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24
第一节 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分歧25
一、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总体特征25
二、第二国际时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模式28
三、第二国际内部批判修正主义思潮的斗争32
第二节 十月革命逻辑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33
一、“反对《资本论》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34
二、从无产阶级专政到自由的批判实践35
三、寻找适合西欧的主观能动性道路36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者及其理论主题37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37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40
拓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建构45
第三章 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50
第一节 卢卡奇对历史辩证法的重新解释52
一、唯物辩证法之历史本体论52
二、总体性与唯物辩证法的方法59
第二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66
第三节 柯尔施关于主客体辩证法的研究69
拓展研究:事实与价值冲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中的表现73
第四章 寻找革命的新起点77
第一节 阶级意识理论78
一、阶级意识问题的背景78
二、革命思想(意识)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条件80
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发展是革命的条件81
四、阶级意识是“对社会的、历史的经济地位无意识”83
第二节 文化霸权理论85
一、霸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的地位86
二、霸权的含义87
三、阵地战88
拓展研究:哲学与政治联系中的文化霸权或意识形态问题90
第五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概况9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时代背景95
一、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95
二、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98
第二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依据和基本主张101
一、马克思的再发现101
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103
第三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107
一、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107
二、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109
三、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115
四、列斐伏尔与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119
五、赖希与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121
六、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123
拓展研究:人本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127
一、人本主义的历史形态127
二、马克思与古典人本主义128
三、现代人本主义与古典人本主义的差异129
第六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131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132
一、布洛赫:人的自我超越本质132
二、萨特:存在先于本质135
三、弗洛姆:人的潜能138
第二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社会异化的批判139
一、异化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复兴140
二、现代社会之异化的异化142
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特点145
第三节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前景的探讨146
一、列斐伏尔:“总体的人”146
二、弗洛姆:“健全社会”与新的人格148
拓展研究:卢卡奇与马克思在异化和物化理论上的差异151
一、马克思从异化理论到物化理论的转向151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差异152
第七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放逻辑156
第一节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计划158
一、梅洛-庞蒂的“存在的计划”159
二、萨特的“责任”与“谋划”161
第二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革命理论166
一、当代异化的本质在于生活意义的丧失166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日常生活批判”166
三、日常生活革命是人类解放的基础168
第三节 赖希的性革命理论169
一、性革命169
二、对法西斯主义的心理学批判及其救治171
第四节 马尔库塞的“大拒绝”理论172
作为一种革命策略的“大拒绝”172
第八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177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概述178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简要历史178
二、法兰克福重要代表人物181
第二节 批判理论188
一、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对立188
二、批判理论与马克思主义191
三、批判理论的哲学意蕴193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批判成果197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198
二、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文化根源批判202
拓展讨论:本雅明与美学政治学210
第九章 “启蒙辩证法”和“单向度的人”215
第一节 “被管理的世界”217
一、国家与社会的同一218
二、阶级斗争的消失220
三、看不见的“匿名权威”221
第二节 启蒙的辩证法223
一、为什么需要把批判矛头指向启蒙223
二、启蒙倒退为神话224
三、启蒙在工业文明中的颠倒机制与工具理性226
第三节 单向度的人230
一、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政治意味231
二、从“被管理的社会”到“单向度的人”236
三、作为解放力量的否定239
第十章 阿多诺与否定的辩证法242
第一节 否定辩证法的思想基础243
一、主体的暴力:人本主义的逻辑243
二、同一性:一切唯心主义之源246
第二节 否定的辩证法249
一、作为“否定”的哲学249
二、否定视野中的辩证法251
三、作为新哲学视角的“崩溃的逻辑”253
第三节 否定辩证法的前景与模式256
一、“非同一性”的可能性256
二、众星的丛结258
三、否定辩证法的模式259
第十一章 哈贝马斯与社会批判理论的转向264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与批判理论的转型266
一、哈贝马斯学术经历、著述及核心思想266
二、在自我反思中推动批判理论的发展267
三、哈贝马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位置270
第二节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272
一、批判理论的自我反思273
二、重新定位晚期资本主义275
第三节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282
一、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基本看法282
二、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由283
三、从社会进化的角度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286
四、历史唯物主义之社会进化理论框架289
拓展研究:合理性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逻辑深化297
一、统治的合理性与“文化霸权”: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的基本政治难题297
二、资本主义合理性的含义298
三、卢卡奇对韦伯理论的发展299
四、从启蒙辩证法到交往理性重建300
第十二章 阿尔都塞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复兴302
第一节 保卫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语境304
一、苏共二十大之误与人本主义的泛滥304
二、阿尔都塞概况306
三、阿尔都塞对教条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双重反思30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变革313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史理论313
二、马克思文本的征兆阅读法31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从意识形态到历史科学的革命321
一、马克思思想的开端是一种意识形态321
二、马克思思想中的认识论的断裂及其意义324
三、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划分326
拓展研究: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流派328
一、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的“科学辩证法”328
二、普兰查斯330
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332
第十三章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观337
第一节 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338
一、人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338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本主义”340
三、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341
第二节 过度决定论和结构的辩证法344
一、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345
二、从传统的因果观到结构的因果观347
三、矛盾的过度决定349
第三节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351
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351
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354
拓展研究:意识形态、科学与实践359
一、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近代哲学的例证359
二、理论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实践,科学是理论实践的结果361
三、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恶的循环”363
第十四章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战后发展365
第一节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战后的形成366
一、20世纪30年代英共知识分子党员的理论创新367
二、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进一步理论探索及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369
三、第一代英国新左派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371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冲突与发展374
一、第二代英国新左派的崛起及其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满374
二、第二代新左派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377
三、第一代新左派的反批判与自我更新380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分化发展384
一、英国马克思主义阵营的散裂化384
二、“晚期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重装上阵387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异军突起390
第十五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终结与开新393
第一节 “五月风暴”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终结395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新的历史动向398
第三节 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402
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展的总体趋势403
二、寻求革命的40年405
三、代际过渡和理论整合的20年407
四、“千面马克思主义”的当代409
后记415
热门推荐
- 1724199.html
- 83229.html
- 420330.html
- 1451615.html
- 3904247.html
- 1508820.html
- 1335261.html
- 1242622.html
- 341873.html
- 1431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2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2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5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6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2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6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