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
  • 禹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98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汉代;社会生活-史料-中国-汉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两汉儒生的社会角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两汉儒生的历史渊源1

第一节 先秦的儒生1

一 儒的起源1

二 早期儒生的主要特点3

第二节 秦朝的儒生8

一 “一任于法”的统治思想下儒生的社会地位与作用9

二 秦末的社会动荡与儒生的际遇13

第二章 两汉儒生的分类15

第一节 汉代人对儒生的分类15

一 董仲舒、何休与应劭对儒生的分类16

二 王充的儒生分类19

三 其他具有儒生分类性质的叙述21

第二节 今人关于两汉儒生分类问题的阐述22

第三节 本书关于汉代儒生分类问题的基本看法24

第三章 两汉儒生群体社会角色的构成及变化28

第一节 儒生群体社会角色的构成情况28

一 在学的儒生28

二 事教的儒生35

三 从政的儒生42

四 隐逸的儒生43

第二节 两汉儒生群体总量变化的阶段性特点51

一 汉初的儒生群体52

二 武帝至新莽时期儒生群体55

三 东汉时期儒生群体58

四 汉代儒生群体的来源61

第三节 两汉儒生地域分布的一般特征66

一 两汉儒生地域分布特征形成的历史条件66

二 两汉儒生地域分布的特征68

第四章 儒生与两汉政治统治72

第一节 建言议政72

一 汉初儒生安定国家的建言77

二 武帝时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策78

三 西汉后期儒臣应对社会危机的主张81

四 东汉儒生反宦官的“清议”82

五 儒生担任议政的主要职官85

第二节 参与行政管理97

一 儒生出任地方长吏97

二 儒生仕朝入拜卿相118

第三节 儒生在西汉统治集团内从边缘到核心的地位变化128

一 汉初儒生在政治上的边缘地位128

二 武宣时期从边缘到核心的过渡129

三 元帝以后儒生主导地位的确立130

第五章 儒生与两汉社会经济136

第一节 参与国家经济政策的议定136

一 西汉时期儒生的经济政策之议137

二 新莽时期王莽的经济改革147

三 东汉时期儒生有关经济的建言150

第二节 从事经济事务管理152

一 儒官参与国家的经济管理153

二 儒吏从事地方的经济管理事务154

第三节 经营生计活动158

一 西汉儒生的生计活动160

二 东汉儒生的生计活动165

第六章 儒生与两汉礼制建设169

第一节 儒生与汉初至宣帝时期礼制的建立169

一 叔孙通制朝仪、宗庙礼169

二 文景时期儒生对礼制建设的建言与贡献178

三 武帝至宣帝时期礼仪活动中的儒生180

第二节 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185

一 元帝至西汉末儒生主导的礼制变革186

二 王莽新朝礼制196

第三节 儒生与东汉时期的礼制完善200

一 光武帝时期的礼制创建200

二 汉明帝时期的礼制建设208

三 章帝以后的礼制建设213

第七章 儒生与两汉文化教育217

第一节 儒生的经学传承活动217

一 两汉儒生传经的学术源流218

二 两汉儒生经学传承的具体方式230

三 儒生经学传承活动的特点232

第二节 儒生的著书立说238

一 说经解经类239

二 政论史著类245

三 诗赋文论类247

四 其他杂著类247

第三节 儒生保存整理典籍文献的活动263

一 从事典籍的搜集管理263

二 从事典籍的整理267

三 从事典籍的训释270

第四节 儒生与两汉文化交流274

一 儒生与中原、边郡间的文化交流274

二 儒生与中外文化交流278

结语280

参考文献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