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转移机制及诊疗进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肿瘤转移机制及诊疗进展
  • 王杰军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0147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转移机制及诊疗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肿瘤转移1

第一节 肿瘤转移基因1

一、mts-1基因1

二、mtal基因2

三、p53基因3

四、c-myc基因4

五、ras基因4

第二节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4

一、nm23基因4

二、TIMP-1和TIMP-27

第二章 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10

第一节 概述10

第二节 钙粘附素11

一、分子结构11

二、分类与功能11

三、在细胞粘附中的作用12

四、钙粘附素与肿瘤转移14

第三节 整合素16

一、分子结构和分布16

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递17

三、整合素的生理功能19

四、融合素与肿瘤转移19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21

一、组成与结构21

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肿瘤转移22

第五节 选择素23

一、结构、分类和功能24

二、表达和调节26

三、在正常组织血管中的分布28

四、选择素与肿瘤转移29

第六节 CD44分子31

一、CD44基因的定位与结构31

二、CD44蛋白的结构和功能31

三、CD44分子与肿瘤转移33

第三章 蛋白降解酶与肿瘤转移39

第一节 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39

一、MMPs的结构、演化和分化39

二、MMPs的调节44

三、TIMPs50

四、MMPs、TIMPs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关系53

五、MMPs、TIMPs的其他作用59

六、临床应用研究62

第二节 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肿瘤转移63

一、uPA的结构和功能64

二、uPAR的结构和功能65

三、Plg的结构和功能66

四、PAl的结构和功能68

五、uPA系统与肿瘤转移的关系68

第三节 肝素酶与肿瘤转移71

一、肝素酶的基因与蛋白结构71

三、肝素酶的生物学功能72

二、肝素酶的分布72

第四章 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76

第一节 细胞因子与血管形成76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76

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4

三、转化生长因子87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91

五、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94

六、表皮生长因子96

七、血管形成因子96

八、低氧诱导因子97

九、人类趋化因子100

十、肝细胞生长因子104

十一、一氧化氨105

第二节 肿瘤转移与血管形成的关系108

一、肿瘤新生血管的特点108

四、血管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109

二、血管生长因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109

三、微血管定量与肿瘤转移的关系109

第三节 肿瘤诱导血管形成的机制113

一、血管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113

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137

三、恶性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机制138

第四节 血管形成的研究方法139

一、脐静脉内皮细胞原带培养139

二、内皮细胞功能研究139

三、鸡胚实验140

第五章 恶性肿瘤微转移的早期诊断147

第一节 概述147

第二节 常用恶性肿瘤微转移早期诊断方法147

一、标本来源和处理147

二、常用检测方法149

第三节 常用恶性肿瘤微转移早期诊断指标154

一、组织特异性蛋白质155

二、肿瘤标志基因的检测156

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61

第四节 临床诊断恶性肿瘤早期微转移163

一、肺癌163

二、肝癌164

三、胃肠癌164

四、乳腺癌166

五、前列腺癌167

第六章 抗肿瘤转移治疗研究近况171

第一节 抑制癌细胞粘附的药物171

第二节 抑制肿瘤降解ECM的药物172

一、与MMP催化中心Zn2+鳌合而抑制其水解酶活性173

二、阻断MMP酶原活化176

三、其他177

第三节 抑制癌细胞运动的药物178

第四节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178

一、抗血管治疗临床方案的设计179

二、IFN-a 2a181

三、TNP-470(AGM-1470)184

四、反应停188

五、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192

六、舒拉明195

七、血小板因子-4195

八、SU5416196

九、染料木黄酮196

十、硫酸多糖197

十一、IL-12197

十二、三羧氨基喹啉197

十三、乙双吗啉197

十四、其他药物197

第五节 肿瘤血管形成基因治疗198

一、概述198

二、肿瘤抗血管形成研究现状200

三、肿瘤抗血管形成基因治疗研究策略201

四、肿瘤抗血管形成研究展望204

第六节 机制不明的抗肿瘤转移药物206

第七节 中药206

第七章 肿瘤转移常用实验模型及实验方法213

第一节 肿瘤转移与侵袭的体内实验模型与方法213

一、概述213

二、体内侵袭模型215

三、体内转移模型218

第二节 肿瘤转移与侵袭的体外实验模型与方法221

一、概况221

二、体外侵袭模型221

三、体外侵袭能力分析223

第三节 肿瘤转移与侵袭模型与实验方法实例224

一、实验动物肿瘤模型的复制方法224

二、人胃癌裸鼠肝转移模型225

三、肿瘤血管形成的转基因鼠模型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