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欧洲文化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欧洲文化史
  • (荷)彼得·李伯庚(Peter Rietbergen)著;赵复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1354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文化史-欧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欧洲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在历史中的今日欧洲1

第一部 生存的新方式1

■译序面对大海的断想1

第六节 侵入、征服和变化:第二波 21

基督教和欧洲的融合 112

第三节 一种适应普世的宗教:2

第一节 基督教世界观:3

第一章 欧洲还未命名的时期3

——朝农业和定居社会的发展3

第一节 源自非洲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欧洲文化3

古典文化在基督教和欧洲的脉络关系中保留下来 13

第四节 1 6世纪初欧洲对征服美洲及其后果的种种看法 314

法兰克人的政治体制和基督教会对它的理论维护 115

第四节 一个新帝国的兴起:5

第二节 城镇的世界 216

第五节 美洲的各种形象和反照欧洲的多面镜 316

考司玛斯所解释的基督教宇宙观 16

第二节 公元547年的西奈山:6

第一节 科学:实证主义和日益抬头的相对主义 517

第二节 农业、神殿和国家的兴起7

第五节 末次冰川时期后的欧洲 17

第三节 侵入、征服和变化:第一波12

第四节 公元前1 7世纪的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15

第七节 一种边缘文化?以色列宗教和国家的形成22

第六节 修道院的影响 124

第八节 另一种“边缘”文化?腓尼基的交通和贸易活动24

第九节 又一种“边缘”文化?希腊的民主政制和它的局限性25

第一节 从6世纪起的对峙和接触 131

伊斯兰 132

第二节 先知的世界:32

第十节 又一种“边缘”文化?欧洲克尔特人的部落社会35

第十一节“欧洲的诞生”和“希腊人的世界观”;或,如何为自己的文化下走火37

第十二节亚历山大大帝的世界39

西方基督教国与伊斯兰及东方基督教国的对峙 145

第五节 十字军运动:45

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利蒙特发出组织十字军的号召 147

第六节 1 095年1 1月26日:47

——文化融合的作用及其局限性49

第二章 罗马和它的帝国49

第一节 早期罗马人的扩张49

第二节 由非正式帝国到正式帝国53

第一节 欧洲的“封建”政治体制 155

一种法律制度和法制社会——罗马的贡献56

第三节 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56

第三节 人问的神国:58

东正教派的基督教国 158

第二节 教会和早期的国家 159

第四节 罗马文化62

第三节 经济及科技变化与早期的国家 162

第五节 罗马帝国和它以外的世界65

第四节 国家的强盛和强有力的统治者? 166

第五节 城镇和早期的国家 169

第六节 基督教一统世界抑或各基督教国家组成的世界? 175

——基督教和罗马帝国75

第一节 在犹太人世界里的演化发展:75

基督教的诞生75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沦亡和另一个王国的胜利?75

第二节 从犹太人——到外邦人——到基督徒:77

拿撒勒人耶稣及其追随者的功绩77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各种宗教79

第四节 下层贱民的一个教派81

第五节 公元1 80年在迦太基就基督教进行辩论的情况84

第六节 一个既是罗马又是基督教的帝国之形成86

乔叟所见到的世界 187

第八节 公元1 378年在伦敦:87

政治帝国的瓦解和文化帝国的残留91

第七节 公元4、5世纪的罗马及其邻近地区:91

第九节 大学的重要作用 192

第八节 帝国和语言96

第二部 信仰的新形式101

第四章 走向一种普世性新宗教103

称做“第一次文艺复兴”?119

意识形态和教育在形成加洛林王朝对欧洲统治中的作用,或119

第五节 文化与黏合:119

——西方、东方基督教国和伊斯兰131

第五章 地中海周围的三个世界131

罗马公教派的基督教国142

第四节 大地遥远的一角:142

——上层文化与大众文化155

第六章 一体世界和多种传统155

普遍的模式和地区性变异181

第七节 上层文化和各种大众文化:181

公元约1400—1800年的欧洲207

间奏曲207

第一节 农村的世界209

第三节 果真是两个世界吗?221

第三部 对人与世界的新看法229

第三部 对人与世界的新看法229

第七章 一个新社会——欧洲出现各种对人的新观点231

第一节 古典文化的继续存在和人文主义的开始出现231

第二节拜占庭的沦亡成全了欧洲的进展:人文主义在意大利的进一步发展234

第三节 从人文主义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240

第四节 1 538年在罗马:米开朗基罗谈意大利艺术243

第五节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意大利以至其他国家248

第五节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意大利以至其他国家248

第八章一个新社会——欧洲成为一个更广阔的世界255

第一节 经济和科技变化与“现代”国家的确立255

第二节 文字从手写到印刷258

第三节火药和罗盘262

第四节 1 625年在海牙:格劳秀斯阐述的“国际法”266

第五节 国家和教会:基督教大一统的分解269

第六节 印刷术、阅读和学校:教育向大众开放?272

第七节 同一性和多样化:印刷术带来的文化革命277

第八节 欧洲和它的边界:国家意识和文化上的自我意识288

第八节 欧洲和它的边界:国家意识和文化上的自我意识288

第九章 一个新社会——由15世纪开始的欧洲与广大的世界297

第一节 旧世界与更古老的世界297

第二节 “旧”世界与“新”世界303

第三节 “哥伦布式的交流”308

第六节 扩张的进一步文化后果325

第六节 扩张的进一步文化后果325

第十章 一个新社会——移民、旅行以及在欧洲的文化扩散与整合339

第一节移民、旅行与文化339

第二节不自愿的旅行:人口流动的文化意义340

第三节 文化旅行的三种模式344

第四节 1 644—1 645年冬的罗马:约翰·埃弗林访问永恒之城357

第五节旅行的实际情况359

第六节要不要旅行362

第七节旅行作为促进世界观念和文化融合的一个因素364

第七节旅行作为促进世界观念和文化融合的一个因素364

第十一章 一个新社会——以文坛谋求正义的世界,反对分裂的现实世界371

第一节 在文坛上:对和谐的追求371

第二节 文坛与宽容的理想:理论与实践373

洲与外界374

第三节 1 580年在波尔多附近的蒙田别业:米歇尔·蒙田论欧374

政治379

第四节 文坛与它的敌人:国家主义的文化政策,把文化用于379

第五节 文坛在无形的体制下如何沟通383

第六节 文坛与思想交流的三个实例386

第六节 文坛与思想交流的三个实例386

第十二章 一个新 社会——由人文主义到启蒙运动393

第一节 在理性和启示对峙中的人文主义和经验主义393

第二节 由科学上的经验主义到对人和社会的新展望397

第三节 由人文主义到启蒙运动:漫长的黎明405

第四节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是各不相干吗9409

圃 消费和交流的各种新形式419

圃 消费和交流的各种新形式419

第十三章 欧洲的几次革命——是面向大众的自由和提高消费吗?421

第一节 物质文化和突出的消费:直到1 8世纪末的消费者变化过程421

第二节 生产与人口繁殖:直到1 8世纪末的经济与与人口演变过程426

第三节 社会与文化的演变过程:直到1 8世纪末的精英阶层融合过程429

第四节 两个“革命”: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都具有文化性质432

第五节 1 789年8月27日在巴黎:《人权宣言》的重要文化意义436

第六节 城市的工业文化:对时间的规定和消耗445

第六节 城市的工业文化:对时间的规定和消耗445

第十四章 进步和相随的不满——民族主义、经济增长和文化自信的问题453

第一节各种革命和它们的后果453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各种因素:1 9世纪的政治文化457

第三节 新的精英阶层、新的文化扩散机制和新的文化表现方式460

对当时文化的批判469

第五节金钱与时间、商品与闲暇:走向消费文化479

第十五章 欧洲与其他各个世界487

第一节欧洲和它的世界在扩张中487

第二节 欧洲和拉丁美洲:关系割断了吗?489

第三节“旧”世界和“新”世界:北美成为自由的远象491

第四节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自由或奴役?进步或堕落?495

第五节 1 909年在纽约,赫伯特·克洛利对“美国生活的应许”的阐述497

第六节 欧洲与“美洲”:文化的共生现象抑或是“西方世界”的成长499

第七节进入“黑暗的深处”:欧洲与非洲501

第八节 “旧”世界和“更旧”的世界505

第八节 “旧”世界和“更旧”的世界505

第十六章 西方的没落——幻梦的失落?由19世纪到20世纪517

第二节在躲藏和残存中的欧洲525

第三节 摇摆于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之间的531

“世纪末”意识日益增长531

第四节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世界537

第十七章 走向一个新欧洲?551

第一节 科学、文化与社会551

第二节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解构和重建559

第三节 以时间或金钱为标志的文化565

第四节 由“恋家”到“一心挣钱”——由群体意识到个人意识?571

第五节 个性的各方面——以文化来沟通:走向一个面目模糊不清的群体文化?575

尾声 今日欧洲:面向未来595

■跋609

■附录:译名中外文对照表611

第四节 1 9世纪中叶在瑞士巴塞尔:雅各布·布克哈特(1 81 8—18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