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记》与古代小说戏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史记》与古代小说戏曲研究
  • 俞樟华,赖祥亮,刘永辉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994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史记》与古代小说戏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史记》与古代长篇小说3

绪论3

第一章 《史记》与明清长篇小说总论8

第一节 关于取材8

一、“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8

二、“《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11

三、“《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14

第二节 关于体例18

一、“《史记》中有年表,《金瓶》中亦有时日也”19

二、“人必立传者,史氏一定之例也”22

三、“成全篇之结构……以自附于《春秋》之义”23

四、“虽云长篇,颇同短制”25

第三节 关于人物塑造28

一、“一个人便有一样出色处”29

二、“隐大段精彩于琐碎之中”31

三、“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34

四、“褒贬固在笔墨之外也”37

第四节 关于叙事40

一、“《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40

二、“直书其事,不加论断,其是非立见者也”43

三、“《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45

四、“天外数峰,略有笔墨”48

第二章 《史记》与明清长篇小说比较54

第一节 《史记》与《三国演义》54

一、《史记》人事被大量引入小说之中56

二、何其相似乃尔的人物59

三、情节故事方面的师承63

第二节 《史记》与《水浒传》66

一、情节方面的影响66

二、体例方面的影响69

三、写人艺术方面的影响71

第三节 《史记》与《金瓶梅》77

第四节 《史记》与《红楼梦》82

中篇 《史记》与古代戏曲95

绪论95

第一章 从《史记》到史记戏98

第一节 《史记》蕴含的戏剧因素及对戏剧的影响98

一、《史记》记载了我国最早的戏剧行为99

二、《史记》记载了我国最早的戏剧形式99

三、《史记》蕴含着丰富的戏剧元素100

四、《史记》对戏剧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100

第二节 史记戏的发生、发展概说105

一、史记戏的发生溯源106

二、史记戏的发展梳理109

第三节 史记戏研究述评111

一、史记戏文献研究112

二、史记戏研究综述113

第二章 史记戏题材选取与主题建构117

第一节 史记戏主题嬗变117

第二节 史记戏形态蜕替123

一、从队舞戏到真戏剧125

二、从元杂剧到明传奇127

三、从戏文到地方戏130

第三节 史记戏功能转移132

第三章 史记戏在本体论视域下的解构140

第一节 史记戏叙事特征140

第二节 史记戏审美批评144

第三节 史记戏接受冲突149

第四章 史记学研究的拓展与史记戏研究的深化156

第一节 各体文学与史记戏156

第二节 史记戏重构的不足与缺失160

第三节 史记戏的“守成”与“突围”163

附录 史记戏剧目提要168

下篇 《史记》散论197

论《史记》中的长句197

其一,长句精雕细琢,多少爱憎其中198

其二,长句集中史料,但求突出重点199

其三,长句雅驯之余,亦言难言之事202

其四,长句短句合璧,参差之美天成203

论《史记》中的“对句”205

一、对句在人物刻画中起作用206

二、对句在叙事写状中的作用207

三、对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209

四、对句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211

论毛遂自荐的教育意义213

论张良纳履故事的三重教育意义221

牛运震论《史记》的叙事成就230

一、问答法233

二、追叙法235

三、呼应法、伏笔法236

四、重“眼目”237

五、衬托法239

论唐代诗人对《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接受241

一、能骑善射的飞将军241

二、仁爱悛鄙的好上将244

三、命数不偶的失意者246

四、李广与霍去病248

论《伍子胥列传》与《伍员吹箫》对伍子胥故事的不同演绎251

一、不同演绎的原因252

二、不同演绎的表现254

三、结语264

从《史记》到《冻苏秦衣锦还乡》看叙事焦点的转移266

一、叙事焦点的转移266

二、实现叙事焦点转移的手段267

三、叙事焦点的转移导致苏秦形象的改变272

论《史记·淮阴侯列传》与元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275

一、情节设置的同中有异275

二、人物形象的异中有同277

三、语言风格的同异并存279

论京剧“史记戏”对《史记》的改写281

一、题材的选择和主旨的改写281

二、人物形象的改写284

三、情节内容的改写287

论现代舞台上的项羽形象290

一、京剧290

二、淮剧291

三、评剧293

四、话剧293

五、舞剧294

六、影视歌剧295

七、绘画音乐296

参考文献298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