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5037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经济理论1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4
四、关于过渡时期的经济理论8
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0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0
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12
三、正确看待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3
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变1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端1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2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时代23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26
一、研究对象26
二、研究任务27
三、概念和范畴28
四、理论体系29
第五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则30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30
二、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32
三、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的创造33
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4
主要名词概念36
复习思考题36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7
一、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37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8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9
四、苏联模式的成就与局限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43
一、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43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45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47
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初步体现4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5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宪法原则的确立5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成5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熟定型54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55
主要名词概念57
复习思考题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58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地位58
二、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规定59
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60
第二节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61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61
二、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3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64
第三节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66
一、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含义66
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变化67
三、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实现69
四、澄清对国有经济的若干片面认识70
第四节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72
一、为什么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72
二、非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73
三、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发展74
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75
五、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76
第五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76
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与演变77
二、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79
三、推动“三权分置”改革80
主要名词概念81
复习思考题8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2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82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发展82
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84
三、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85
四、市场经济的长处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87
一、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87
二、市场经济的共性与个性88
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弊端8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91
一、发展目的92
二、所有制结构92
三、分配制度93
四、调节方式93
五、开放模式94
六、经济民主94
第四节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9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条主线95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97
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98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99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99
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100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1
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02
五、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分类改革102
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03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05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点105
二、商品市场106
三、土地市场107
四、劳动力市场108
五、金融市场109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110
一、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发展110
二、认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三个维度111
三、有效市场,有为政府112
四、微观市场决定,宏观政府主导113
五、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14
主要名词概念115
复习思考题115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116
第一节 按劳分配116
一、按劳分配的实质116
二、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117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118
四、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119
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21
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121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122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123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124
一、国民收入的概念124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124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125
第四节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26
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126
二、重视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问题127
三、改善收入分配格局128
第五节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129
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29
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131
三、收入差距与财产差距133
四、市场化能否解决贫富差距问题133
五、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134
第六节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35
一、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135
二、效率和公平的多重含义137
三、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相结合138
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139
主要名词概念141
复习思考题14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调控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调控的性质142
一、国家和政府142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属性14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调控的依据145
第二节 国家经济调控体系146
一、国家调控和宏观调控146
二、国家经济调控的目标147
三、国家调控的组织148
四、国家经济调控的能力151
第三节 宏观调控151
一、宏观调控的意义151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153
三、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154
第四节 结构调控155
一、结构调控的重要意义155
二、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156
三、把优化结构与增加总量相结合157
第五节 市场调控158
一、市场调控或市场监管的含义158
二、商品市场监管159
三、生产要素市场监管159
第六节 生态调控161
一、生态调控的内涵161
二、生态调控面临的挑战162
三、完善生态调控的基本思路163
第七节 民生调控164
一、民生调控和民生保障的内涵164
二、健全民生保障体制165
三、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166
主要名词概念167
复习思考题168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169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169
一、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69
二、改革与革命170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171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172
一、激进式改革172
二、渐进式改革173
三、对渐进式改革经验的不同解释173
四、中国为什么走渐进式改革之路175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176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176
二、整体协调与局部改革相结合177
三、双轨过渡与增量先行相结合178
四、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179
五、增长与稳定相结合180
六、改革与开放相结合181
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182
八、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183
九、目标与过程相结合184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85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选择185
二、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起来186
三、坚持完善渐进式改革方式187
主要名词概念187
复习思考题18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188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和影响188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88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90
三、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192
四、引导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194
五、依附性发展与自主发展195
六、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197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199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99
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200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201
四、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202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203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203
一、对外开放的历程203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206
三、利用外资的发展208
四、人民币国际化209
五、推进“走出去”战略211
六、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212
第四节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214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215
二、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215
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措施217
主要名词概念218
复习思考题219
第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2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220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20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21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22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224
第二节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25
一、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225
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三重优势228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230
四、科学认识“中等收入陷阱”232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234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234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235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235
第四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36
一、中国城市化历程与经验教训236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237
三、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任务238
第五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39
一、自主创新战略的内涵239
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240
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要求240
第六节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41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提出241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241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途径242
第七节 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243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243
二、区域发展总体格局244
三、统筹区域发展245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图景246
主要名词概念247
复习思考题247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48
后记251
热门推荐
- 1311858.html
- 2464901.html
- 3585062.html
- 1900718.html
- 538196.html
- 3830214.html
- 2485824.html
- 3406460.html
- 407416.html
- 16191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2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5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6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8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2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