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审讯策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审讯策略
  • 周朝英,薛宏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8930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医学心理学-应用-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审讯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与审讯策略概述1

一、临床心理学概述2

(一)临床心理学发展历史2

(二)临床心理学理论基点和主要任务3

二、审讯和审讯策略概述4

(一)审讯的实质与功能4

(二)审讯策略的发展6

(三)我国审讯策略的特质10

三、临床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与审讯策略11

(一)被审讯人与审讯人员关系11

(二)刑事诉讼制度进步与审讯更加文明规范16

(三)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对审讯策略的挑战20

(四)当前审讯策略运用的困局22

(五)临床心理学理论的技术对审讯策略的价值及其功用25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心理解读中的应用32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简介32

二、打开潜意识解读特定犯罪心理现象33

(一)潜意识的内涵33

(二)潜意识与犯罪心理分析36

三、透过人格结构分析理解犯罪行为和审讯41

(一)人格结构的内涵41

(二)人格结构与犯罪心理分析43

四、从人格发展阶段及焦虑理论视角看犯罪心理形成和审讯46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犯罪心理形成46

(二)焦虑理论内涵及焦虑对犯罪心理和审讯的影响51

五、以自卑理论透视犯罪人的内在心理54

(一)自卑理论的内涵54

(二)自卑心理与犯罪心理的形成57

六、用客体关系理论再现犯罪心理的发展和演化60

(一)客体关系理论的内涵60

(二)客体关系对犯罪心理的影响62

七、自恋心理与被审讯人的共情需求68

(一)共情及自恋的内涵68

(二)自恋所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其共情需求72

第三章 认知行为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行为分析中的应用76

一、反射理论(刺激-反应机制)与被审讯人的行为分析77

(一)经典条件反射中的行为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77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的行为重复性81

二、从知觉特性分析被审讯人的个体特征84

(一)由知觉的整体性扩展对未知部分的判断84

(二)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发现被审讯人的关注点85

(三)从知觉的理解性判断被审讯人的作案动机86

(四)利用知觉的恒常性觉察被审讯人异常表现89

三、通过改变认知促进被审讯人进行动机内部归因90

(一)艾里斯的“A-B-C”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90

(二)贝克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91

(三)被审讯人的动机外部归因94

(四)部分类型犯罪的内在因素分析98

第四章 人本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审讯对抗关系改善中的应用110

一、马斯洛和罗杰斯简介110

(一)马斯洛简介110

(二)罗杰斯简介112

二、人本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12

(一)以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112

(二)以心理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113

(三)重视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开发和运用114

(四)在方法论上采取更加开明的态度114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人性观115

(一)强调人性的整体性116

(二)接纳人性的独特性116

(三)重视体验并致力于将体验转化为认识116

(四)相信提供够好的环境就可以激发人性善的潜能117

(五)从动态的视角理解人性118

(六)人的需要是呈阶梯状的119

四、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技术要点123

(一)促进人性全面发展的五个方面123

(二)帮助来访者发生改变的重要立足点123

五、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看犯罪心理形成126

(一)成长环境影响犯罪心理的形成126

(二)挫折和缺乏关爱影响犯罪心理形成127

(三)个体自身身心素质影响犯罪心理形成128

(四)高层次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影响犯罪心理形成129

六、人本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对化解审讯中对抗关系的启发132

(一)透过“尊重人的自我价值”帮助保持稳定的审讯情绪132

(二)给予“同感”促进善的激发135

(三)运用“共情”促进被审讯人的情绪释放137

(四)“紧贴当事人”从被审讯人内在促发供述动机140

(五)“关心”所传递的爱使人性中的善被激发144

(六)“真诚”使人本心理方法不再仅是技术144

第五章 沟通分析理论与技术在审讯语言选择与表达中的应用149

一、透过分析“自我状态”识别被审讯人心理149

(一)自我状态的内涵149

(二)自我状态容易发生的问题152

(三)“安抚”是自我状态健康发展的基本需要153

(四)自我状态与审讯中的心理表现155

二、发现“隐藏沟通”识别被审讯人的语义159

三、从“漠视、扭曲”中解读被审讯人攻击性行为与语言164

(一)漠视与攻击性行为及语言解读165

(二)扭曲与攻击性行为及语言解读170

四、重视对方“游戏”与“心理地位”,选择恰当语言模式172

(一)“游戏”及语言模式172

(二)“心理地位”及语言模式173

第六章 完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负性情绪消解中的应用179

一、完形心理治疗理论及技术简介179

二、根据“场理论”的系统观提升审讯水平181

(一)完形心理治疗的“场理论”内涵181

(二)“场理论”视野中的被审讯人心理分析182

(三)“场理论”视野中的审讯人员自我的情绪稳定183

(四)“场理论”视野中的审讯策略运用184

三、利用空椅技术提升被审讯人的共情能力以消解对抗185

(一)空椅技术的内涵186

(二)空椅技术的潜意识机制186

(三)改变当事人心像促使被审讯人态度和行为改变190

(四)空椅技术的潜意识氛围的营造191

(五)利用空椅提升被审讯人的共情能力以消解对抗193

第七章 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行为归因中的应用196

一、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理论概述196

(一)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理论的起源196

(二)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的主要理念197

二、用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技术促进被审讯人内部归因200

(一)结构派家庭心理治疗理论视角中的犯罪心理形成201

(二)用“呈现”技术促进被审讯人内在归因206

(三)“重新框视”帮助被审讯人看到生机211

第八章 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被审讯人行为归因中的应用214

一、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简介214

二、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模式理论的基本要点216

(一)个人的问题起源于家庭互动216

(二)家庭互动最初表现为家庭三角关系216

(三)不良家庭互动模式的形成217

三、原生家庭对个人行为模式的影响机制及犯罪心理形成224

(一)低价值感造成难于应对困难用犯罪来逃避225

(二)从被批评中习得指责并爆发恶行226

(三)压力让孩子忽略自己和他人的感觉及生命的存在226

(四)误读父母传递的信息而发生问题227

(五)从扭曲的感觉中体验到无助向邪路发展228

四、进行行为模式分析促使被审讯人悔罪并寻求生机228

(一)提升自我价值,促进主动担当行为结果228

(二)利用行为雕塑,促发共情并悔罪232

(三)帮助对情境深入理解,启发主动寻求生机233

第九章 心理剧理论与技术在疑难案件审讯中的运用研究237

一、心理剧疗法简介238

(一)心理剧疗法基本概况238

(二)心理剧疗法的有关理论239

(三)心理剧治疗的基本功能241

(四)心理剧中的基本要素243

(五)心理剧治疗演示的过程245

(六)心理剧治疗技术246

二、心理剧在疑难案件审讯中的运用248

(一)用心理剧技术分析犯罪心理248

(二)心理剧在疑难案件审讯中的应用250

第十章 精神异常者犯罪的鉴别与交流253

一、人格障碍与犯罪254

(一)人格障碍者犯罪特点254

(二)人格障碍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255

二、性变态与犯罪257

(一)性变态者犯罪特点257

(二)性变态者刑事责任能力258

三、精神病与犯罪258

(一)精神病者犯罪的特点258

(二)精神病人犯罪刑事责任260

四、与精神异常者的交流261

(一)用肯定语词、降调声音缓解对方情绪261

(二)用“先跟后带”帮助对方回复理性262

主要参考资料265

后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