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种子标准化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万松,霍晓妮,张新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732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作物-种子-标准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种子标准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种子标准化的基本内容1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种业发展的影响及种业的基本特点1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及其对种业发展的影响1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子产业的基本特点2
第二节 种子标准化的概念及特点4
一、种子标准化的概念4
二、种子标准化的特点5
第三节 种子标准化的基本内容5
一、制定农作物品种标准5
二、制定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或标准化“简表”)5
三、制定种子质量分级标准6
四、制定新形势下的种子检验规程6
五、制定种子包装、运输和贮藏标准6
第四节 种子标准化与种子检验的关系6
一、种子检验是品种标准化不可缺少的手段6
二、种子检验是保证种子质量标准化的必要措施7
三、种子检验是各级种子繁殖的重要环节7
四、种子检验对种子收获、加工具有指导和监督作用7
五、种子检验是种子包装、运输和贮藏安全的必要制度保障7
主要参考文献7
第二章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种子认证体系9
第一节 种子认证的内容、概念、作用及有关国际组织9
一、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一般内容9
二、种子认证的概念及作用10
三、世界上几个与种子有关的标准化及认证组织简介11
第二节 AOSCA和美国种子生产及认证程序特点13
一、种子生产程序的特点13
二、基础种子环节的重要性及生产方法15
第三节 世界其他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各级种子认证特点16
一、世界其他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种子生产程序和认证种子等级16
二、几个发达国家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类种子的种子标签18
第四节 品种认证程序19
一、种植原种19
二、申请19
三、田间检验19
四、收获时检验20
五、加工处理20
六、扦样20
七、种子室内检验21
八、种子标签21
九、种子销售21
主要参考文献21
第三章 我国“三圃制”提纯复壮法的局限性及改革趋势23
第一节 我国“三圃制”提纯复壮法的由来及其局限性23
一、“三圃制”提纯复壮法的概念及由来23
二、“三圃制”提纯复壮法的技术特点和作用25
三、“三圃制”提纯复壮法在现代种子生产中的局限性26
第二节 我国学术界对“三圃制”提纯复壮法的改革方案30
一、单忠德方案30
二、部守臣方案30
三、陆作楣“株系循环法”方案30
四、“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方案31
五、孙宝启方案31
六、孟若愚方案32
七、赵玉巧等的“一圃制”方案32
八、欧行奇的“小麦生产用种原种化”方案33
第三节 国家农业高校统编教材对改革“三圃制”的体现33
一、国家农业高校统编教材第一版对改革“三圃制”的体现33
二、国家农业高校统编教材《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二版对“三圃制”进行了彻底改革35
第四节 我国现行种子标准中“三级法”的局限性及改革方案38
一、“三级法”的局限性38
二、我国学术界对“三级法”的改革方案39
第五节 我国现行种子生产技术标准与国际上存在的差距42
一、我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43
二、我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数量少43
三、我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的核心技术缺乏先进性43
四、我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核心技术的采用不符合最优化原理44
主要参考文献44
第四章 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46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的基本规律46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46
二、变异的基本规律49
第二节 数量性状和杂种优势53
一、数量性状遗传53
二、近亲繁殖、纯系学说和杂种优势55
第三节 细胞质遗传规律58
一、细胞质遗传58
二、雄性不育遗传58
第四节 群体遗传规律63
一、群体的遗传组成64
二、影响群体遗传组成变化的因素66
三、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72
四、隔离在良种繁育上的作用74
第五节 “四级程序”的遗传学基础74
一、种子生产的群体遗传理论74
二、“四级程序”的遗传可行性74
三、应用“四级程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76
主要参考文献76
第五章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时代特点78
第一节 “四级程序”的形成及推广应用的不同发展阶段78
一、对“三圃制”的改革及“四级程序”的形成阶段(1970—1990)78
二、“四级程序”的成熟、完善和成果转化阶段(1991—2000)80
三、“四级程序”应用的标准化阶段(2001—2015)81
第二节 “四级程序”的主要应用模式82
一、常规种模式83
二、杂交种模式83
三、三系杂优利用模式84
四、无性繁殖作物模式84
第三节 “四级程序”的优越性及时代特点86
一、应用的遗传学理论基础先进86
二、种子生产的技术路线先进87
三、种子生产的技术性能先进87
四、有利于实现种子标准化88
五、有利于种子管理法制化88
六、有利于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生产新体制89
七、有利于形成集约化的种子生产新体系89
八、有利于同国际接轨90
第四节 应用“四级程序”的“育、繁、推”一体化形式90
一、科研育种机构办企业90
二、种子企业搞育种90
三、委托育种90
四、投资入股合作育种91
五、育种单位与种子企业的联合开发91
六、成果转让91
主要参考文献91
第六章 “四级程序”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慨况93
第一节 “四级程序”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93
一、国家种子协会、科研、高校及种子企业推行“四级程序”的趋势93
二、“四级程序”在有关学术专著、高校教材和“种子标准汇集”中得到广泛应用95
三、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淘汰“三圃制”,推行“四级程序”的趋势102
第二节 “四级程序”在有关先进省、市和种业集团推广应用概况109
一、“四级程序”在河南省的形成及推广应用概况109
二、“四级程序”在天津市推广应用概况114
三、“四级程序”在国内有关种业集团应用概况115
主要参考文献116
第七章 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120
第一节 实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意义、依据、原则和形式120
一、实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意义和依据120
二、实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原则120
三、实施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形式121
第二节 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简表形式122
一、种子生产和检定中所应用的术语及其定义122
二、十五种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要求简表123
三、种子标准简表中有关指标的说明123
第三节 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规程形式(一)125
一、小麦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25
二、玉米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29
三、水稻常规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34
四、水稻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38
五、高粱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46
第四节 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规程形式(二)152
一、谷子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52
二、大豆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56
三、甘薯四级种薯生产技术规程162
四、棉花常规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67
五、棉花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71
第五节 种子生产技术标准化的规程形式(三)175
一、油菜常规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75
二、油菜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79
三、花生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84
四、芝麻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89
五、烟草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92
主要参考文献198
第八章 现代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200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质量标准资料收集、整理及分析200
一、资料的收集200
二、资料汇总及整理200
三、分析方法206
第二节 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特点206
一、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粮、棉、油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特点206
二、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粮、棉、油种子质量标准体系实例207
三、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种薯质量标准体系的特点208
四、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种薯质量标准体系实例210
第三节 我国现行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特点及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差距211
一、我国现行粮、棉、油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特点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11
二、我国现行薯类作物种薯质量标准体系特点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13
第四节 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新体系构建方案213
一、我国主要粮、棉、油类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213
二、我国薯类作物种薯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216
第五节 中外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及我国种子标签发展走向217
一、我国现代体系、现行体系与世界发达国家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217
二、我国种子标签及其颜色标记的标准化发展走向219
第六节 健全我国种子质量标准的紧迫性及必要性219
一、健全我国种子质量标准的紧迫性219
二、我国当前规定育种家种子质量指标与完善各级种子质量指标的必要性219
主要参考文献220
第九章 种子质量标准化222
第一节 实施种子质量标准化的意义和依据222
一、实施种子质量标准化的意义222
二、实施种子质量标准化的依据223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质量标准的检定种子纯度指标的比较223
一、有关国际组织及美国几个州主要农作物检定种纯度指标概况224
二、新建种子质量标准中的检定种子纯度指标与国内外的比较225
第三节 新建标准的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一)226
一、新建小麦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26
二、新建玉米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27
三、新建水稻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28
四、新建高粱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29
五、新建谷子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0
六、新建大豆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1
第四节 新建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二)232
一、新建甘薯四级种薯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2
二、新建马铃薯四级种薯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3
三、新建棉花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5
四、新建油菜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6
五、新建花生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7
六、新建芝麻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8
七、新建烟草四级种子质量指标简表与国内外的比较239
第五节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四级种子质量标准构建方案240
一、小麦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40
二、玉米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42
三、水稻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43
四、水稻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45
五、高粱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46
第六节 谷子、大豆、甘薯、马铃薯、棉花四级种子(种薯)质量标准构建方案248
一、谷子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48
二、大豆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50
三、甘薯四级种薯质量标准251
四、马铃薯四级种薯质量标准253
五、棉花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54
六、棉花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56
第七节 油菜、花生、芝麻、烟草四级种子质量标准构建方案257
一、油菜常规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57
二、油菜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59
三、花生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61
四、芝麻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62
五、烟草四级种子质量标准263
主要参考文献265
附录266
附录一 国家、河南省及各厅局发出的有关种子技术改革及标准化文件266
Ⅰ-1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66
Ⅰ-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270
Ⅰ-3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洛阳市夏玉米制种管理条例》的批复”273
Ⅰ-4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呈报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和种子创新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275
Ⅰ-5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成立制订“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国家标准起草领导小组、技术组及印发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276
Ⅰ-6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 关于印发“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制定会议纪要”的函278
Ⅰ-7 河南省农业厅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与推广专家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81
Ⅰ-8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 关于修订河南省“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定河南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的通知284
附录二 国家、河南省、河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种子技术改革学术会纪要及决策参考等287
Ⅱ-1 中国种子协会、河南省种子协会文件(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生产技术与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纪要的通知)287
Ⅱ-2 河南省种子协会文件 河南省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与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纪要290
Ⅱ-3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生产决策参考》(第9期)294
Ⅱ-4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生产决策参考》(第8期)295
附录三 国家和省新闻媒体对“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报道298
Ⅲ-1 《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又有新发展——我省首创四级种子生产程序》298
Ⅲ-2 《河南首创四级种子生产程序》299
Ⅲ-3 《四级种子生产规程》标准发布实施 我省种子生产正式告别传统“三圃制”300
Ⅲ-4 “四级程序”种子技术的创造性变革301
后记304
热门推荐
- 3228138.html
- 2522073.html
- 3178817.html
- 2558958.html
- 311024.html
- 3165567.html
- 28198.html
- 534822.html
- 616037.html
- 542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5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3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1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0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5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5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