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梁伯琦,赫连素贞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8217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7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992页
- 主题词:陶行知(1891~1946)-教育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篇 陶行知教育生平简述3
前言5
导读1 绪论11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陶行知11
二、怎样学习陶行知12
三、我们的基本构想14
导读2 陶行知的青少年时代15
一、陶行知的童年时代15
二、汇文书院时期15
三、青年陶行知的爱国心16
四、秀绝金陵第一声16
五、陶行知的终身志愿17
六、留美归来17
七、倡导教育的试验精神17
八、深远的教育智慧17
九、投入五四运动18
十、超越同龄人19
索引1 陶行知学生时代关于教育的论述20
索引2 陶行知关于中国教育改造的早期论述22
导读3 发起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26
一、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26
二、辞去大学职务,专事平民教育运动26
三、发现“连环教学法”27
导读4 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陶行知改革中国师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28
一、向传统师范教育挑战28
二、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29
三、晓庄的根本主张30
四、晓庄的精神31
五、晓庄,生活教育的实验学校31
六、晓庄被封32
导读5 发起中国人民大众的普及教育运动34
一、穷国办普及教育要用新法子34
二、生活教育下的普及教育34
三、中国普及教育有27道难关35
四、小先生制40
五、小先生走进23个省市42
导读6 发起国难教育运动——民族解放教学做44
一、国难教育社的成立44
二、与现实格斗的教育才是真教育45
三、陶行知遭国民党政府第二次通辑46
四、国难教育的内容46
五、怎样干国难教育?47
导读7 发起战时教育运动49
一、“七七”事变49
二、桂林山洞教育49
三、生活教育对抗战事业的贡献50
四、全面抗战与全面教育51
五、为什么要反洋化教育和反传统教育?52
六、教育是动员民众最可靠、最有效的武器53
七、拯救天才难童54
导读8 陶行知发起民主教育运动55
一、让老百姓知道“民主”是什么55
二、民主是中国的起命仙丹55
三、创办社会大学56
四、民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57
五、中国的老百姓能立法、守法,做国家的主人59
六、“我等着第三枪!”60
导读9 陶行知,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61
一、当国家危难、民族危急之时61
二、出访欧美亚非28国62
三、发动战时教育运动64
四、发动民主教育运动65
导读10 伟大的人民诗人70
一、为劳苦大众呐喊70
二、三言两语,大众文风71
三、陶诗是真理的火炬72
四、陶师是一位幽默大师74
五、陶诗为真理而歌75
六、陶诗让我们了解世界77
七、陶诗启迪我们如何做人做事79
八、陶诗引导人们从传统迷信里解放出来82
九、陶诗——民族和大众求解放的号筒86
十、陶行知——黑榜探花、民主火炬89
十一、陶行知为救中国而改造传统教育,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95
十二、一个为民族的独立和大众的解放呐喊战斗的诗人100
导读11 中国和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103
一、陶行知的逝世103
二、大家在流泪、在哭泣,默默追述陶先生的一生104
三、陶行知遗体入殓公祭105
四、陶行知先生追悼会107
五、陶行知先生的葬礼记111
第二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理论115
前言117
导读1 “生活教育”思想的发展由来120
导读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121
一、生活教育的发现和萌芽121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完善122
三、什么是生活教育122
四、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冲突124
五、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126
六、生活教育的特质126
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又是教育法128
八、生活教育运动20年128
九、生活教育的现代价值130
导读3 陶行知谈读书人与用书人135
一、读书与用书135
二、读书人与用书人136
三、三种人的生活137
四、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37
五、我们求学,所为何事?139
导读4 学习毛泽东的演讲——《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142
一、毛泽东《演讲》的历史背景143
二、毛泽东《演讲》的要点144
三、生活教育运动144
四、战时教育运动145
五、生活教育运动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146
导读5 陶行知对马克思的崇敬149
一、陶行知的一项大试验提案149
二、发起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151
三、三次拜谒马克思墓152
四、陶行知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153
导读6 陶行知三论“剿匪”与“造匪”155
一、鲜血筑成的历史155
二、什么叫“匪”?“匪”从何而来?谁在造“匪”?155
三、再论“剿匪”与“造匪”156
四、三论“剿匪”与“造匪”157
导读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人民的教育事业159
一、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159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159
三、两种教育观、两种生活、两种结果160
四、生活教育理论与党的教育方针160
五、结束语161
索引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教学做合一理论163
索引4 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185
索引5 陶行知论反洋化教育192
第三篇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与实践195
前言197
导读1 陶行知终身从事大众的普及教育运动201
一、普及教育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201
二、陶行知创建了中国普及教育的新方法与新理论201
导读2 陶行知发起国难教育,擂响声声战鼓208
一、19世纪70年代以来至20世纪初叶日本侵华史略述208
二、东方会议209
三、“九一八”事变210
四、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210
五、弱国无“外交”,强权面前无“公理”211
六、日本关东军召开所谓“建国会议”211
七、“一二八”事变212
八、华北事变及《何梅协定》212
九、察哈尔不战而失——《察哈尔协定》(又称《秦土协定》)212
十、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日的号角213
十一、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214
十二、陶行知发起国难教育运动215
十三、站在抗日救亡的最前线218
十四、粉碎日本的大陆政策220
导读3 有一支劲旅能打败日本侵略者——新安旅行团简介222
一、新安旅行团的组建222
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22
三、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迫害223
四、投身在解放战争中223
五、有一支劲旅可以打败日本侵略者224
导读4 民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225
一、历史的回顾225
二、民主的概念226
三、民主是中国的起命仙丹227
四、民主与教育229
五、结束语231
导读5 重庆社会大学232
一、从“民主讲座”到“社会大学”232
二、新型的大学,培养人才的摇篮232
导读6 民主与和谐社会234
一、民主与民主作风234
二、民主是政治的盘尼西林235
三、创造的民主与民主的创造235
四、怎样学习民主?236
索引6 陶行知论国难教育与大众教育238
索引7 陶行知论战时教育249
索引8 陶行知论民主教育258
索引9 陶行知论普及教育266
第四篇 陶行知论师范教育287
前言289
导读1 陶行知对传统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考292
一、《新学制与师范教育》292
二、《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国师范教育的根本弊端293
三、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296
导读2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概述299
一、一段“罗曼史”299
二、真正的师范教育快要来临299
三、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诞生301
四、晓庄的根本主张305
五、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第一年307
六、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308
七、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第二年309
八、《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311
九、晓庄被封、陶校长被通缉315
导读3 中国师范教育八大根本弊端百年未决320
导读4 千古自有定论——回忆晓庄323
一、“教学做合一”在晓庄323
二、晓庄批判323
三、破晓324
四、在晓庄326
五、教育革命的策源地328
导读5 晓庄的精神永放光芒!329
一、晓庄树起了反传统教育的大旗,点燃了教育革命的火炬329
二、教育要为劳苦大众330
三、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331
导读6 晓庄精神的现代价值333
一、引言333
二、晚清时期师范教育状况333
三、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334
四、教学做合一是晓庄的根本主张335
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336
六、中国教育革命的策源地337
七、晓庄精神永不可灭338
八、晓庄精神的现代价值339
导读7 陶行知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理论的现代价值340
一、引言340
二、传统师范教育诸多弊端百年未决340
三、中国师范教育前清办理失策341
四、教育的城乡差别342
五、教育与农业携手343
六、如何教农民出头?343
导读8 万世师表陶行知——榷谈师德的几个问题345
一、“万世师表”345
二、从“医德”说到“师德”346
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347
四、陶行知笔下的汤尔和与陈中孚348
五、教育为互助合作的事业349
六、教师,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350
索引10 陶行知论师范教育352
索引11 陶行知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艺术362
第五篇 陶行知论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373
前言375
导读1 借鉴陶行知的儿童教育理论,把幼儿园办成人才的摇篮378
一、陶行知的儿童教育观378
二、不要把幼儿园办成“鸟笼”379
三、要警惕传统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379
四、要解放幼儿,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379
五、幼儿园应该成为儿童的世界,人才的摇篮380
六、结束语382
导读2 生活教育与婴幼儿的成长383
一、引言383
二、生活即教育383
三、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人384
四、要发挥、加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385
五、小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386
六、品德教育,要从零岁抓起386
七、婴幼儿生活教育的目标387
八、结束语388
导读3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389
一、两个不同的家庭史389
二、父母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389
三、天才与凡才390
四、孩子“不争气”,谁之罪?390
五、家庭是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前哨390
导读4 市场经济与家庭教育392
一、困扰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392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393
三、对策与思考394
四、生活教育为家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95
导读5 陶行知的“活的教育”思想397
一、“活”的一字,比一切什么字都要好397
二、活的教育,要承认儿童是活的397
三、实行“活的教育”,要用哪些活材料398
四、为什么要讲“活的教育”399
导读6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400
一、儿童的创造力400
二、创造一个儿童的乐园400
三、解放儿童的创造力401
四、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403
导读7 陶公笔下的瓦特、法拉第和爱迪生405
一、瓦特,一个“庸人”推动了英国的产业革命405
二、法拉第,一个学徒工开创了一个电化时代405
三、爱迪生,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坏蛋”,开创了一个电气时代406
四、从诗歌领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406
五、不如学阿尔410
导读8 解读《卡尔·威特的教育》411
一、《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中国的影响411
二、斐斯塔洛齐是第一个支持老威特的人411
三、小卡尔·威特成长的经历412
四、卡尔·威特教育成功的奥秘413
五、老威特的科学天才观413
六、老威特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414
七、他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416
八、让孩子玩出各种能力419
九、走生活教育之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421
十、对卡尔性格的培养422
十一、不想把儿子培养成所谓的学者422
十二、结束语424
导读9 要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世界426
一、要破除一切陈腐的观念426
二、我们要创造一个儿童的世界427
三、怎样为儿童除苦造福?427
四、两种极端的心理——忽视与期望太切428
导读10 为儿童爆发一次伟大的革命430
一、小孩子的成长多灾多难430
二、爱也有误区431
三、要改变我们对小孩的根本态度431
四、难管的孩子怎么教育432
五、培养合理之教师父母433
六、品格教育要从小抓起,丝毫不能放松434
七、应该为成千上万的儿童爆发一次伟大的革命435
导读11 陶行知对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37
一、要创造一个省钱的、合理的、平民的、适于中国国情的幼儿园437
二、幼稚园的下乡与进厂运动438
三、怎样使幼稚教育普及438
四、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439
五、注重乡村幼稚园教育案440
六、今日之幼稚园441
七、幼稚园的科学教育442
八、保育中国的幼年主人,特别注意天才儿童443
九、关于幼年人生活教育的中心主张443
导读12 陶行知关心幼稚园小朋友的科学教育445
一、科学要从小教起445
二、科学训练要从幼稚园开始445
三、我们只有钻进幼年人的队伍里,才有新发现446
四、两个最大的障碍446
五、要提倡玩科学把戏447
六、要把儿童的科学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449
七、教师、父母与伯乐449
八、结束语450
索引12 陶行知论幼儿教育、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452
下卷467
第六篇 陶行知论小学、中学与大学教育467
前言469
导读1 重庆育才学校创办473
一、创办旨趣473
二、育才创建过程474
导读2 育才,一个有特色的学校476
导读3 育才,一个生活教育理论的实验学校478
一、建国教育,同时是抗战教育478
二、育才学校办的是人才教育478
三、知情意合一的教育479
四、全盘教育基础建筑在集体生活上479
五、生活与教育的统一479
六、政治生活笼罩着整个集体生活479
七、文化的工具教育480
八、育才学校之总的教育过程480
九、师生在集体生活上共学481
导读4 陶行知对传统大学教育改革的探索482
一、教学要合一482
二、大学教育的两大要素483
三、探知识之本源,明知识之归宿484
四、大学之道485
导读5 陶行知论读书与读书人487
一、文字和书本只是人生工具之一种487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488
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489
四、二亲原则491
导读6 读《填鸭教育》493
一、填鸭的过程493
二、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办法与填鸭相仿493
三、材料不当,可以把鸭填死494
导读7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陶行知的德育教育思想简述495
一、道德与道德标准495
二、建筑人格长城495
三、学校训育之研究496
四、学生自治之研究497
五、不要培养书痴和书呆子498
六、生活教育下的德育工程498
导读8 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505
一、历史的回顾505
二、陶行知的活的教育理论505
三、要培养学生制裁天然环境的能力505
四、重庆育才学校的健康教育506
五、关于消闲之教育507
六、健康是人生的一个最要目的,也是做学问的一个最要目的507
七、如何把青春留住508
导读9 陶行知论教师和教师的修养510
一、陶师提出作为教师或师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510
二、陶师对教师和师范生的几点希望512
导读10 为什么要反对传统教育?515
一、从祖制说起515
二、科举与老八股教育517
三、洋八股教育518
四、中国教育的误解518
五、“教学做合一”是真假教育的试金石519
六、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冲突519
七、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520
八、结束语521
导读11 为什么要反洋化教育?522
一、生活教育运动的任务522
二、历史的回顾523
三、中国的觉醒524
四、历史的结论524
导读12 追求真理做真人527
一、陶师为假人画像527
二、陶师笔下的“伪君子”528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29
四、教育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530
五、“追求真理做真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530
索引13 陶行知论中小学教育532
索引14 陶行知论大学教育546
索引15 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552
索引16 陶行知论健康教育561
索引17 陶行知论美育、劳动教育565
索引18 陶行知论女子教育572
第七篇 陶行知论职业教育与民族教育577
前言579
导读1 陶师笔下的“书呆子”582
一、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583
二、陶行知笔下的“书呆子”584
三、结束语585
导读2 在劳力上劳心587
一、“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587
二、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的做587
三、怎样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588
四、结束语589
导读3 生活教育与现代大职业教育590
一、“生活即教育”590
二、“教学做合一”591
三、传统的错误观念是我们最大的障碍593
四、“社会即学校”594
五、陶行知的工学团教育思想595
六、结束语596
导读4 漫谈职业教育与人生597
一、中国读书的人不去生利,是一个极不好的现象597
二、达尔文与王木匠597
三、艺徒制与艺友制598
四、“下下人有上上智”600
导读5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最深刻的批判和改造602
一、中国传统教育到底在培养什么人?602
二、中国教育改造的曙光602
三、学校宜改称工学团603
四、大职业教育主义604
五、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605
导读6 读陶行知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607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发现607
二、职业以生利为作用,职业教育以生利为主义607
三、生利主义之职业师资608
四、国无游民,民无废才608
导读7 解读陶行知的《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609
一、“老八股”变成了“洋八股”,为什么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609
二、精神与物质610
三、结束语611
导读8 传大的里程碑——学习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两个《决定》613
一、历史的回眸613
二、值得学习和关注的几个问题617
三、两种教育观621
四、政富教合一、农科教结合622
导读9 职业教育成败的诸因素624
一、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是我们最大的障碍624
二、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625
三、职业院校之设备626
四、职业院校之课程626
五、生利主义之职业学生627
索引19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628
导读10 政富教合一——科学的发展观632
一、政富教合一思想的构建632
二、登高远望,超越时代633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634
四、“政富教合一”与“农科教结合”635
导读11 如何教农民出头638
索引20 陶行知论政富教合一、农科教结合及人口问题640
导读12 陶行知是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开拓者652
一、简述652
二、深入蒙边教育之梦652
三、怎样建造一个真正的五族共和654
导读13 陶行知与内蒙古的教育事业656
一、深入蒙边教育之梦656
二、五族共和与民族教育者之责任656
三、力谋中国教育之改进,内蒙的教育正在萌芽657
四、内蒙的革命与教育658
索引21 陶行知的民族教育思想660
第八篇 陶行知的科学教育、创造教育与人才教育思想667
前言669
导读1 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674
一、科学与民族674
二、生活教育下的科学教育675
三、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678
四、要培养科学的孩子679
五、科学下嫁680
导读2 怎样做一个科学的孩子?682
一、20世纪的世界682
二、怎样造就科学的孩子682
三、怎样用书684
四、送科学丛书684
导读3 陶行知,一位出色的科普教育家686
一、发起组织科学教员暑期研究会686
二、创办自然学园、编写“儿童科学丛书”、发起“科学下嫁”运动687
三、创办儿童科学通讯学校687
四、读陶行知的科学小品688
五、陶行知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691
索引22 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694
导读4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703
一、创造的儿童教育703
二、创造的教育708
导读5 育才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巅峰712
一、育才是生活教育的实验学校712
二、育才的三个“不是”713
三、育才办的是反传统的人才教育713
四、育才办的是“知情意合一”的教育714
五、育才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715
六、政治教育笼罩着整个集体生活716
七、育才是培养人才的教育殿堂717
索引23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722
导读6 为民族培养人才的幼苗731
一、陶行知的人才观731
二、人才的幼苗要从小训练731
三、育才是一所人才教育的实验学校732
导读7 育才,一所绚丽的人才教育殿堂735
一、概述735
二、育才的人才培养工程736
三、创造奇葩742
索引24 陶行知论人才教育756
第九篇 陶行知的教育创新与治学思想763
前言765
导读1 陶行知的教育创新思想769
一、反对因循守旧769
二、试验主义与教育的创新769
三、第一流的教育家771
四、以科学之方,兴教育之事772
五、教育创新要创的是什么新教育773
六、结束语774
导读2 陶行知教育创新的思想及其启示776
一、实验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776
二、关于教育的一个思考777
三、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全新的教育改革理论778
四、结束语780
索引25 陶行知论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及教育的创新781
导读3 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读陶行知的“一年计划”793
一、陶行知的《一年计划(1930年)》793
二、对陶行知《一年计划》的最基本的分析794
三、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795
导读4 伪知识阶级是怎样造成的?——读陶行知的经典杰作《“伪知识”阶级》798
一、知识有真有伪798
二、接知与接枝798
三、书中有真知识和伪知识799
四、伪知识阶级是怎样造成的?799
五、老八股与洋八股800
六、读书与读书人801
七、结束语802
导读5 陶师倡导大众文风804
一、“二亲原则”804
二、大众文怎样写法805
三、犁耕与笔耕805
四、写文章,切忌“朝南坐”806
五、大众文风的典范806
导读6 陶行知谈工作与办公的原则810
一、陶师提出的八大办事原则810
二、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工作?812
导读7 陶行知的为人、做事与治学814
一、他在民族解放运动的熔炉里修炼真功夫814
二、读书和求知不是一回事815
三、社会改造,远处着眼、近处着手817
四、怎样使学问进步817
五、创造和谐的学术氛围818
六、健康也是做学问的最要目的819
七、结束语820
导读8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初步研究822
一、引言822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822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826
四、结束语832
导读9 陶行知与杜威833
一、引言833
二、“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834
三、“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835
四、陶行知对杜威分析反省的思想过程的修正837
索引26 陶行知论治学840
第十篇 大众诗人陶行知853
前言855
导读1 读陶诗860
一、他是一个真正的大众诗人860
二、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大众文风861
三、陶诗是真理的火把862
四、陶师是一位幽默大师863
五、倡导追求真理做真人864
六、陶诗教我们了解世界、了解全人类869
七、陶诗富于人生哲理,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好诗871
八、陶诗引导人们从落后的传统迷信里解放出来876
导读2 陶诗——民族大众求解放的号筒884
一、他为劳苦大众呐喊884
二、唤醒大众,挽救国难890
三、喊破了喉咙,只叫斗士向前冲904
四、黑榜探花,民主火炬924
导读3 陶行知为救中国而改造传统教育,宣传自己的教育主张953
导读4 一个毕生为民族的独立和大众的解放呐喊战斗的诗人973
参考文献975
后记977
热门推荐
- 998030.html
- 1571076.html
- 3662173.html
- 1634780.html
- 1563697.html
- 2437156.html
- 2974302.html
- 2816931.html
- 476478.html
- 3379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0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0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0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2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6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1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8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