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工作指导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冉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16746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334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1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工作指导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
(一)农业的起源1
第一章 概述1
(二)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2
(三)现代农业的形成及特征4
(四)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8
(五)可持续农业的产生及意义10
二、我国农业的现状12
(一)我国农业的特殊性12
(二)信息时代与我国农业的冲突13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4
三、农业的地位与作用14
(二)农业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5
四、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7
(一)农村发展中的矛盾17
(二)发展农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19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20
(四)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23
(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24
五、对农业的展望26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26
(二)发展信息农业成为必然44
(三)种植业的发展趋势47
六、有关国外农业产业化55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的起源和发展55
(二)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59
(三)国外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政策63
(四)发达国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规律和经验68
(五)全球农业产业化新趋势及其对世界农业的影响77
(六)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国外的差距79
一、制订农村政策的目标、方针及战略83
(一)制订农村政策的目标83
第二章 农村政策83
(二)制订农村政策的方针84
(三)制订农村政策战略85
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88
三、土地承包政策95
四、农产品购销政策104
五、耕地保护政策108
六、农村水利政策114
七、食品卫生安全政策119
八、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政策126
九、乡镇企业、小城镇政策131
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政策135
十一、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政策138
十二、农村社会发展149
十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58
第三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9
一、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69
(一)学习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9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78
二、抓好粮食改革183
(一)我国粮食的安全问题184
(二)中央关于抓好粮食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措施186
(三)改革粮食的进一步设想188
三、加快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191
(一)为什么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191
(二)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问题194
(三)导致农村税费制度不合理和农民负担的原因195
(四)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198
(五)农村税费改革需要“三个确保”200
(六)开展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204
(七)开展税费改革的基本做法204
(八)如何做好税费改革的配套工作209
(九)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初见成效211
(一)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必要性212
四、深化科技教育改革,推进农业科技进步212
(二)农村科技教育改革的总体战略思路213
(三)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219
五、改革农业财政税收制度,改善金融保险体制223
(一)农业财政体制改革223
(二)农业税收体制改革226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29
(四)农村保险体制改革235
六、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37
(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237
(二)对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239
(三)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244
七、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46
(一)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246
(二)依靠科技兴农,加快产品开发248
(三)扶持有基础有潜力的地区和企业249
(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251
第四章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254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象和目标254
(一)农村集体资产的内涵254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任务与目标257
(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概述261
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261
(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263
(三)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处置272
(四)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登记276
(五)农村集体资产的投资管理282
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管理286
(一)资源及资源性资产概述286
(二)农村集体资源性土地资产管理289
(三)农村集体资源性森林资产管理296
(四)农村集体资源性草原资产管理297
(五)农村集体资源性水库资产管理298
(六)资源性资产价格的计算方法299
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301
(一)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概述301
(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分类303
(三)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内容305
(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管理原则310
五、农村集体非经营性资产管理316
(一)农村集体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概述316
(二)农村集体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任务和目标320
(三)农村集体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内容325
(一)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界定329
六、农村集体资产的清查与评估329
(二)农村集体资产清查与报表填制339
(三)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操作程序344
(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账务处理362
(五)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组织类)填制方法367
(六)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报表(企业类)填制方法379
(七)农村集体资产评估391
第五章 中国农业与农业产业化401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基本经验401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401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402
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407
(一)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践408
(二)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411
(三)“菜篮子”工程发展前景广阔413
三、“米袋子”工程的实施415
(一)“米袋子”工程实施的背景及政策要点415
(二)“米袋子”工程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417
(三)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419
(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经验420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421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422
四、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与保护422
(二)中国农业的对外贸易433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435
(四)中国农业的保护及其政策调整框架439
五、区域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444
(一)区域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444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制约因素447
六、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450
(一)区域产业的分类与特点450
(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分析455
(一)增长极开发457
七、区域经济空间开发的基本模式457
(二)点轴开发460
(三)网络开发461
(四)开发区开发462
八、区域经济资源开发的内容和方式467
(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467
(二)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470
(三)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472
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影响及缩小差距的思路476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和扩大不容忽视476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480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社会经济影响485
(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路和对策488
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与决策493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涵义与特征494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496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和制订500
十一、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506
(一)经济较发达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06
(二)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08
(三)经济发展后进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11
(四)贫困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13
(五)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15
(一)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重大历史性意义521
十二、我国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521
(二)扶贫开发的战略及政策措施526
(三)以贫困农户为重点完成扶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531
十三、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与重大决策536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536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有新思路544
(三)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57
(四)中西部地区与银行贷款568
十四、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对策573
(一)知识经济与农业573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74
(一)集镇规划及其管理580
十五、集镇建设580
(二)集镇规划的主要内容584
十六、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596
(一)城乡一体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597
(二)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小城镇的关系600
(三)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前景展望604
第六章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农村工作609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609
(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09
(二)学习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应把握的原则611
(三)学习教育活动要达到的基本要求612
(四)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法步骤614
(五)切实加强对学习教育活动的领导615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616
(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617
(二)坚持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618
(三)逐步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618
(四)加快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619
(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20
(六)深化农业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621
(八)坚持开发式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622
(七)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622
(九)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623
(十)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623
三、充分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624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625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成就和问题628
(三)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630
四、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632
(一)深刻认识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632
(二)当前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基本思路和原则634
(三)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635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措施636
(五)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应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639
五、坚持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益641
(一)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641
(二)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643
(三)中央关于抓好粮食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措施647
(四)改革粮食体制的进一步设想649
六、加快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652
(一)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的背景652
(二)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性654
(三)导致农村税费制度不合理和农民负担深重的原因657
(四)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660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做法661
七、深化农业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665
(一)我国农村科技的状况及面临的形势665
(二)我国农业科技革命的必要性666
(三)农村科技改革的总体战略思路667
(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673
(五)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675
八、坚持开发式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679
(一)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长期性与艰巨性680
(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成因和特点682
(三)国家扶贫开发的基本做法及对贫困地区的支持685
(四)进一步搞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思路690
九、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693
(一)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693
(二)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培育名牌产品695
(三)依靠科技兴农,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加工水平和附加值697
(四)选择有基础、有潜力的地区和企业,进行集中扶持,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出口基地698
(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700
(六)深入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703
第七章 工作经验与研究706
关于对张家口市桥东区发展城郊型农业的调查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农业委员会 刘明江706
唐县应对加入WTO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河北省唐县农业局 马志会710
制约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唐县农业局 马志会714
发展生产要因地制宜——关于满洲里农业是“种菜”还是“卖菜”的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农牧林业水利局 李忠军 李顺春718
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辽宁省本溪市华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局 王晓辉719
浅谈作物结构调整后郊区农机发展新趋势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农村经济发展局 张凤清723
加入WTO后我市农业的应对措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局 郑治发726
讷河市高油大豆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委员会 陈宏昌 邵启义 王仁信729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帮助群众致富的调查与思考 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委员会 陈宏昌 曲云飞732
大力开发绿色食品 加快构建国家绿色食品主产区的步伐 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委员会 鲍学斌735
湿润直播稻田杂草的一次性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江苏省洪泽县农场农科所 江鸿辉 余柳青739
对我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泗洪县农林局 张锦龙 汤学华 刁洪军741
我县十五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 江苏泗洪县农林局 张锦龙 汤学华 刁洪军746
创新机制 优化服务 激发高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内动力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局 夏金国749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局 季文群 陈庆慧 陈志远752
机制创新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对我市创办“农民之家”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兰溪市农业局 李庆松756
与时俱进 扬长避短 稳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浙江省东阳市农业局 郭志华759
找准发展效益农业突破口 全面实施外向型带动战略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局 应银桥762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德清县农村劳动转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德清县农业局 余清泉768
加入WTO对德清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浙江省德清县农业局 余清泉771
入世后埇桥区农业发展对策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委员会 刘彦权776
关于加快我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安徽省马鞍山市农业委员会 李声荣779
领科技潮流 走信息化之路——舒城县农委在农经管理中积极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 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委员会 郭世明781
“都市村庄”改制初探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陈蒲 刘禾生785
发挥比较优势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产品市竞争力的重要关键 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 邱遵星790
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局 赵秀勋792
围绕市场搞开发 突出特色抓调整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农业局 崔久军795
实施一、二、三、六工程 发展都市农业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农业局 樊庆德799
明确三个关系 规范土地流转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局 曲修珂803
农业结构调整为荣成调出一片新天地 山东省荣成市农业局 张华芳806
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农林水利局 徐流长809
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河南省原阳县农业局 王少贤811
封丘调出个优质强筋麦 河南省封丘县农牧局 赵俊岭813
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道 河南省禹州市农业局 王跃进815
应对农业入世挑战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河南省禹州市农经委 王跃进818
入世后对安仁农业发展的展望 湖南省安仁县农业局 谢晓柏820
扬长避短 整合优势 打造增收新高点 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局 李敏824
发展订单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局 李敏827
以基地建设为依托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农业局 罗远宁831
陆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农业局 徐光文 谢贤荣834
加入世贸组织对广西农业产生的影响和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农业局 徐光文 谢贤荣838
浅议我县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农业局 徐光文 谢贤荣843
关于我市近郊农业投入的几点思考 重庆市江北区农林水利局 李世雄847
找准切入点 提高竞争力——江津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做法 重庆市江津市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 余泳海 马玉良850
前进中的荣昌县农业局 重庆市荣昌县农业局 张义君853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四川省大英县农业局 罗腾亮 杨武855
炉霍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四川省炉霍县农业局 苟安春857
对渠县“订单”油菜发展现状的思考 四川省渠县农业局 夏洪860
开发绿色食品 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四川省洪雅县农业局 白灵贵865
强基础 促调整 创特色 不断推进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农业局 池勇868
构筑绿色高地 提升经济质量——对推进四川省阿坝州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四川省阿坝州农业局 何世明872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局 段光艳877
培育主导产业 发展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我县产业化经营步伐 云南省陆良县农业局 保谷元 栾国强880
弘扬裕民精神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农业局 颜志新88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适应加入WTO的需要 推动巴楚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 宋根江 仲建新 王虹888
关于对新疆喀什地区林果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农业局 宋根江 仲建新 王虹895
疏勒县1999~2001年棉花生产基本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农业局 王中和 周虹 李纪民899
抓基地 兴技术 活流通 促发展——疏勒县“菜篮子工程”建设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农业局 王中和 马莉娜901
推进昌吉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及对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农业局 彭国春903
第八章 社会保障与职工权益保护907
一、社会保障907
(一)社会保障的要素、定义及产生背景907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913
(三)社会保障的类型916
二、社会保障法920
(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920
(二)社会保障法的种类924
(三)社会保障法的体系929
三、社会保障法的法律关系和原则940
(一)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概述940
(二)社会保障法的权利946
(三)社会保障法的义务966
(四)违反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970
(五)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977
(六)各项社会保障立法的具体原则986
四、下岗安置与再就业988
(一)解决我国就业矛盾的对策和措施988
(二)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1000
(三)国家和地方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规定1010
一、世界贸易组织概况1028
(一)关贸总协定的历程1028
第九章 政府政策与WTO例外规则适用对策1028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和运作1035
(三)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正确认识与客观评判1047
(四)世界贸易组织与最惠国待遇1054
二、世贸组织的一般规则1063
(一)货物贸易协定1063
(二)发展中国家与多边货物贸易协定1078
(三)国际服务贸易协议1087
(四)其他贸易相关的多边协议与协定1107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发展1123
(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1123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1128
(三)积极应战,主动适应——中国“入世”的对策1138
四、政府与人力资源开发1149
(一)人力资源开发概述1149
(二)世界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1179
五、税收政策1185
(一)税收制度1185
(二)个人所得税1203
六、国有资产管理1216
(一)国土规划和土地管理1216
(二)矿藏和水资源管理1221
(一)概述1224
七、国家赔偿1224
(二)国家赔偿的形式1227
(三)国家赔偿费用1230
八、WTO例外规则适用对策1233
(一)非歧视待遇原则例外1233
(二)市场准入原则例外1248
(三)WTO例外规则的规律与适用对策1257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12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2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2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1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291
热门推荐
- 2465465.html
- 1041106.html
- 2642132.html
- 840889.html
- 957521.html
- 1411865.html
- 1161955.html
- 1642140.html
- 850236.html
- 2972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1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5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0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6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1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5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