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层领导法则 现代中层领导实务解读与培训要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雷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ISBN:750445591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领导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层领导法则 现代中层领导实务解读与培训要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条 中层领导的上传下达法则1
1.1 把握“下情”,吃准“上情”1
1.1.1 按照“上情”理顺“下情”1
1.1.2 顾上和顾下都很重要3
1.2 与上级交流思想的准则4
1.1.1 与上级交流要小心谨慎4
1.2.2 注意传递上级关注的信息5
1.3 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技巧7
1.3.1 让上级领导满意的汇报方法7
1.3.2 上级领导讨厌的汇报方式9
1.3.3 请示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对策10
1.4 与下属交流谈话的艺术12
1.4.1 坦诚相见,平等待人12
1.4.2 换位思考,求同存异13
1.4.3 讲究技巧,准确表达13
1.4.4 言外之意,巧妙传递14
1.5 处理下属汇报请示的要领15
1.5.1 倾听下属汇报的工作要领15
1.5.2 对待下属请示的工作要领16
第二条 中层领导的树威法则19
2.1 以“严”树威19
2.1.1 小事也要严格要求21
2.1.2 注意与下属间距离21
2.1.3 不与下属混得过铁22
2.1.4 言行符合自己身份22
2.1.5 做到喜怒不形于色23
2.1.6 养成良好行为方式23
2.1.7 带头做出突出业绩24
2.2 以“德”树威25
2.2.1 宽厚仁德,能使下属真诚地服从25
2.2.2 以身作则,能使下属自然地服从26
2.2.3 关心他人,能使下属从心里服从27
2.2.4 公平无私,能使下属无比地佩服27
2.2.5 主动揽过,会使下属彻底地服从28
2.2.6 宽厚容人,也会使下属心悦诚服29
2.3 以“威”树威29
2.3.1 有章可循,提高下属遵纪守法观念29
2.3.2 软硬兼施,有助于强化法令的威严31
2.3.3 褒贬奖惩,不断增强自身威慑力量32
2.3.4 偶扮黑脸,也有利于提高你的威信33
2.3.5 人事分清,使下属觉得你办事公正34
2.4 以“公”树威35
2.4.1 下属需要,尽可能满足35
2.4.2 亲疏厚薄,不感情用事35
2.4.3 廉洁奉公,不受制于人36
2.5 以“信”树威36
2.5.1 不轻易许诺,也不会轻易失信于人37
2.5.2 慎重地表态,可以提高你领导权威37
2.5.3 不开空支票,不在下属的面前失信38
2.5.4 说到并做到,你的威望会油然而生39
2.6 以“权”树威40
2.6.1 坚决果断,会使你显得更有能力40
2.6.2 命令合理,将使下属更乐于合作41
2.6.3 建议引导,让管理效果更加突出43
第三条 中层领导的讲话法则45
3.1 中层领导讲话的基本要求45
3.1.1 情理交融,声情并茂46
3.1.2 手势姿态,巧妙配合46
3.1.3 吐词清楚,通俗易懂46
3.1.4 流畅清晰,表达准确46
3.1.5 言简意赅,切忌冗长47
3.1.6 注意场合,有的放矢48
3.2 中层领导讲话的风格与类型48
3.2.1 明快平实的风格49
3.2.2 简洁干脆的风格50
3.2.3 锦心绣口的风格50
3.2.4 委婉含蓄的风格51
3.2.5 典雅持重的风格52
3.2.6 亲切细腻的风格53
3.2.7 严肃深刻的风格54
3.2.8 幽默风趣的风格55
3.3 中层领导讲话水平提高途径55
3.3.1 树立信心,提高心理素质56
3.3.2 博闻强记,扩大知识积累61
3.3.3 把握局面,增强控制能力65
第四条 中层领导的运权法则73
4.1 中层领导的行权法则73
4.1.1 适度性和适时性相结合73
4.1.2 强制性与非强制相结合73
4.1.3 集中性和分散性相结合74
4.2 中层领导的授权法则75
4.2.1 中层授权的原则75
4.2.2 中层授权的技巧78
4.3 中层领导的借权规则83
4.3.1 向上级借权的方法83
4.3.2 向下属借权的方法84
4.3.3 向同僚借权的方法84
4.3.4 向群众借权的方法84
4.3.5 向集体借权的方法85
4.4 中层领导的控权规则85
4.4.1 宽严相济:使下属有所为有所不为85
4.4.2 恩威并重:使下属对领导更加敬畏85
4.4.3 未雨绸缪:使自己既治人不治于人86
4.4.4 场力控制:提高领导权力的影响力86
第五条 中层领导的决策法则87
5.1 中层领导决策的方法87
5.1.1 评优方案,确定目标87
5.1.2 统筹兼顾,优中选优87
5.1.3 不同类型,区别对待88
5.2 中层领导决策的程序89
5.2.1 发现问题89
5.2.2 目标确定89
5.2.3 方案拟订90
5.2.4 评估分析90
5.2.5 方案选优91
5.2.6 实施方案91
5.2.7 决策追踪91
5.3 中层领导决策必须注意的事项92
5.3.1 要重视第一手材料92
5.3.2 要重视“双向思维”92
5.3.3 要重视群众的意见92
5.3.4 要重视抓决策落实93
第六条 中层领导的为上法则95
6.1 中层领导与上级交往的原则95
6.1.1 顺从会换来顺畅95
6.1.2 忠诚会换来重用96
6.1.3 诚实会换来信任96
6.2 中层领导顺上的方法96
6.2.1 及时沟通,增进了解96
6.2.2 合理要求,不出难题97
6.2.3 克己复礼,增进友谊97
6.2.4 积极进取,赢得信任98
6.3 中层领导与上级相处的戒则98
6.3.1 不要让自己“越位”98
6.3.2 不要轻视上级领导100
6.3.3 不要冒犯上级尊严101
6.3.4 不要冲撞上级领导103
6.4 中层领导与不同上级相处的法则105
6.4.1 善待平庸型上级106
6.4.2 宽待老爷型上级107
6.4.3 慎待疑心重上级108
6.4.4 试待新来的上级109
6.4.5 优待直属的上级110
6.4.6 善待逆境中的上级111
6.4.7 虚待腐败的上级112
第七条 中层领导与同僚相处的法则115
7.1 同级中层领导相处法则115
7.1.1 各司其职,互相支持115
7.1.2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116
7.1.3 患难与共,同舟共济116
7.1.4 见贤思齐,宽以待人117
7.1.5 相互理解,谋求协调117
7.1.6 彼此需求,灵活应付117
7.1.7 遇有分歧,及时沟通118
7.1.8 推功揽过,顾全大局118
7.2 中层领导同级副职间相处的法则118
7.2.1 团结协作,不踢皮球118
7.2.2 相互支持,不加干预119
7.2.3 坦诚相见,不要埋怨120
7.3 中层领导与同僚相处的忌讳120
7.3.1 随便向同级亮底牌120
7.3.2 插手别人的分担区120
7.3.3 无所顾忌说人坏话120
7.3.4 与同僚有经济往来121
7.3.5 乐于传播流言蜚语121
7.3.6 同事面前过于张扬121
7.3.7 在同事中拉帮结派121
7.4 与不同类型同级领导相处的艺术122
7.4.1 如何与成府深的同级领导相处122
7.4.2 如何与较功利的同级领导相处123
7.4.3 如何与爱虚荣的同级领导相处123
7.4.4 如何与有意见的同级领导相处124
7.4.5 如何与排挤你的同级领导相处124
7.4.6 如何与攻击你的同级领导相处125
第八条 中层领导正副职间的调和法则127
8.1 中层领导班子共事法则127
8.1.1 相互之间多理解,不挑剔127
8.1.2 相互之间多支持,不拆台128
8.1.3 相互之间多关心,不揭短128
8.2 中层领导正职与副职的合作法则128
8.2.1 明责,能充分发挥副职积极性129
8.2.2 放手,能更好地让副职负责任130
8.2.3 放心,能彻底激发副职的才干130
8.2.4 放权,能充分发挥副职创造性130
8.2.5 容过,能使副职更加心存感激131
8.3 中层副职配合正职的法则131
8.3.1 主动不偏位131
8.3.2 辅佐不离位131
8.3.3 周密不空位132
第九条 中层领导的御下法则135
9.1 与下属相处的法则135
9.1.1 增强服务意识135
9.1.2 做到言而有信135
9.1.3 尽量知人善任136
9.1.4 注意广开言路136
9.2 赞美下属的艺术137
9.2.1 赞美下属要诚心诚意137
9.2.2 赞美下属要及时准确138
9.2.3 赞美下属要讲究方法138
9.3 要让下属看到希望138
9.3.1 多肯定,当好家长139
9.3.2 多引导,当好师长139
9.3.3 多关怀,当好首长140
9.4 要让下属找到工作动力140
9.4.1 激发和满足下属的各种需求141
9.4.2 唤起下属适度的工作危机感141
9.4.3 为下属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142
9.5 激发下属潜能的方法142
9.5.1 渗透理念,轮岗换位142
9.5.2 善于交流,及时肯定143
9.5.3 稳健授权,强化责任143
9.5.4 正视现实,公平相待143
9.5.5 防止怠工,培训升迁144
9.6 管理不同下属的手段144
9.6.1 怎样管理爱用暗语的下属144
9.6.2 怎样管理爱翻旧账的下属145
9.6.3 怎样管理奇装异服的下属145
9.6.4 怎样管理工作不力的下属146
9.6.5 怎样管理“老资格”的下属148
9.6.6 怎样管理有老毛病的下属150
9.6.7 怎样管理爱辞职的下属152
9.6.8 怎样管理缺责任感的下属152
9.6.9 怎样管理经常迟到的下属153
9.6.10 怎样管理原是上级的下属153
9.6.11 怎样管理傲气十足的下属155
9.6.12 怎样管理自私自利的下属156
9.6.13 怎样管理不太懂事的下属156
9.6.14 怎样管理犯过错误的下属157
9.6.15 怎样管理知识分子型下属159
9.6.16 怎样管理不服领导的下属162
第十条 中层领导与异性相处的法则165
10.1 男性中层领导与女上级相处的法则165
10.1.1 要积极献计献策,促进上级正确决策165
10.1.2 要善于补事补台,确保决策正确执行166
10.1.3 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让女上级多分心166
10.1.4 要保持应有距离,把握相互间的“度”166
10.1.5 要注意性别弱点,有礼有节不卑不亢167
10.2 男性中层领导与女下属相处的法则168
10.2.1 不轻易到女性下属家里去168
10.2.2 谈工作最好有第三人在场169
10.2.3 在公共场合更应保持距离169
10.2.4 要与其保持生理上的距离170
10.2.5 要十分注意自己言谈举止170
10.2.6 不要单独与其去公共场所171
10.3 女性中层领导的职场规则171
10.3.1 外表优雅大方172
10.3.2 周到细致热情173
10.3.3 表示崇敬赞美174
10.4 女性中层领导的交际法则175
10.4.1 树立靠能力吃饭思想175
10.4.2 恪守原则不贪慕虚荣176
10.4.3 坚持人格神圣不可侵176
10.4.4 不要与人私下里谈工作177
第十一条 中层领导的选人法则179
11.1 中层领导挑选人才的原则179
11.1.1 以适用为基准179
11.1.2 质量重于数量180
11.1.3 忠诚而又敬业181
11.1.4 绩效重于资历182
11.2 中层领导选拔人才的方法182
11.2.1 试卷选人183
11.2.2 当面考察183
11.2.3 招聘能人183
11.2.4 动态考察184
11.2.5 试用考察184
11.2.6 综合选拔185
11.3 中层领导选拔人才的步骤185
11.3.1 分析岗位职缺185
11.3.2 制定选人标准186
11.3.3 拟定选拔方案187
11.3.4 确定选拔对象187
11.3.5 组织进行考察187
11.4 中层领导选拔人才的戒则188
11.4.1 摆脱“先入为主”的影响188
11.4.2 摆脱“光晕作用”的影响189
11.4.3 摆脱“一俊遮百丑”影响189
11.4.4 摆脱“旧有成见”的影响190
11.4.5 摆脱“月光效应”的影响190
第十二条 中层领导的用人法则192
12.1 中层领导用人的规则192
12.1.1 量才而用,人尽其能192
12.1.2 克服所短,用人所长193
12.1.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94
12.1.4 不分亲疏,任人唯贤195
12.1.5 容才纳贤,高风亮节195
12.2 中层领导用人的误区196
12.2.1 将我心比你心196
12.2.2 滴水之恩不忘197
12.2.3 嫉贤妒能198
12.2.3 先入为主198
12.2.4 爱看一时一事199
12.2.5 年龄大觉悟高199
12.3 不同类型下属的使用方法199
12.3.1 提拔使用目光远大的下属200
12.3.2 多加启用善于倾听的下属200
12.3.3 重任委以稳重心细下属200
12.3.4 眼高手低的下属不能重用201
12.3.5 不能起用居功自傲的下属202
12.3.6 不能使用华而不实的下属203
12.3.7 破格使用挑战高薪的下属203
第十三条 中层领导的激励法则205
13.1 中层领导实施激励的原则205
13.1.1 满足实际需要205
13.1.2 尽量公平合理206
13.1.3 适时适度适当206
13.1.4 体现最大效果207
13.1.5 客观科学严肃207
13.2 中层领导激励下属的方法207
13.2.1 通过目标实施激励208
13.2.2 通过榜样实施激励208
13.2.3 通过褒奖实施激励209
13.2.4 通过统计数据激励210
13.2.5 通过负刺激激励210
13.2.6 通过对话形式激励211
13.2.7 通过评比竞赛激励211
13.2.8 通过尊重支持激励212
13.2.9 通过民主评议激励212
13.2.10 以集体荣誉来激励213
第十四条 中层领导的沟通法则215
14.1 中层领导沟通的对象215
14.1.1 中层领导的向上沟通215
14.1.2 中层领导的横向沟通216
14.1.3 中层领导的向下沟通216
14.2 中层领导沟通的技巧217
14.2.1 察言观色,善解人意218
14.2.2 全神贯注,认真聆听218
14.2.3 作出姿态,欣赏对方219
14.2.4 用心交流,赢得好感220
14.2.5 设计形象,活化沟通221
14.3 中层领导解除沟通障碍的方法222
14.3.1 沟通时对方爱跑题怎么办222
14.3.2 沟通时对方哭鼻子怎么办223
14.3.3 沟通时对方爱抱怨怎么办223
14.3.4 沟通时对方不说话怎么办224
14.3.5 对方产生逆反心理怎么办225
第十五条 中层领导对“上挤下压”的调适法则227
15.1 中层领导应对“上挤”的原则227
15.1.1 克己:有限克制忍耐227
15.1.2 复礼:采取合理斗争228
15.1.3 思危:做好自我保护229
15.2 中层领导应对“上挤”的方法229
15.2.1 被上级领导轻视怎么办230
15.2.2 被上级领导误解怎么办230
15.2.3 被上级领导冷落怎么办231
15.2.4 上级对自己发火怎么办233
15.3 中层领导应对“下压”的原则235
15.3.1 多种理由,按需应对235
15.3.2 随机应变,效果奇佳236
15.3.3 不摆官架、搞小动作238
15.3.4 发扬民主,尊重下级238
15.3.5 因人而异,因事而宜238
15.4 中层领导应对“下压”的方法239
15.4.1 大度对待下属的失礼行为239
15.4.2 认真对待下属的失信行为240
15.4.3 正确对待下属的失误行为240
15.4.4 谨慎对待下属打小报告行为241
15.4.5 妥善对待越俎代庖的行为242
15.4.6 认真对待越级沟通的行为243
15.4.7 巧妙对待下属的过激行为244
15.4.8 严肃对待下属的违纪行为245
15.4.9 善于对待下属的挑战行为246
15.4.10 积极对待下属的“抵抗运动”246
第十六条 中层领导面对同事间矛盾的协调法则249
16.1 中层领导处理同事间矛盾的规则249
16.1.1 胸怀坦荡,积极化解249
16.1.2 主动沟通,避免僵局250
16.1.3 适时制怒,调节情绪251
16.1.4 相逢一笑,泯去纠纷251
16.1.5 三思而行,保持冷静252
16.1.6 委屈求全,以理服人252
16.2 中层领导处理同事间矛盾的方法252
16.2.1 采用折中法解决253
16.2.2 采用回避法解决254
16.2.3 采用分离法解决254
16.2.4 采用杀鸡法解决255
16.3 中层领导处理同事间矛盾的注意事项255
16.3.1 注意对双方要一视同仁255
16.3.2 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256
16.3.3 注意别卷入是非旋涡257
16.3.4 注意保护好自己258
16.3.5 注意不要火上浇油259
16.3.6 注意不要影响工作260
16.3.7 注意科班与学院派的矛盾260
16.3.8 注意与各种势力的周旋261
16.3.9 注意把握竞争的“度”263
第十七条 中层领导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法则265
17.1 中层领导表扬下属的原则265
17.1.1 表扬要有根据265
17.1.2 表扬要有分寸266
17.1.3 表扬要有新意267
17.1.4 表扬要跟形势267
17.1.5 表扬要有方法268
17.2 中层领导表扬下属的技巧269
17.2.1 表扬应该具体明确269
17.2.2 表扬应抓住时机269
17.2.3 表扬应该实事求是270
17.2.4 表扬应该放下架子271
17.2.5 表扬应该配以行动272
17.2.6 表扬可以借口于人273
17.2.7 表扬应该有所侧重274
17.3 中层领导批评下属的原则274
17.3.1 实事求是,准确无误275
17.3.2 诚心诚意,动之以情275
17.3.3 及时批评,忌算总账275
17.3.4 注意态度,提高效果275
17.4 中层领导批评下属的方法276
17.4.1 采取开脱式批评276
17.4.2 采取商讨式批评276
17.4.3 采取宽容式批评276
17.4.4 采取希望式批评277
17.4.5 采取冷却式批评277
17.4.6 采取分类式批评277
17.4.7 采取激将式批评277
17.4.8 采取启发式批评278
17.4.9 采取表扬式批评278
17.4.10 采取安慰式批评278
17.5 中层领导批评同级的原则278
17.5.1 把握批评的时间279
17.5.2 选择批评的场合279
17.5.3 注意批评的方式279
17.6 中层领导批评副职的艺术279
17.6.1 采取直接恳谈的方式280
17.6.2 采取间接示意的方式280
17.6.3 采取隐喻幽默的方式280
17.6.4 采取情绪表达的方式281
第十八条 中层领导的效率法则283
18.1 中层领导的效率理念283
18.1.1 树立捷足先登的效率理念283
18.1.2 树立精细迅速的效率理念284
18.1.3 树立精打细算的效率理念284
18.2 中层领导高效工作法则285
18.2.1 让工作更加条理化285
18.2.2 让工作更加程序化287
18.2.3 让工作更加组织化289
18.2.4 让工作更加简单化290
18.3 中层领导提高效能的方法291
18.3.1 自定工作期限292
18.3.2 适当减少应酬292
18.3.3 摆脱不必要的干扰294
第十九条 中层领导考评下属的法则297
19.1 中层领导对下属考评的必要性297
19.1.1 绩效考评可以激发下属的工作潜力297
19.1.2 绩效考评可以调整下属的行为方向298
19.1.3 绩效考评可以为组织奖惩提供依据299
19.1.4 绩效考评可以优化未来的人事决策299
19.2 中层领导对下属考评的内容299
19.3 中层领导对下属考评的程序300
19.3.1 下属自评300
19.3.2 下属互评300
19.3.3 中层考评301
19.3.4 考评沟通301
19.4 中层领导对下属考评的注意事项301
19.4.1 注意及时评价301
19.4.2 注意随时记录302
19.4.3 注意实事求是303
19.4.4 注意避免主观303
19.4.5 注意坦诚真挚304
第二十条 中层领导的创新法则307
20.1 中层领导应创造性地发现问题307
20.1.1 通过思考发现问题308
20.1.2 通过比较发现问题309
20.1.3 通过反思发现问题309
20.1.4 通过变化发现问题309
20.1.5 通过假设发现问题310
20.2 中层领导应创造性分析问题310
20.2.1 采用顺思法分析问题310
20.2.2 采用逆思法分析问题311
20.2.3 采用迁移法分析问题311
20.2.4 采用放松法分析问题311
20.2.5 采用假设法分析问题311
20.2.6 采用转向法分析问题312
20.3 中层领导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12
20.3.1 采用旧方法解决旧问题312
20.3.2 采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313
20.3.3 采用新方法解决旧问题313
20.3.4 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313
第二十一条 中层领导的竞争法则315
21.1 采用扬长避短的方法竞争315
21.1.1 要知己知彼知长知短316
21.1.2 要善于发挥自己长处316
21.1.3 要注意长与短的转变316
21.2 采用舍小取大的方法竞争316
21.2.1 在被动情况下取舍317
21.2.2 在主动情况下取舍317
21.3 采用攻心为上的方法竞争317
21.3.1 积极赢得上下人心318
21.3.2 紧紧抓住对方的弱点318
21.3.3 攻破对方心理防线318
21.4 采用捷足先登的方法竞争319
21.4.1 要有洞察预见性319
21.4.2 要有果断的决策319
21.4.3 要有快速的行动320
第二十二条 中层领导的晋升法则321
22.1 中层领导的晋升规则321
22.1.1 获得上级认可321
22.1.2 赢得同级支持321
22.1.3 取得下级拥护322
22.1.4 适者必当优先322
22.1.5 善于驾驭规程322
22.1.6 善于把握机会322
22.2 寻求晋升的表现方法323
22.2.1 敢于接新任务324
22.2.2 进行适度渲染324
22.2.3 不要过分谦虚324
22.2.4 采取适当反叛324
22.2.5 不忘标新立异325
22.3 稳操胜券的晋升技巧325
22.3.1 不要竞争扬短避长的职位325
22.3.2 不要过早地卷入晋升竞争325
22.3.3 不要和有明显优势的人竞争326
热门推荐
- 833337.html
- 51158.html
- 677698.html
- 3177680.html
- 178014.html
- 3183314.html
- 1866238.html
- 2763454.html
- 1948539.html
- 3339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3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8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5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6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0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8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1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