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路行车组织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时德,吴汉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01947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铁路行车组织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1
第一篇车站工作组织4
第一章概 述4
第一节车站的作用和分类4
第二节车站的生产活动及技术作业过程5
第三节车站作业系统的特点8
第四节车站的组织管理系统11
第二章技术站列车到发作业组织13
第一节接发列车工作及列车到达和出发技术作业13
第二节信息及票据作业系统16
第三节列检组的合理组织18
第三章调车的理论和方法21
第一节概 述21
第二节调车的基本因素及牵出线调车时间模型22
第三节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24
第四节驼峰调车设备和驼峰工作方案27
第五节调车作业计划31
第四章货车集结过程40
第一节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40
第二节调车场线路专门化44
第五章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46
第一节概 述46
第二节最佳取送车次数的确定46
第三节最佳取送车顺序的确定49
第四节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55
第六章车站各子系统工作的协调条件及技术设备合理数量的确定59
第一节车站各子系统工作的协调条件59
第二节在系统能力一定的条件下到发车场线路数的确定61
第三节在不改变其他系统工作的条件下驼峰需要能力的确定62
第四节牵出线编组机车台数及调车场线路数的确定63
第五节编组站各项设备的综合计算66
第七章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69
第一节车站作业计划及调度指挥69
第二节车站工作的统计和分析80
第三节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90
第一节意义和任务93
第二篇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93
第一章概 述93
第二节货物列车的分类95
第三节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和原则96
第四节车流运行径路的选择98
第二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00
第一节概 述100
第二节直达列车组织方案的选择101
第三节编制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时的几个问题110
第三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15
第一节编制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因素115
第二节直线方向单组列车的编组方案数119
第三节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计算方法124
第四节分组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41
第五节非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46
第四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153
第一节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确定153
第二节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执行156
… …158
第三篇 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158
第一章概 述158
第一节列车运行的图解表示方法158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分类160
第一节概 述163
第二章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及其计算163
第二节车站间隔时间及其查定方法166
第三节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及其查定方法171
第三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及旅行速度175
第一节概 述175
第二节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176
第三节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183
第四节旅行速度及影响旅行速度的因素192
第四章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98
第一节概 述198
第二节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199
第三节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206
第四节列车运行图的指标计算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216
第五节线路施工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特点218
第六节 内燃和电力牵引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特点219
第七节列车运行图编制的自动化221
第五章铁路通过能力的加强231
第一节概 述231
第二节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技术组织措施234
第三节改建措施238
第四节方案的选择242
第四篇 技术计划及调度工作251
第一章技术计划251
第一节技术计划的任务和内容251
第二节使用车计划、卸空车计划、重车车流表及工作量252
第三节空车调整计划258
第四节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分界站、区段列车数计划263
第五节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266
第六节运用车保有量计划274
第七节机车运用计划276
第八节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技术计划279
第二章运输工作日常管理系统——调度工作系统283
第一节运输工作日常管理概述283
第二节车流预测284
第三节车流调整方法287
第四节运输工作日常计划290
第五节列车运行调整——行车调度工作313
第六节运输生产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日常统计与分析319
参考文献330
热门推荐
- 2505613.html
- 2922101.html
- 3132946.html
- 727363.html
- 1721789.html
- 2676787.html
- 506963.html
- 2399092.html
- 3535406.html
- 1449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3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0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7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1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0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9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