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向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15382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导论1
上篇4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开端(1949—1956)43
第一节 历史轨迹: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44
一、走出西柏坡44
二、抗美援朝运动47
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49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52
第二节 理论探索5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55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68
第三节 实践发展75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建立75
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78
三、综合国力的初步恢复82
第四节 理性反思85
一、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85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89
三、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9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曲折中发展(1956—1966)94
第一节 历史轨迹: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新道路”的探索95
一、党的八大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号角95
二、反右运动的开展及其严重扩大化100
三、“三面红旗”折射愿望与现实的碰撞105
四、中苏论战及其后果115
五、“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习惯思维对实际生活的误判119
第二节 理论探索125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126
二、社会主义阶段论构想133
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139
四、反“和平演变”思想的提出及拓展147
第三节 实践发展154
一、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154
二、现代化建设赖以进行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基本奠定161
第四节 理性反思166
一、正确的思想何以发生逆转、不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167
二、“左”的错误在这一时期为何发生和难以纠正17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曲折(1966—1978)177
第一节 历史轨迹: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到拨乱反正177
一、《五·一六通知》发出全面“文化大革命”的动员令178
二、反对林彪集团的斗争与批判极左的努力185
三、“四人帮”的覆灭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89
第二节 理论探索192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与反修防修道路的探索192
二、批判“资产阶级法权”与构建理想中的“社会主义”198
三、“三个世界”的划分与认识国际问题的现实主义202
第三节 实践曲折207
一、“无产阶级大民主”形成全面大动乱207
二、“抓革命、促生产”与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211
三、“文化大革命”导致文化大破坏215
四、“五七干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社会改造的失败218
第四节 理性反思222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把握的偏差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因素223
二、民主机制的缺失是“文化大革命”难以避免的重要原因228
下篇23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性进展(1978—1992)236
第一节 历史轨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邓小平南方谈话236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37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点240
三、邓小平南方谈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篇章244
第二节 理论探索247
一、马克思主义观上的重大突破: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248
二、社会主义认识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51
三、中国国情认识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54
四、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257
五、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62
六、“四有”新人目标及文化建设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263
第三节 实践发展266
一、现代化目标的实施与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266
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269
三、教育科学文化的长足发展272
第四节 理性反思27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破题277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破性进展的评述279
三、苏东剧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反思281
四、中国共产党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再认识282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1992—2002)285
第一节 历史轨迹: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85
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85
二、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88
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291
四、践行“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93
五、确立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296
第二节 理论探索300
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30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30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1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论319
五、党的建设理论的新进展322
第三节 实践发展327
一、总体小康的基本实现328
二、治国新方略的初步实践330
三、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形成332
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效333
第四节 理性反思335
一、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335
二、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338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2002—2009)342
第一节 历史轨迹: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42
一、重访西柏坡342
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345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52
四、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55
第二节 理论探索36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定位360
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36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373
第三节 实践发展384
一、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385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就386
三、社会建设的重大进展389
第四节 理性反思392
一、关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392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95
三、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399
结束语403
附录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大事记(1949——2009)408
参考文献469
后记477
热门推荐
- 2058508.html
- 2256970.html
- 3404106.html
- 3487097.html
- 3006914.html
- 283000.html
- 570803.html
- 1491099.html
- 3178368.html
- 2322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6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9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6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0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3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