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子文集 第4卷 小说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李子文集 第4卷 小说学
  • 李子著 著
  • 出版社: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62450585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123600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子文集 第4卷 小说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小说名称考1

第二章 小说成长的历史轨迹5

一、萌芽阶段——古埃及故事5

二、成长第一阶段——古希腊恋爱记7

三、成长第二阶段——中世纪传奇和短篇故事9

四、成熟阶段——近代小说之先驱10

第三章 现实观念变革与小说多元格局14

一、小说观念并非一成不变14

二、新观念的冲击性15

三、考察引起观念转变的原因17

四、新观念带来新变化20

五、观念的渐变性与稳定性22

六、小说观念新变革的意义24

七、各色小说的同时并存与竞争25

第四章 小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6

第五章 世界上最古老的小说32

上卷 小说本体论37

第一章 故事小说论37

一、最早的小说观念37

二、最高审美追求39

三、亚里斯多德的情节理论42

四、故事小说的情节模式44

五、情节环节的功能46

六、悬念的奇妙效应47

七、奇53

八、巧55

九、偶然与必然56

十、发现与突转58

十一、节奏59

十二、线索60

第二章 性格小说论62

一、典型创造高于一切62

二、不朽典型的三大素质63

三、共性个性统一论65

四、性格核心论68

五、性格系统论69

六、性格组合论71

七、茅盾谈人物描写方法80

八、施耐庵的“行动显示法”83

九、塞万提斯的“两步法”84

十、曹雪芹的“隐括法”84

十一、列·托尔斯泰的“一步法”86

十二、巴尔扎克的“三步法”87

第三章 意识流小说论89

一、显示人物“灵魂的深”89

二、意识流小说的科学依据93

三、沃尔芙的“现代小说”理论95

四、自由联想及其条件97

五、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98

六、象征101

第四章 纪实小说论104

一、新新闻主义与纪实小说104

二、作为小说的历史和作为历史的小说108

三、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与历史小说110

四、司马迁的纪传体与传记小说123

五、卢梭的《忏悔录》与自传体小说128

六、报告体小说133

七、实录体小说136

八、风行世界的“纪实热”137

九、中国“纪实热”的传统与现状141

第五章 反小说论143

一、反小说的反叛性143

二、罗布—格里耶的解释146

三、反小说的创新148

四、反小说的危险倾向及不良影响149

上附:157

小小说的审美追求是什么?157

小小说与短篇的区别何在?190

短篇与中篇的区别何在?193

中篇与长篇的区别何在?195

为什么出现小说文体热?203

下卷 小说创作学211

第一章 总体设计211

一、小说创作的第一步211

二、悉德·菲尔德模式218

三、时间问题226

第二章 叙述视角229

一、叙述学的兴起229

二、叙述角230

三、第三人称叙述角232

四、第一人称叙述角236

五、意识流叙述角238

六、叙述角的类别及其评述240

七、叙述角的转换性与一致性243

第三章 情节结构249

一、从薛宝钗论画说起249

二、结构的内在依据253

三、结构的外在依据258

四、立体交叉模式260

五、心理-情绪模式268

六、情节-人物模式270

七、复调小说与复调结构278

八、墨守与超越280

第四章 人物塑造284

一、实录284

二、模特儿286

三、杂取294

第五章 主题——总倾向299

一、小说主题的模糊性与多重性299

二、小说主题的形象直观性302

三、小说主题的客观意会性303

四、小说主题的当代意识性305

五、影响小说主题的决定性因素306

六、小说主题是作者对生活的新发现307

七、小说主题的三级差309

第六章 环境描写311

一、环境与小说的关系311

二、环境的典型性312

三、环境的时代性313

四、环境的地方性314

第七章 创作方法316

一、创新的利器316

二、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316

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古典主义318

四、第三只眼睛:超实主义/泛表现主义/现代主义322

五、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创造性330

下附:335

司汤达《法尼娜·法尼尼》怎样刻画人物?335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怎样塑造别里科夫典型?339

罗贯中《失街亭》怎样描写人物?344

怎样让人物有个精彩“亮相”?351

小说开头和结尾有些什么原则?358

后记368

参考书目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