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政策机制研究 来自赣南的调查与案例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政策机制研究 来自赣南的调查与案例分析
  • 王满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035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研究-赣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政策机制研究 来自赣南的调查与案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2

第二节 主要思路和观点4

一 主要思路4

二 主要观点5

第三节 主要贡献、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8

一 主要贡献8

二 主要理论创新和学术价值9

三 主要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0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12

第一节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及其借鉴价值12

一 全球价值链理论——新型国际分工下的产业转移理论13

二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15

三 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雁行发展模式理论16

四 边际产业扩张的产业转移理论17

五 产业转移的区位理论18

六 国际生产折中的产业转移理论20

七 产品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理论21

第二节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有益探讨23

一 产业转移的梯度理论及反梯度推移理论24

二 重合产业转移及相关理论25

三 产业转移的区位论27

四 对产业转移过程的综合分析27

第三节 国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28

一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研究28

二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制约因素的相关研究28

三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新趋势的相关研究29

第四节 国内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30

一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研究30

二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测量的相关研究30

三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相关研究31

四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32

五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的研究33

第五节 本章小结33

第三章 针对赣南的调查与分析35

第一节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35

一 赣南引进外资的现状36

二 赣南引进省外资金的现状38

三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40

第二节 赣南周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及产业发展50

一 韶关50

二 郴州54

三 吉安56

四 抚州58

五 龙岩60

六 河源61

七 赣南和各周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效果的简短比较64

八 周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总结65

第三节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分析69

一 总量欠大,增速仍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的要求69

二 结构欠优,质量仍不能满足转型发展的要求78

三 条件欠佳,环境仍不能满足超常规发展的要求87

四 深层原因在于当前赣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89

五 承接转移的重点产业案例分析:赣南电子电器产业的情况90

第四节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93

一 承接产业转移的要素禀赋论94

二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要素优劣势分析:基于市内的调查数据96

三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商务成本优劣势比较分析:基于周边城市的调查数据114

第五节 本章小结:政府主导模式及其效果120

一 政府主导模式及其特点120

二 政府主导模式的经济成效121

三 政府主导模式的问题与制约因素122

第四章 以赣南为案例的进一步分析125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分析125

一 经济发展与产业的转移125

二 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及特点126

三 当前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128

四 赣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135

第二节 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138

一 导言138

二 FDI经济增长效应的机理与模型139

三 变量与数据说明141

四 平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141

五 脉冲响应和格兰杰因果检验144

六 结论与原因的进一步分析147

第三节 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150

一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150

二 实际利用外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52

三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的实证分析157

四 综合分析与政策性建议159

第四节 引进外商投资与本土产业配套发展162

一 引言162

二 核心问题:结构欠优,质量仍不能满足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163

三 深层机理:外资产业与总体产业和六大主导产业匹配尚不十分协调165

四 关键措施:加强产业配套,扶植本地配套产业发展169

第五节 本章小结171

第五章 政策机制的构建173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政府的作用与机制173

一 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173

二 服务企业与社会174

三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174

四 改革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75

五 改进创新招商引资模式175

第二节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176

一 赣南整体战略定位对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定位的要求176

二 梯度转移和反梯度转移理论对赣南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定位的启示179

三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181

四 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189

第三节 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和产业选择194

一 赣南推行承接梯度转移与反梯度推进相结合的“强弓固根”布局模式195

二 围绕打造全市重点产业集群选择承接转移的产业重点199

三 围绕全市各县(市、区)重点产业选择承接转移的产业重点206

第四节 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措施和保障机制212

一 着力创新招商方式212

二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214

三 增强口岸服务功能216

四 提升对外贸易水平218

五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219

六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220

七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222

八 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224

九 健全工作和保障机制225

第五节 本章小结228

主要参考文献230

一 中文文献230

二 英文文献234

后记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