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 第1册 周平王 周桓王 周庄王 周僖王 前770-前677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 第1册 周平王 周桓王 周庄王 周僖王 前770-前677
  • 邵炳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8426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研究-春秋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 第1册 周平王 周桓王 周庄王 周僖王 前770-前67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周平王时期(前770—前720)1

前770 年周平王宜臼元年1

周家伯父作《节南山》1

周凡伯作《瞻卬》5

卫武公作《青蝇》7

卫武公作《宾之初筵》9

卫武公作《抑》11

周大夫作《正月》13

周携王近侍之臣作《雨无正》15

周平王大夫作《都人士》18

周平王大夫作《鱼藻》22

周平王大夫作《绵蛮》24

周平王大夫作《渐渐之石》25

周平王作《襄公之命》27

秦大夫作《终南》28

秦宫女作《车邻》29

秦大夫作《驷驖》31

周平王作《文侯之命》34

周大夫作《彤弓》35

周大夫作《沔水》36

周大夫作《四月》37

周大夫作《瞻彼洛矣》40

召南人作《采蘩》41

召南人作《采蘋》44

周王族大夫作《葛藟》45

陈人作《宛丘》46

陈人作《东门之枌》48

前769年 周平王二年50

桧大夫作《羔裘》50

桧女作《素冠》53

桧人作《隰有苌楚》57

成周八师军人作《匪风》59

前768年 周平王三年61

周平王作《裳裳者华》61

前766年 周平王五年63

秦女作《小戎》63

秦人作《蒹葭》66

前760年 周平王十一年68

周平王再作《文侯之命》68

周携王大夫作《小旻》69

周大夫作《角弓》71

周携王近侍之臣作《菀柳》73

前759年 周平王十二年75

周南大夫之妻作《汝坟》75

召南人作《甘棠》77

召南人作《野有死麕》80

前758年 周平王十三年82

卫武公作《求谏之箴》82

卫武公薨82

卫人作《淇奥》83

前757年 周平王十四年85

郑寤生生85

前753年 周平王十八年86

卫大夫作《考槃》86

卫大夫作《硕人》87

前750年 周平王二十一年89

秦大夫作《无衣》89

周大夫作《黍离》91

前745年 周平王二十六年93

晋师服引古语论分封之制93

晋大夫作《椒聊》94

前744年 周平王二十七年96

郑大夫作《缁衣》96

前743年 周平王二十八年97

郑祭仲论都邑之制98

周公卿作《遵大路》98

前740年 周平王三十一年100

卫石碏论效六顺以去六逆100

卫庄姜作《绿衣》101

卫庄姜作《日月》102

卫庄姜作《终风》104

晋大夫作《蟋蟀》105

前739年 周平王三十二年108

晋人作《山有枢》108

晋潘父随从作《扬之水》109

晋大夫作《羔裘》111

前735年 周平王三十六年113

周戍申士卒之妻作《君子于役》114

周戍申士卒作《扬之水》116

周大夫作《十月之交》118

卫伶官作《简兮》122

前722年 周平王四十九年124

《春秋》记事开始124

《左传》记事开始125

郑庄公作《黄泉之誓》125

郑庄公与武姜赋诗言和125

鲁君子引《既醉》论纯孝126

郑大夫作《将仲子》126

郑人作《叔于田》127

郑人作《大叔于田》129

前720年 周平王五十一年131

周平王崩132

鲁君子引《采蘩》、《采蘋》、《行苇》、《泂酌》论昭明忠信132

宋穆公论让国为令德133

宋穆公薨133

鲁君子引《玄鸟》论知人为义133

周大夫作《丘中有麻》134

周大夫作《苕之华》136

周大夫作《何草不黄》137

周南人作《关雎》139

周南人作《葛覃》146

周南大夫妻作《卷耳》150

周南人作《樛木》156

周南人作《螽斯》159

周南人作《桃夭》163

周南人作《兔罝》165

周南妇人作《芣苢》167

周南人作《汉广》169

周南人作《麟之趾》171

召南大夫妻作《草虫》173

召南女作《行露》174

召南大夫妻作《羔羊》176

召南大夫妻作《殷其靁》177

召南女作《摽有梅》178

召南大夫作《小星》179

召南人作《江有汜》180

召南人作《驺虞》181

周大夫作《中谷有蓷》183

郑大夫作《女曰鸡鸣》184

周大夫作《采绿》185

周大夫作《隰桑》187

周桓王时期(前719—前697)189

前719年 周桓王林元年189

鲁众仲引古语论以德和民190

鲁君子引古语论纯臣191

卫士卒作《击鼓》191

前718年 周桓王二年194

鲁公子彄作《谏公矢鱼于棠书》194

鲁众仲论羽数之制195

鲁公子彄卒195

卫国人作《新台》195

鄘人作《柏舟》199

卫人作《蝃蝀》200

前717年 周桓王三年203

鲁君子引古语、《商书》、周任之言论长恶自及203

周周公黑肩作《谏王善郑以劝来者书》204

卫庄姜作《燕燕》205

前715年 周桓王五年207

鲁众仲论赐姓、胙土、命氏之制208

鲁楚丘之父作释卜筮《大有》之《乾》卦辞208

前714年 周桓王六年209

郑公子突作《败北戎之策论》210

前713年 周桓王七年210

鲁君子论治政之体211

前712年 周桓王八年211

鲁公子翚引周谚论宗盟之长212

郑庄公作《许叔之命》212

郑庄公作《公孙获之命》213

鲁君子论知礼213

鲁君子论政刑214

鲁君子论五不韪214

苏成公作《何人斯》214

前710年 周桓王十年217

鲁臧孙达作《谏纳郜大鼎于太庙书》217

前709年 周桓王十一年218

晋栾成引古语论人之道219

晋栾成卒220

前707年 周桓王十三年220

郑公子元作《繻葛战策论》221

周大夫作《兔爰》221

卫女作《雄雉》223

卫人作《匏有苦叶》225

卫大夫作《北门》227

卫女作《伯兮》228

陈大夫作《墓门》230

郑大夫作《谷风》233

前706年 周桓王十四年234

楚鬬伯比作《羸师以张之策论》235

随季梁引古语论忠信之道235

随季梁引古语论民为神之主236

鲁桓公太子同生236

鲁申繻论五名237

前705年 周桓王十五年238

陈公子完生238

周史释《观》之《否》239

前704年 周桓王十六年240

晋人作《鸨羽》240

前702年 周桓王十八年243

虞虞叔引周谚论怀璧贾害244

前701年 周桓王十九年244

楚鬬廉论败郧师之策245

楚鬬廉论师克在和246

楚鬬廉论卜以决疑246

郑庄公薨246

卫公子职夫人作《二子乘舟》247

卫公子职作《鹑之奔奔》248

郑大夫作《有女同车》252

郑大夫作《山有扶苏》255

郑人作《萚兮》258

前700年 周桓王二十年260

鲁君子引《巧言》论盟以信261

卫弃妇作《谷风》261

卫大夫作《北风》262

卫人作《静女》264

卫女作《氓》265

前699年 周桓王二十一年267

楚邓曼论抚信、训德、威刑268

卫人作《墙有茨》268

卫人作《君子偕老》271

卫人作《桑中》274

卫大夫作《芄兰》277

前698年 周桓王二十二年279

齐女作《鸡鸣》279

齐大夫作《还》283

齐女作《著》284

前697年 周桓王二十三年286

周辛伯作《谏周公书》287

卫宣夫人作《柏舟》288

郑人作《狡童》291

郑人作《褰裳》293

齐女作《东方未明》296

齐人作《卢令》298

周大夫作《采葛》300

周庄王时期(前696—前682)303

前695年 周庄王佗二年303

郑人作《东门之墠》303

郑大夫作《风雨》305

郑大夫作《扬之水》306

前694年 周庄王三年308

鲁申繻作《谏公将与夫人如齐书》308

周公黑肩卒309

齐大夫作《东方之日》309

齐大夫作《南山》311

齐大夫作《敝笱》312

宋桓夫人生314

前690年 周庄王七年315

楚邓曼论天道315

齐大夫作《甫田》316

齐大夫作《猗嗟》320

许穆夫人生322

前688年 周庄王九年322

卫公子职卒323

鲁君子引《文王》论度于本末323

前687年 周庄王十年324

齐大夫作《载驱》324

前686年 周庄王十一年326

鲁庄公引《夏书》论修德以待时326

前685年 周庄王十二年327

齐桓公作《遗鲁书》327

齐鲍牙作《举管夷吾书》328

齐管夷吾作《先王为民纪统论》329

齐管夷吾作《圣王之治天下论》330

齐管夷吾作《成民之事论》331

齐管夷吾作《定民之居论》331

齐管夷吾作《安国之策论》332

齐桓公作《群臣令》332

齐管夷吾作《荐五子书》332

前684年 周庄王十三年333

鲁曹刿论神为民之本333

鲁曹刿论战以勇气334

齐桓公引圣王之法作《嫁娶令》334

齐桓公作《禁厚葬令》335

楚文夫人作《大车》335

前683年 周庄王十四年338

鲁臧孙辰论言惧而名礼338

鲁臧孙母论施恩布惠以求助339

鲁臧孙辰作《遗公书》340

鲁臧孙母作《释子遗公书》340

召南人作《鹊巢》341

周大夫作《何彼秾矣》343

前682年 周庄王十五年345

卫石祁作《谏归猛获于卫书》346

郑祭仲卒346

周僖王时期(前681—前677)347

前680年 周僖王胡齐二年347

鲁申繻论妖由人兴347

郑原繁论臣无二心为天之制348

郑原繁卒348

鲁君子引《商书》论恶之易348

郑人作《出其东门》349

郑大夫作《野有蔓草》350

郑人作《溱洧》352

前679年 周僖王三年354

晋人作《绸缪》354

前678年 周僖王四年357

周僖王作《武公之命》357

晋大夫作《无衣》358

楚文夫人论不事二夫359

前677年 周僖王五年360

周僖王崩360

晋大夫作《有杕之杜》361

周惠王时期(前676—前653)363

前676年 周惠王阆元年363

陈懿氏妻作《凤皇歌》363

前674年 周惠王三年364

郑厉公引古语论临祸忘忧则忧必及364

周王室乐工作《君子阳阳》365

前673年 周惠王四年368

郑厉公薨368

前672年 周惠王五年368

陈公子完引诗作《请辞卿书》369

鲁君子论礼、义、仁369

晋史苏释兆论携民国移心369

晋史苏论蔽兆失官370

晋史苏引史释兆论女戎胜晋371

晋郭偃引古语论追鉴三季王之亡371

陈公子完作《防有鹊巢》373

前671年 周惠王六年376

鲁曹刿作《谏公如齐观社书》376

周惠王作《成王之命》376

前670年 周惠王七年377

鲁御孙庆论侈替令德377

鲁夏父展论贽见之礼378

许穆夫人作《请嫁于齐书》379

前669年 周惠王八年380

晋大夫作《杕杜》380

前667年 周惠王十年385

晋士蒍论礼、乐、慈、爱所以畜战385

周惠王作《桓公之命》386

齐管夷吾论知人之贤386

前666年 周惠王十一年387

晋优施论慢心易残387

晋优施论辱之近行之策388

晋优施引古语论甚精必愚388

晋骊姬论威民而惧戎389

晋史苏引古语论女戎为祸之基389

楚文夫人论舞万以习戎备390

鲁臧孙辰论告籴之礼391

鲁臧孙辰论事君之道391

鲁臧孙辰作《请告籴书》391

晋郤豹论伐翟柤391

前662年 周惠王十五年392

周叔过论神君兴亡393

周叔过论丹朱之神394

周叔过引古语论虢将亡394

鲁庄公薨395

周叔过论禋神亲民395

虢史嚚引古语论神民兴亡395

前661年 周惠王十六年396

齐管夷吾引《出车》论同恶相恤396

齐仲孙湫引古语论礼为霸王之器397

晋辛廖作《释〈屯〉之〈比〉卦辞》397

晋士蒍引古谚作《谏太子申生出奔避祸书》398

晋郭偃论盈数必有众399

魏女作《葛屦》399

魏大夫作《园有桃》403

魏役人作《陟岵》406

魏女作《十亩之间》408

魏人作《伐檀》409

魏人作《硕鼠》413

黎大夫作《式微》415

黎大夫作《旄丘》418

卫女作《有狐》420

前660年 周惠王十七年422

虢史嚚论天事官成423

虢舟侨引古语论亡国之道423

郑公子士作《清人》424

晋骊姬引古语论为仁与为国之异426

晋献公论失政而害国427

晋骊姬论请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之谋428

晋仆人赞引古语论奇怪无常428

晋里克论太子抚军监国之制429

晋献公引古语论立太子之道430

晋里克引古语论子惧不孝430

晋狐突论时、衣、佩430

晋狐突引古语论远死惠众以利社稷431

晋太子申生论言甘必苦432

宋桓夫人作《河广》432

前659年 周惠王十八年436

许穆夫人作《泉水》437

许穆夫人作《载驰》440

许穆夫人作《竹竿》442

卫大夫作《相鼠》444

前658年 周惠王十九年446

晋原黯论假道于虞以伐虢447

晋原黯论虞宫之奇448

晋原黯说虞公假道于虞以伐虢448

虞宫奇引古谚语谏虞公假道于晋以伐虢449

晋郭偃论天夺之鉴450

卫大夫作《干旄》450

卫大夫作《木瓜》452

前657年 周惠王二十年453

郑孔叔论拒楚亲齐之策454

晋士蒍引古语、《板》论忠敬以事君454

晋士蒍作《狐裘歌》455

前656年 周惠王二十一年455

楚成王作《号国中令》456

齐桓公作《遇上令》457

楚成王作《诘齐侯伐楚书》457

齐桓公作《答楚王书》457

楚屈完论以德绥诸侯458

许穆公卒458

晋骊姬论食言弭众458

晋优施作《暇豫歌》459

晋杜原款作《遗申生书》459

晋杜原款卒460

晋太子申生引古语论勇不逃死460

晋太子申生作《遗孤突书》461

晋太子申生卒461

晋史苏作《〈归妹〉之〈睽〉论》462

晋大夫作《采苓》462

鲁公子鱼作《泮水》464

鲁公子鱼作《閟宫》466

前655年 周惠王二十二年471

晋狐偃论奔狄之策471

虞宫奇引古谚作《谏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书》472

虞宫奇论宗亲何以无害473

虞宫奇引古语、《周书》论神凭明德473

虞宫奇论忠信为立国固邦之本474

晋郭偃引童谣论灭虢之天时474

秦公孙枝论明君信贤而任之475

秦百里奚作《荐蹇叔书》476

晋祖朝作《上献公书》476

晋祖朝作《对献公问》477

前654年 周惠王二十三年477

晋郤芮论奔梁之策478

楚逢伯论礼命降者479

前653年 周惠王二十四年479

郑孔叔引古谚论下齐以救国之策480

楚鬬穀於菟引古谚论郑杀申侯480

齐管夷吾引古语作《修德礼以怀诸侯之策论》481

齐管夷吾作《以礼与信属诸侯之策论》481

齐管夷吾作《崇德以合诸侯之策论》481

晋梁由靡论克狄之策482

周惠王崩483

曹大夫作《蜉蝣》483

周襄王时期(前652—前619)485

前652年 周襄王郑元年485

宋公子目夷论仁与顺485

前651年 周襄王二年486

周襄王作《桓公之命》487

齐桓公作《答王赐胙策命书》487

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作《葵丘盟书》488

周周公孔引古语论厚德以示信488

周周公孔论君子失心489

晋原黯论忠贞490

晋献公薨490

晋原黯作《对里克问》490

晋里克引古语作《义利关系论》491

晋骊姬卒491

晋原黯卒492

鲁君子引《抑》论原黯不食言492

晋狐偃论哀、乐、喜、怒之节492

晋狐偃引古语论大丧大乱不可犯493

晋公子重耳作《答里克请纳书》493

晋郤芮作《求入之策论》494

晋吕饴作《遗秦穆公书》494

秦百里视论敏知礼而敬知微495

秦穆公作《吊公子重耳之命》496

晋狐偃论信仁以为亲497

晋公子重耳作《答秦君之命书》497

晋郤芮论重赂配德497

晋公子夷吾论君苟辅我而蔑天命498

秦公子絷引古语论仁置德而武置服498

晋郤芮引古语论夷吾之恃499

秦公孙枝引逸《诗》、《皇矣》、《抑》论唯则定国499

晋女作《葛生》500

前650年 周襄王三年503

晋舆人作《舆人诵》503

晋里克卒503

晋郭偃论忠祥504

晋国人作《恭世子诵》504

晋郭偃论内美慎行504

晋狐突引古语论神民歆祀之制505

前649年 周襄王四年505

周叔过引《夏书》、《汤誓》、《盘庚》论精、忠、礼、信506

前648年 周襄王五年507

齐管夷吾论天子陪臣朝聘之礼507

周襄王作《管夷吾之命》508

鲁君子引《旱麓》论让不忘其上508

前647年 周襄王六年508

秦百里奚论行道有福509

秦百里奚妻作《琴歌》509

前646年 周襄王七年510

晋庆郑论亲、仁、祥、义四德510

晋庆郑论弃信背邻511

晋庆郑论背施幸灾511

前645年 周襄王八年511

秦徒父释《蛊》卦爻辞512

晋庆郑论大事必乘其产512

晋惠公作《请战书》513

秦穆公作《应战书》513

晋大夫作《请释晋侯书》513

秦穆夫人作《请释晋侯书》513

秦穆公论重怒背天514

秦公孙枝引《史佚之志》论重怒陵人514

晋韩简引《十月之交》论龟象筮数515

晋郭偃论戒身备患515

晋吕饴论晋国不和516

晋吕饴论德厚刑威516

晋庆郑论人臣516

晋庆郑论待即刑以成君政516

晋庆郑论臣行君明517

晋梁由靡论武、智、信、威517

晋梁由靡论政刑是以治民517

晋司马说引《韩之誓》作《数庆郑四罪书》518

晋庆郑卒518

齐管夷吾卒518

前644年 周襄王九年519

周叔兴论吉凶由人519

晋狐偃论底著滞淫520

晋狐偃论民以土服520

前643年 周襄王十年521

齐桓公薨521

前642年 周襄王十一年522

卫甯速论礼、亲、善三德522

前641年 周襄王十二年523

宋公子目夷论民为神之主524

卫甯速作《伐邢之策论》524

宋公子目夷引《思齐》论修教、省德524

前640年 周襄王十三年525

鲁君子引《行露》论成败由己525

晋齐姜引《大明》论贰无成命525

晋齐姜引《皇皇者华》、《西方之书》、《将仲子》、管仲之言、《瞽史之纪》论顺身纵欲怀安527

前639年 周襄王十四年528

宋公子目夷论小国争盟为祸528

鲁臧孙辰论治旱之策529

鲁成风论修祀以纾祸529

前638年 周襄王十五年529

晋辰嬴诫大子圉归530

周富辰引《正月》论兄弟协而诸侯睦530

鲁臧孙辰引《小旻》、《敬之》论小不可易531

宋公孙固作《谏公勿与楚争霸书》532

宋公子目夷论明耻教战532

鲁君子论妇人之礼533

郑公子詹论无别不礼533

曹僖负羁妻论重耳必得志于诸侯534

曹僖负羁引古语论政、礼、国三常535

宋公孙固引《长发》论树礼必艾536

曹大夫作《候人》536

前637年 周襄王十六年538

郑公子詹引古语、《天作》、《平王盟质》论天之三祚538

郑公子詹引古谚作《谏公诛重耳书》539

晋狐偃论天启之心540

晋公子重耳作《对楚子问》540

楚成王论修德治民541

楚成王引《候人》论效邮非礼541

晋胥臣论宗法婚制541

晋赵衰引《礼志》论欲求之必先德之543

秦穆公论国之五耻544

秦穆公宴晋公子重耳,穆公赋《采菽》、《小宛》、《六月》,重耳答赋《黍苗》、《沔水》544

晋胥臣引《周易》作《释〈屯〉、〈豫〉之卦辞》546

晋惠公薨546

晋狐突论策名委质之制547

晋狐突卒547

晋郭偃引《康诰》论以德服民547

秦穆夫人薨547

前636年 周襄王十七年548

秦太子罃作《渭阳》548

晋文公作《白水之誓》549

晋董因引《瞽史记》、《易》之《泰》论天道必霸诸侯550

晋寺人披论君臣之制551

晋吕饴、郤芮卒552

晋里头须论沐则心覆552

晋介推论赏禄553

晋介推作《龙蛇歌》553

晋介推论言为身之文554

晋介推卒554

晋舟侨作《龙蛇歌》554

周富辰引古语、《常棣》论四德四奸554

周富辰论婚姻祸福556

周富辰引《书》论七德利内556

周富辰引古语论女德无极557

周富辰卒557

鲁君子引《候人》、《小明》、《夏书》论服制558

郑皇戌论享礼之制558

周襄王作《告难书》559

卫礼至作《灭邢之策论》559

前635年 周襄王十八年559

卫礼至作《灭邢之铭》560

晋狐偃论勤王以求诸侯之策560

晋郭偃释《大有》之《睽》辞561

周襄王引先民之言论隧葬之礼561

周仓葛引古语论怀柔布德562

卫大夫作《定之方中》563

前634年 周襄王十九年566

鲁展获引古语论御乱之策566

鲁展喜引周成王《齐鲁之命》论恃先王之命567

夔子作《答不祀祝融、鬻熊书》568

前633年 周襄王二十年568

楚蒍贾论举以败国569

晋赵衰引《夏书》论《诗》、《书》、礼、乐、德、义、利之关系570

晋胥臣引《思齐》论质善教诲570

晋胥臣论文益其质571

晋胥臣论因材施教572

前632年 周襄王二十一年572

晋先轸作《喜赂怒顽之策论》573

楚成王引《军志》论御晋师之策573

晋先轸论以礼定人574

晋狐偃引古语论师之直曲574

卫舆人作《原田之诵》575

楚成得臣作《请战书》575

晋栾枝作《应战书》576

楚成得臣卒576

晋文公作《合诸侯盟书》576

周襄王作《文公之命》577

晋文公作《答王策命书》577

周叔兴论奉礼义成578

晋文公作《践土盟书》578

晋文公作《践土载书》579

周王子虎作《盟诸侯于王庭要言》579

卫甯俞作《宛濮盟书》580

晋舟侨卒580

鲁君子引《民劳》论不失赏、刑580

周襄王论上下无怨为政581

晋筮史论以礼、信、刑霸诸侯581

曹大夫作《鸤鸠》582

前630年 周襄王二十三年585

鲁臧孙辰引古语论五刑三次585

郑公子詹论智、忠以事君586

郑烛武作《说秦伯》586

晋文公论仁、知、武587

郑石癸引古语作《谏立公子兰书》587

周周公阅论备物之飨588

郑大夫作《羔裘》589

前629年 周襄王二十四年592

鲁重馆人作《多解曹地之策论》592

鲁臧孙辰引古语论赏善罚恶593

晋狐偃卒593

晋文公论让不失义593

晋箕郑论四信594

卫甯俞论鬼神不歆非类595

卫人作《凯风》595

前628年 周襄王二十五年598

晋文公作《宫室令》598

晋胥臣引古语论敬以聚德599

晋胥臣引《康诰》、《谷风》论君取臣节599

晋文公薨600

秦蹇叔作《谏公袭郑书》600

秦蹇叔作哭师送子辞601

前627年 周襄王二十六年601

周王孙满论师轻无礼必败602

郑弦高作犒秦师辞602

郑皇戌作《逐秦师书》603

晋先轸引古语作《必伐秦师论》603

郑弦高论赏诞以废信604

晋辰嬴作《请归三帅书》604

秦百里视论死且不朽604

秦穆公引《桑柔》论贪以致祸605

秦穆公作《秦誓》605

鲁臧孙辰引古语论服于有礼606

晋狼瞫引《周志》论死以义勇607

晋先轸卒608

晋阳处父作《遗子上退兵书》608

前626年 周襄王二十七年609

周叔服论骨相610

楚成王薨610

西戎由余论圣人之治610

西戎由余论奢俭之节611

秦王子廖论纳由余之策611

鲁里克作《駉》612

鲁里克作《有駜》617

前625年 周襄王二十八年619

晋狼瞫卒620

鲁君子引《巧言》、《皇矣》论怒不作乱620

晋赵衰引《文王》论修德施民621

鲁宗有司论昭穆之制621

鲁夏父弗忌论明顺为礼622

鲁宗有司引《閟宫》、《泉水》论礼无不顺622

鲁展获论鬼道与人道623

鲁展获作《圣王五祀论》623

前624年 周襄王二十九年625

周王子虎卒625

秦穆公作《封崤尸之誓》626

鲁君子引《采蘩》、《烝民》、《文王有声》美秦穆公、百里视、公孙枝626

晋襄公飨鲁文公,襄公赋《菁菁者莪》,文公答赋《嘉乐》627

鲁展获妻作《柳下惠诔》628

前623年 周襄王三十年628

鲁君子引《我将》论敬主629

鲁君子引《皇矣》美秦穆公629

鲁文公宴卫甯俞,文公赋《湛露》、《彤弓》629

卫甯俞论干大礼以自取戾630

鲁成风薨630

郑公子士卒630

前622年 周襄王三十一年631

鲁臧孙辰论建德援民631

晋甯嬴引《商书》论德之刚柔631

晋赵衰、栾枝、胥臣卒632

前621年 周襄王三十二年632

秦穆公薨633

秦人作《黄鸟》633

鲁君子引《瞻卬》论死而弃民634

鲁季孙行父论备豫不虞634

晋襄公作《托孤书》635

晋襄公薨636

晋赵盾论固、顺、孝、安四德足以纾难636

晋赵盾论立公子雍637

晋荀林父赋《板》以戒先蔑637

晋阳处父卒638

晋臾骈引《前志》论勿释勇、知、忠以报私怨638

前620年 周襄王三十三年639

宋乐豫化用《葛藟》、引古谚论公族为公室之枝叶640

宋公孙固卒641

晋赵盾引《军志》论善谋善政641

鲁叔彭生引古语作《谏公将许仲请攻穆伯书》641

晋郤缺引《夏书》论九功之德642

宋公孙寿论弃官则族无所庇644

秦大夫作《晨风》644

前619年 周襄王三十四年646

周襄王崩646

周顷王时期(前618—前613)647

前618年 周顷王壬臣元年647

晋箕郑卒647

楚范山作《谏图北方书》648

鲁叔彭生论傲其先君而神弗福648

鲁仲孙穀论以位、署、车服、宅、禄之制建政648

鲁后同论徙次之制649

前617年 周顷王二年650

鲁臧孙辰卒650

宋华御事作《御诸侯伐宋之策论》650

楚文无畏引《烝民》、《民劳》论官守651

前615年 周顷王四年652

秦西乞术论瑞节结好653

晋士会论败晋师之策653

晋赵盾引古语论比而不党654

前614年 周顷王五年655

邾文公论利民655

邾文公论命在养民656

邾文公薨656

郑穆公与鲁文公宴于棐,公子归生赋《鸿雁》,季孙行父答赋《四月》;公子归生赋《载驰》,季孙行父答赋《采薇》657

前613年 周顷王六年658

齐公子元作《辞让君位书》658

周叔服论彗星异象659

鲁仲孙穀卒659

周匡王时期(前612—前607)661

前612年 周匡王班元年661

宋华耦论辞宴661

鲁叔彭生引《史佚之志》论待亲之道662

鲁季孙行父引《雨无正》、《我将》论礼以顺天662

前611年 周匡王二年663

楚庄王作《国中令》663

楚庄王作《不蜚不鸣论》664

楚庄王复作《国中令》665

楚蒍贾作《伐庸以平群蛮、麇人、百濮之策论》665

楚庄王作《勤箴》665

晋赵盾论修天罚而顺民则666

楚庄王作《茅门法》666

楚庄王作《葬马令》666

前610年 周匡王三年667

宋华耦卒667

晋赵盾论伐备钟鼓667

郑公子归生引古语作《告赵盾书》668

鲁公子遂引臧孙辰之言论民主偷必死669

前609年 周匡王四年669

鲁楚丘释卜龟辞670

鲁文公薨670

秦大夫作《权舆》670

秦康公薨671

鲁叔彭生卒672

鲁宣公作《季孙行父之命》672

鲁里克更《季孙行父之命》672

鲁里克引古语作《去使君为藏奸者论》673

鲁季孙行父引臧文仲之言、周公旦《周礼》、《誓命》、《舜典》作《呈公论事君之礼书》673

前608年 周匡王五年675

晋赵穿作《求成于秦之策论》676

前607年 周匡王六年676

宋乐豫卒677

鲁君子引古语论失礼违命677

鲁君子引《角弓》论残民以逞677

宋城者与华元骖乘对歌以刺华元678

晋士会引《荡》、《烝民》论补过为善678

晋鉏麑论恭敬忠信679

晋鉏麑卒679

晋袛弥明论小饮酒礼680

晋袛弥明卒680

晋董狐论赵盾弑君680

晋赵盾引《雄雉》自叹为法受恶681

晋人作《汾沮洳》681

周定王时期(前606—前586)685

前606年 周定王瑜元年685

周王孙满论天祚明德685

前605年 周定王二年686

郑公子去疾论以贤与顺立君686

楚蒍贾卒687

前604年 周定王三年687

鲁楚丘释《明夷》之《谦》卦辞688

前603年 周定王四年688

晋荀林父引《康诰》作《伐赤狄之策论》689

郑王子伯廖引《周易》论无德而贪689

前601年 周定王六年689

鲁公子遂卒690

周单超引先王之《教》、《夏令》、《周礼》、先王之《令》论废教、弃制、蔑官、犯令以违故典690

晋赵盾卒693

陈大夫作《衡门》693

陈大夫作《东门之池》695

陈大夫作《东门之杨》699

前600年 周定王七年700

陈泄冶引《易》、《抑》作《慎行敬言论》700

陈泄冶作《谏公卿宣淫书》702

陈泄冶卒702

前599年 周定王八年702

周刘康公引古语论君臣之道703

郑公子归生卒704

陈大夫作《月出》704

前598年 周定王九年706

郑公子去疾作《谏从楚书》707

晋郤缺引古语、《赉》作《以德勤服众狄之策论》707

楚申叔时引鄙语论讨戮有罪而不贪其富707

楚屈巫臣引《康诰》论明德慎罚708

楚屈巫臣论杀夫丧国而不祥709

楚蒍敖作《谏王将兴师伐晋书》710

陈大夫作《株林》711

陈夏姬侍女作《泽陂》713

前597年 周定王十年715

郑襄公作《致楚王请罪求和书》715

晋士会引古语、《仲虺之志》、《酌》、《武》作《整军经武之策论》716

晋荀首释《周易》卦爻论师出以律717

晋韩厥作《谏济师书》718

楚伍参论晋师必败719

晋栾书引箴语、狐偃之言作《不可从郑伐楚师之策论》720

晋士会引周平王《文侯之命》作《答楚少宰书》721

晋士会论备之善722

楚蒍敖引《六月》、《军志》作《先人以夺心之策论》722

楚蒍敖论得失无忧喜723

楚蒍敖论君臣共定国是723

楚蒍敖论免三患723

楚庄王引《时迈》、《武》、《赉》、《桓》作《武功七德论》724

鲁君子引《史佚之志》、《四月》论怙乱725

晋士渥浊引典故论日月之食何损于明726

楚申叔展作谬语救萧还无社726

晋赵庄姬作《置儿绔中祝》727

前596年 周定王十一年728

鲁君子引古语论恶来己取728

卫孔达论死社稷728

前595年 周定王十二年729

卫孔达卒729

卫人作《告孔达伏罪书》729

楚文无畏卒730

楚屈巫臣作《谏王赏子重申、吕之田书》730

齐晏弱论怀宠谋人将亡730

鲁仲孙蔑引古语论诸侯朝聘之礼731

前594年 周定王十三年732

晋伯宗引古语、谚语作《国君含垢为天道论》732

晋解扬引古语论臣承命为信734

宋文公作《告病请盟书》735

楚、宋作《媾和盟书》735

晋伯宗论敬奉德义以事神人736

晋羊舌职引《康诰》、《文王》作《明德能施论》736

前593年周定王十四年737

晋羊舌职引古语、《小旻》、古谚作《举贤幸国论》738

周定王作《飨礼论》738

前592年 周定王十五年739

晋苗贲皇论改过之利740

晋士会引古语、《巧言》作《戒子书》741

楚蒍敖作《戒子书》741

楚优孟作《优孟歌》742

楚优孟作《慷慨歌》742

前591年 周定王十六年743

楚士亹作《善善论》743

楚申叔时作《施教论》744

楚庄王薨745

鲁里克作《渔猎之法论》745

鲁宣公薨746

鲁臧孙许论三桓将去东门氏746

前590年 周定王十七年747

周叔服论神人弗助不胜747

鲁臧孙许作《备齐之策论》748

前589年 周定王十八年748

卫孙良夫作《遇齐师之策论》749

晋郤克作《请八百乘书》749

齐顷公作《请战书》750

晋郤克作《应战书》750

晋解侯论师之耳目751

晋韩厥作《致齐侯书》751

齐逢丑父论代君任患751

齐顷公作《致晋求和书》752

齐国佐引《既醉》、《信南山》、《长发》作《以孝树德论》752

晋郤克作《答齐侯求和书》754

宋文公薨754

鲁君子论臣为治烦去惑者754

楚共王论忠为社稷之固755

晋士燮论不代帅受名755

楚公子婴齐引《文王》、庄王遗嘱论树德惠民以用众756

鲁成公作《公子婴齐之命》757

鲁君子引《假乐》论慎勿失位758

鲁臧孙许论弃国必国弃758

鲁君子引《大誓》论善用其众759

周定王作《献捷之礼论》759

晋屈巫臣作《遗公子婴齐、公子侧书》760

前588年 周定王十九年760

晋知罃引古语论死且不朽761

鲁臧孙许论卿士会盟之制762

晋苗贲皇论非礼不终762

前587年 周定王二十年763

郑襄公薨763

鲁臧孙许卒763

鲁季孙行父引《敬之》论敬764

鲁季孙行父引《史佚之志》作《谏公欲亲楚以叛晋书》764

楚公子侧作《请朝楚息讼书》764

前586年 周定王二十一年765

晋士渥浊作《神福仁而祸淫论》765

晋绛重人论祭望之礼766

周定王崩766

周简王时期(前585—前572)767

前585年 周简王夷元年767

晋士渥浊作《失位自弃论》767

晋伯宗作《以信求诸侯论》768

晋韩厥论国饶则民骄佚而近宝则公室贫768

晋栾书论善钧从众769

前584年 周简王二年769

鲁季孙行父引《节南山》论中国无吊770

前583年 周简王三年770

鲁季孙行父引《氓》、《板》论信义为德771

鲁君子引《旱麓》论从善如流772

晋韩厥作《对大业之后为祟问》772

晋韩厥引《无逸》作《谏复立赵武以明德书》773

晋栾书论务实773

晋士燮论尽戒之术774

晋韩厥论始与善774

晋知罃论以文忠事君774

晋张老论物备而志在己775

晋屈巫臣论勇夫重闭775

前582年 周简王四年776

晋士燮论寻盟776

鲁成公享季孙行父,季孙行父赋《韩奕》,穆姜答赋《绿衣》776

晋士燮论仁、信、忠、敏为君子777

齐顷公薨778

鲁君子引逸《诗》论备豫不虞为大善778

前581年 周简王五年779

秦医缓论病入膏肓779

鲁君子论忠为令德780

秦桓公作《景公之命》780

前580年 周简王六年781

周刘康公、单超作争鄇田讼辞781

晋士燮论盟所以质信782

前579年 周简王七年782

晋、楚作《弭兵盟书》782

晋郤至引《兔罝》论享宴之礼783

前578年 周简王八年784

鲁仲孙蔑论郤氏将亡785

周王孙说论赏善785

周刘康公引古语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786

晋厉公作《绝秦书》786

前577年 周简王九年788

卫定姜论安民而宥宗卿788

卫甯殖引《桑扈》论享食之礼789

鲁君子论《春秋》笔法790

秦桓公薨790

前576年 周简王十年790

曹公子欣时引《前志》论三节791

楚申叔时论信、礼、身792

晋伯宗卒792

晋韩厥论善人为天地之纪792

前575年 周简王十一年792

楚申叔时引《思文》论战之器793

晋士燮引古语论战为刑之过794

晋士燮引古语论厚德多福794

晋士燮论外宁必有内忧795

晋魏锜占梦795

晋士燮论国之存亡为天命796

晋郤至作《楚有五间宜速战之策论》796

晋苗贲皇作《败楚师之策论》796

晋史释《复》卦爻辞797

晋栾鍼论冒、慢、奸三罪797

晋魏锜卒797

晋郤至论戎事肃拜之礼797

晋栾鍼论摄饮之礼798

晋士燮引《康诰》论君戒以德798

楚公子侧作《谢罪书》799

楚公子侧卒799

曹国人作《请归寡君书》799

鲁叔孙侨如作《告郤犨书》800

鲁公孙婴齐作《请释季孙书》800

晋士燮论勿信谗慝而弃忠良801

鲁公孙婴齐引古语论栋莫如德802

晋郤至论勇、礼、仁三功802

晋郤至论官无次第803

周单超引古语、古谚、《书》、《旱麓》、《大誓》论人性陵上803

鲁穆姜引《周易·艮》之《随》论元、亨、利、贞四德804

前574年 周简王十二年805

晋士燮论德胜者犹惧失806

晋士燮卒806

周单超引古语论乱在人事806

鲁公孙婴齐作《济洹歌》808

鲁公孙婴齐卒808

晋郤至论信、知、勇以立身808

晋郤至卒809

晋长鱼矫引古语作《请行书》809

晋厉公作《辞于栾书、中行偃书》810

晋栾书、中行偃作《答君辞于栾书、中行偃书》810

晋韩厥引古语论仁智811

晋栾书论果戾顺行而民不犯811

周单超引《乾》之《否》、《大誓》论被文相德812

前573年 周简王十三年813

晋厉公薨814

鲁里克论臣杀其君之过814

晋悼公论君臣大义815

齐国佐卒816

宋西鉏吾论事晋之策816

鲁成公薨816

鲁臧孙纥论事大国之礼817

鲁季孙行父论华国之道818

周灵王时期(前571—前545)819

前571年 周灵王泄心元年819

鲁君子引《抑》、《丰年》论逆礼不哲819

晋知罃论诸侯之福820

宋老聃生820

前570年 周灵王二年822

楚公子婴齐卒822

晋士匄作《乞盟书》823

晋祁奚引古语论择子莫若父823

晋羊舌职卒825

鲁君子引《洪范》、《裳裳者华》论善能举 其类825

晋魏绛引古语作《请罪求死书》826

前569年 周灵王三年827

晋韩厥论知时827

鲁臧孙纥论陈必亡828

鲁叔孙豹引古语论别飨礼以重六德828

鲁君子引古《志》论多行无礼必自及830

鲁仲孙蔑论属鄫助赋830

晋魏绛引《夏书》论我德则睦830

晋魏绛引《虞人之箴》论德民择人831

晋魏绛论和戎五利832

鲁国人作《朱儒诵》832

前568年 周灵王四年832

鲁君子引《诗》、《夏书》论无信不刑833

鲁季孙行父卒833

鲁君子论忠于公室834

前567年 周灵王五年834

宋乐喜论同罪异罚非刑834

前566年 周灵王六年835

鲁仲孙蔑论卜郊不礼836

晋韩无忌引《行露》、《节南山》、《小明》论德、正、直参和为仁836

鲁叔孙豹引《羔羊》论臣不臣为亡之本837

前565年 周灵王七年837

郑公孙侨论文德武功838

郑公子騑引《周诗》作《以币帛待于二境之策论》840

郑公孙舍之引古语作《杖信以待晋之策论》842

郑公子騑引《小旻》作《速从楚之策论》842

郑简公作《告晋受盟于楚书》843

晋子员作《答郑告晋受盟于楚书》844

鲁襄公享晋士匄,士匄赋《摽有梅》,季孙宿答赋《角弓》,又赋《彤弓》844

前564年 周灵王八年846

晋士弱论天道846

鲁穆姜卒847

楚公子贞论君明、臣忠、上让、下竞847

晋悼公作《围郑之令》848

晋知罃引古语作《盟郑敝楚之策论》848

郑公子騑改戏之盟载书849

晋知罃作《修德息师以休和之策论》849

鲁季孙宿论国君冠具之制850

郑公子騑引《戏之盟载书》论要盟无质850

前563年 周灵王九年851

晋士弱论弃社稷将不免851

鲁仲孙蔑引《简兮》美秦堇父、孔纥、狄虒弥之勇851

晋知罃作《克偪阳令》852

宋向戌作《请辞偪阳书》852

晋中行偃、士匄论《桑林》之舞853

卫定姜释繇辞论御寇之利853

鲁仲孙蔑论师竞有灾853

郑公子騑卒854

郑公孙侨论焚书以安众854

周瑕禽引骍旄之盟辞作《坐狱王庭之讼辞》854

晋女齐论德义之乐855

前562年 周灵王十年856

鲁叔孙豹论天子、元侯、诸侯之军制857

晋会诸侯作《亳之盟载书》857

鲁臧孙纥作《答叔肸于诸侯书》857

晋魏绛引《采菽》、《书》作《谏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书》858

前561年 周灵王十一年859

齐晏弱论先王求婚礼辞859

前560年 周灵王十二年859

晋知罃卒860

鲁君子引《吕刑》、《文王》、《北山》论让为礼之主860

楚共王作《请谥之命》861

楚共王薨862

楚公子贞作《议谥之辞》862

楚养由基作《诱覆吴师之策论》862

鲁君子引《节南山》论吴为不吊862

郑石?论修德以自强863

前559年 周灵王十三年863

晋士匄作《数戎子驹支之罪书》864

戎子驹支作《答士匄数罪书》864

戎子驹支赋《青蝇》刺晋士匄865

吴公子札引《前志》论守节以义865

鲁叔孙豹赋《匏有苦叶》以明济泾伐秦之志867

晋中行偃作《棫林令》868

晋栾鍼卒868

晋士鞅化用《甘棠》论德在于民868

卫师曹颂《巧言》以激孙林父之变869

卫蘧瑗论臣奸君国870

卫定姜论献公三罪871

鲁襄公作《吊献公亡齐书》871

卫世叔仪作《答襄公吊献公亡齐书》871

鲁后脊论抚内营外872

晋师旷引《夏书》论天生民而立之君873

周灵王作《灵公之命》874

晋中行偃引《史佚之志》、《仲虺之志》论因而定之875

鲁君子引《都人士》论忠为民之望875

楚公子贞卒875

前558年 周灵王十四年876

鲁君子引《卷耳》论能官人876

郑师慧论以“相”易“矇”877

晋悼公薨877

宋乐喜论不贪为宝877

前557年 周灵王十五年878

晋平公作《歌诗必类命》878

晋会诸侯作《湨梁盟书》879

鲁叔孙豹聘晋赋《圻父》、《鸿雁》求援879

前556年 周灵王十六年880

曹重丘人作《訽孙蒯歌》881

宋筑台者作《诅祝歌》881

宋乐喜论诅祝为祸之本881

齐晏弱卒882

前555年 周灵王十七年882

晋中行偃作《济河祷辞》882

齐太子光论轻则失众883

楚康王作《告子庚伐郑书》883

晋师旷歌风作《卜兵之辞》884

前554年 周灵王十八年884

晋会诸侯作《督扬盟书》885

晋中行偃卒885

晋平公享鲁季孙宿,士匄赋《黍苗》,季孙宿答赋《六月》885

鲁臧孙纥论铭以昭明德而惩无礼886

齐灵仲子论废常不祥886

鲁仲孙蔑卒887

鲁叔孙豹为晋羊舌肸赋《载驰》887

卫孔烝鉏论蹷本必灭宗888

前553年 周灵王十九年888

陈公子黄作《罪庆氏书》889

宋平公享鲁季孙宿,季孙宿答赋《常棣》889

鲁襄公享季孙宿,季孙宿赋《鱼丽》,襄公答赋《南山有台》890

卫甯殖作《遗子入君书》890

卫甯殖卒890

晋祁奚论外应内憎890

晋羊舌肸引古语论谘于耈老891

晋祁午论和大以平小893

晋訾祏作《谏吾子与和大夫争田书》894

前552年 周灵王二十年894

鲁臧孙纥引古语、《夏书》论止盗以轨范895

晋阳毕论绝本以止乱之策896

晋阳毕论威权怀德以安国之策896

晋阳毕作《正国者行权之策论》897

晋平公作《授立贤人之后令》897

晋辛俞引古语论事君事主之道897

晋辛俞论心以守志898

晋羊舌肸引《诗》论优游卒岁为智898

晋羊舌肸引《抑》论祁奚之德899

晋祁奚引《烈文》、《书》论罪不连坐以弃社稷之固899

晋栾盈作《诉王之郊甸掠货书》900

晋羊舌肸作《礼、政、身之关系论》901

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901

鲁御叔论圣人不圣902

郑公孙侨作《答晋征朝于郑书》902

齐晏婴论失信不立903

齐晏婴论忠、信、笃、敬为天道905

郑公孙黑肱引古语作《遗子书》905

郑公孙黑肱卒906

鲁君子引《抑》论善戒906

郑公孙舍之论国卿不苟906

鲁孔丘生906

前550年 周灵王二十二年908

鲁君子引《康诰》论命不于常909

晋胥午论天命兴废909

晋乐王鲋论克乱在权910

齐崔杼引古语作《谏伐晋书》910

鲁闵马引古语论敬共父命911

鲁臧孙纥论美疢不如恶石912

鲁臧孙纥作《告臧贾请立书》912

鲁臧孙纥作《请致防立后书》912

鲁季孙宿作《盟臧氏书》913

齐杞殖妻论大夫不受郊吊913

齐杞殖妻论以死立节914

齐杞殖妻作《杞梁妻歌》914

齐杞殖妻卒914

鲁臧孙纥论君似鼠915

周太子晋引古语、《桑柔》、《荡》作《谏王壅谷水书》915

晋师旷作《无射歌》918

周太子晋作《峤歌》918

晋羊舌肸引古语、《昊天有成命》、《既醉》论具礼盛德918

楚屈建引《祭典》论不以私欲干国典920

前549年 周灵王二十三年921

鲁叔孙豹引古语论死而不朽922

郑公孙侨引《南山有台》、《大明》作《告士匄书》922

齐陈须无引古语论齐将有寇923

楚薳子冯作《谏王欲伐舒鸠书》923

郑鬷蔑论登而求降者为知人924

前548年 周灵王二十四年925

齐东郭偃论男女辨姓之制925

齐陈须无释《困》之《大过》926

齐庄公薨926

齐晏婴论臣惟社稷是养927

齐晏婴改太宫盟辞927

鲁子服椒作《答叔向告于诸侯书》927

晋士鞅论处世之道928

晋士匄卒929

楚薳子冯卒929

晋赵武作《弭兵以靖诸侯之策论》929

郑公孙侨论伐陈献功930

郑公孙侨论以大侵小931

郑公孙侨论戎服将事931

巢巢牛臣作《射吴王之策论》931

郑鬷蔑论视民如子932

郑公孙侨论政如农功932

卫世叔仪引《谷风》、《烝民》、《书》论思终思复932

晋赵武作引古语论违义致祸933

前547年 周灵王二十五年933

晋羊舌肸论奸以事君934

晋师旷论公室惧卑934

卫献公引古语作《让世叔仪书》935

卫世叔仪作《答君让世叔仪书》935

郑公孙侨论赏礼之制935

郑公孙侨作《请归印堇父书》936

晋平公兼享齐景公、郑简公,平公赋《假乐》,国弱答赋《蓼萧》,公孙舍之答赋《缁衣》;国弱赋《辔之柔矣》,公孙舍之赋《将仲子》936

蔡公孙归生引古语、《瞻卬》、《殷武》、《夏书》论楚才晋用938

郑公孙侨论小人之性940

晋韩起作《对王使请事》940

晋赵武作《谏请归诸侯之地书》941

前546年 周灵王二十六年941

鲁叔孙豹引古语论车服之制941

鲁叔孙豹赋《相鼠》刺齐庆丰车服之美942

鲁后脊论观志942

卫公子鱄论赏罚无章943

卫公子鱄作《不立于人之朝论》943

卫公孙免馀论卿邑之制943

晋韩起作《谏许弭兵书》944

齐陈须无作《谏许弭兵书》944

晋赵武作《答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书》944

楚伯州犁论合诸侯以信945

楚伯州犁论言、信、志参以定之945

晋羊舌肸论忠、信为德946

晋羊舌肸论霸王之势在德946

晋赵武使郑七子赋《诗》以观志,公孙舍之赋《草虫》,良霄赋《鹑之贲贲》,公孙夏赋《黍苗》,公孙侨赋《隰桑》,游吉赋《野有蔓草》,印段赋《蟋蟀》,公孙段赋《桑扈》946

晋赵武论诗以言志950

晋赵武论乐以安民950

宋乐喜论天生五材950

鲁君子引《羔裘》、《维天之命》美宋乐喜、向戌951

齐东郭偃卒951

齐崔杼卒951

晋平公享楚薳罢,薳罢答赋《既醉》952

晋羊舌肸论敏以事君952

前545年 周灵王二十七年952

鲁梓慎论土虚而民耗953

齐陈须无论诸侯事盟主之礼953

楚人作《拒郑使之命》954

郑游吉作《答楚拒郑使之命书》954

郑游吉引《复》之《颐》论修政德以休民954

郑裨谌论岁弃其次955

郑公孙侨引古语论惰傲致祸955

郑公孙侨引古语论坛舍之制956

齐卢蒲癸论赋诗断章956

鲁叔孙豹使乐工诵《茅鸱》刺齐庆丰957

鲁叔孙豹论富957

周灵王崩957

齐晏婴论正德以幅利958

鲁叔孙豹化用《采蘋》论敬为民之主958

楚康王薨959

鲁叔仲带论违君以避难959

楚屈建卒960

周景王时期(前544—前520)961

前544年 周景王贵元年961

鲁叔孙豹论祓殡之礼961

郑公孙挥论物不两盛962

鲁季孙宿作《致公取卞玺书》962

鲁荣栾作《谏公以楚师伐鲁书》963

鲁荣栾作《答致公取卞玺书》964

鲁荣栾赋《式微》谏襄公自楚归国964

鲁季冶论致禄不仕964

郑公孙舍之引《四牡》论王事无旷965

郑公孙舍之卒965

晋羊舌肸论施而不德965

卫献公薨966

郑游吉引古语、《正月》论弃同即异为离德966

晋女齐论亡家之主966

晋女齐论勿瘠鲁以肥杞967

吴公子札论任政慎举967

吴公子札观乐论《诗》967

吴公子札论无邑无政免于难968

吴公子札论为政以礼969

吴公子札论卫多君子969

吴公子札引古语论乐以取祸969

吴公子札论政将在家970

郑公孙夏卒970

郑裨谌引《巧言》论屡盟为长乱之道970

郑裨谌论择善而举971

鲁冉耕生971

前543年 周景王二年972

鲁叔孙豹论楚国之政972

郑公孙侨作《对郑国之政问》973

晋师旷、史赵、士匄筹算绛老之年岁973

晋赵武作《罪己书》974

鲁季孙宿论朝多君子974

鲁君子论女道与妇道之别975

郑公孙侨论国政多门必亡975

郑罕虎引《仲虺之志》论汰侈致祸975

郑良霄卒976

郑罕虎论礼为国之干977

楚申无宇论善人为国之主977

鲁君子引《文王》、《抑》论慎信978

郑罕虎论治政之策978

郑公孙侨论得欲要成978

郑公孙侨引《郑书》论安大待归979

郑公孙侨论田猎之制979

前542年 周景王三年979

鲁叔孙豹作《树善论》980

鲁仲孙羯论人生无常980

鲁叔孙豹引《大誓》论天从民欲981

鲁襄公薨981

晋士匄作《让坏垣书》981

郑公孙侨论盟主待宾之礼982

晋羊舌肸引《板》论辞不可已982

鲁仲孙羯卒983

鲁叔孙豹论庶子嗣立之道983

鲁子服椒论兆于死所983

吴屈狐庸论天启德度984

卫北宫佗引《桑柔》论有礼是福984

郑公孙侨论防怨犹防川985

郑公孙侨引古语论学而后入政986

郑罕虎引古语论君子务知大者、远者986

卫北宫佗引《荡》论获志不终987

卫北宫佗引《抑》论民无则而上不终987

卫北宫佗引《柏舟》、《既醉》、《皇矣》、《周书》论威仪之则987

郑舆人作《子产诵》988

鲁仲由生989

晋乐王鲋论好学受规谏990

郑大夫作《子衿》990

前541年 周景王四年993

楚伯州犁作《请行亲迎告庙之礼书》993

郑公孙挥作《答请行亲迎告庙之礼书》994

晋祁午论戒楚不信994

晋赵武引古语、《抑》论信以为本994

鲁叔孙豹论服卫之制995

晋乐王鲋引《小旻》论诸大夫公开讥评995

郑公孙挥引《大誓》论保世之主与取忧之道996

鲁叔孙豹论作而不衷997

鲁叔孙豹论美恶一心997

晋赵武论忠信贞义997

晋赵武引古语论死安利国998

晋赵武作《致公子围请免叔孙豹书》998

楚公子围享晋赵武,公子围赋《大明》,赵武答赋《小宛》999

晋羊舌肸引《正月》论不义而强其毙必速1000

郑简公兼享晋赵武、鲁叔孙豹、曹大夫,赵武赋《瓠叶》,叔孙豹答赋《鹊巢》;叔孙豹赋《采蘩》,罕虎答赋《野有死麕》,赵武答赋《常棣》1000

周刘夏论远绩禹功而大庇民1001

周刘夏引古谚论神怒民叛何以能久1002

鲁曾阜论贾赢恶嚣1002

鲁叔孙豹论为国养栋1003

郑徐吾犯妹论夫妇为顺1003

郑公孙侨作《数公孙楚之罪书》1004

郑游吉论不干国政以亢宗1004

晋女齐引古语论令图天赞1005

秦公子鍼论君子宽惠以恤后1005

晋魏舒作《败狄之策论》1006

鲁君子引《烈文》论人不可弃1006

郑公孙侨引古语、《志》论人事致疾1007

郑公孙挥论无礼怙富弗能久1008

秦医和论六淫致疾1008

秦医和引古语论无改灾祸必受其咎1009

秦医和引《周易》之《蛊》论淫溺惑乱1010

楚伯州犁卒1010

晋羊舌肸引《烝民》论致禄之制1010

秦公子鍼引《史佚之志》论主客齿而不敬1011

晋张老论为室之制1011

晋赵武卒1012

郑大夫作《丰》1012

前540年周景王五年1014

晋韩起论周礼尽在鲁1014

鲁昭公享晋韩起,季孙宿赋《绵》,韩起答赋《角弓》,季孙宿再赋《节》1014

鲁季孙宿宴韩起,季孙宿赋《甘棠》1015

齐晏婴论君子有信1015

卫襄公享晋韩起,北宫佗赋《淇澳》,韩起答赋《木瓜》1016

晋少姜论送从逆班1016

晋羊舌肸引古语、《民劳》论知礼近德1017

郑公孙侨作《数公孙黑三罪书》1017

郑公孙侨论凶人不终1018

晋少姜薨1018

晋羊舌肸作《请释陈无宇书》1018

郑舆人再作《子产诵》1018

鲁漆彫开生1019

前539年 周景王六年1019

郑游吉论霸主吊丧之制1020

晋张趯论火中寒暑乃退1020

鲁君子引《巧言》论仁言利博1021

齐景公作《请继室于晋书》1021

晋羊舌肸作《答请继室于晋书》1022

齐晏婴论齐政卒归田氏1022

晋羊舌肸引《谗鼎之铭》论晋政将归于六卿1023

晋羊舌肸引古语论公室卑而公族尽1024

齐晏婴引古谚论违卜不祥1024

晋平公作《授郑公孙段策》1024

鲁君子引《相鼠》论荷禄无礼1025

鲁子服椒论公事无私忌1025

郑罕虎作《请朝楚立王书》1025

晋羊舌肸作《答请朝楚立王书》1025

晋张趯作《致游吉书》1026

郑游吉作《答张趯书》1026

鲁叔孙豹引《志》论敬逆群好1026

楚灵王享郑简公,灵王赋《吉日》1026

齐晏婴论姜族弱而妫将始昌1027

前538年 周景王七年1027

楚灵王作《致晋求诸侯书》1027

晋女齐论修德以待诸侯归1028

晋女齐论务修德音以享神人1028

晋羊舌肸作《答楚请于诸侯书》1029

郑公孙侨论同欲尽济1029

鲁申丰引《七月》论藏冰御雹之道1029

楚伍举引古语论慎礼以得诸侯1030

楚伍举论规礼1031

楚伍举论示诸侯以礼1031

宋向戌论为恶行善1032

楚伍举引古语作《谏王将戮庆封书》1032

楚灵王作《数庆封之罪书》1032

楚伍举作《请迁赖书》1032

楚申无宇论民不堪命以致祸乱1033

郑国人作《丘赋歌》1033

郑公孙侨引古语、《诗》论不可改度以逞民1033

郑浑罕论君子作法1033

鲁叔孙豹卒1034

鲁杜泄论命服葬制1034

前537年 周景王八年1035

鲁季孙宿作《告叔孙豹殡书》1035

鲁杜泄论卿丧之礼1036

鲁叔孙婼作《数竖牛之罪书》1036

晋女齐论礼仪之别1037

晋羊舌肸论汏侈及身1037

楚薳启疆论诸侯朝聘之礼1038

吴公子蹶由论卜之臧否无常1039

晋羊舌肸论君子比而不别1039

前536年 周景王九年1040

晋羊舌肸引《我将》、《文王》、古语作《诒公孙侨书》1040

郑公孙侨作《复羊舌肸书》1041

晋士匄论火而象之1042

鲁季孙宿论加笾之礼1042

宋向戌引《板》论丧宗室必亡1042

楚公子弃疾作《柤誓》1043

晋羊舌肸引《角弓》、《书》论以善为则1043

齐晏婴论作大事以信1044

齐景公论鬻德惠民1044

鲁闵损生1045

前535年 周景王十年1046

燕人作《请行成书》1046

楚申无宇引《北山》、周文王之法、楚文王《仆区之法》、周武王《告诸侯书》作《经略正封之制辞》1046

郑公孙段卒1047

郑公孙侨论取媚于民1047

楚薳启疆引鲁成公《公子婴齐之命》作《说鲁侯赴楚辞》1048

鲁子服椒论公梦襄公祖1048

楚伍举引古语、《灵台》论无害为美1049

晋士匄释《十月之交》论慎政以禳灾1050

鲁谢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