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
  • 兰玉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606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客家话-方言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语言接触与语言接触研究1

一 语言接触是一种普遍现象1

二 语言接触的研究6

三 汉语方言接触的研究8

第二节 四川客家方言概况12

一 四川客家方言的形成和发展12

(一)四川客家方言形成的历史背景12

(二)四川客家的来源13

(三)广东客家方言在四川客家方言的主导地位15

(四)四川客家方言的发展变化20

二 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布与四川客家方言岛23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布23

(二)四川客家方言岛24

三 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26

第三节 四川客家方言研究综述31

一 四川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31

二 四川客家方言的来源和分布等研究34

三 四川客家方言的比较研究35

四 四川客家方言文化研究37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预期目标38

一 研究思路38

二 研究方法39

三 预期目标40

第二章 四川客家方言与梅县、五华客家方言的比较研究42

第一节 四川客家方言与梅县、五华客家方言语音的比较研究42

一 音系比较42

(一)各客家方言点音系42

(二)音系特点49

二 字音对照50

三 语音特点比较91

(一)声母特点91

(二)韵母特点95

(三)声调特点98

第二节 四川客家方言与梅县、五华客家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100

一 200核心词比较100

二 四川客家方言与梅县、五华客家方言词汇特点的一致性121

三 四川客家方言与梅县、五华客家方言词汇特点的差异性122

(一)借用了大量的四川官话词汇122

(二)名词词尾的差异123

(三)多音节词语比较多124

(四)词义的变化125

第三节 四川客家方言与梅县、五华客家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125

一 重要词法特点比较125

(一)名词词缀125

(二)构词比较129

(三)助词比较131

(四)代词比较133

二 重要句法特点比较134

(一)语序特点134

(二)句式特点134

第四节 四川客家方言与广东客家方言的关系——兼论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区135

一 与梅县、兴宁等客家方言的关系136

二 与五华客家方言的关系138

三 与龙川客家方言的关系140

四 与粤北乳源等客家方言的关系141

五 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区142

第三章 四川客家方言与四川官话接触下的语音研究146

第一节 与四川各客家方言岛比邻的四川官话147

一 四川官话的分区与四川客家方言的比邻官话的类型147

二 各四川官话方言点音系149

(一)成都官话音系149

(二)隆昌官话音系150

(三)四外话音系150

(四)仪陇官话音系151

第二节 语音成分比较研究151

一 四川客家方言语音成分概览151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辅音成分152

(二)四川客家方言的元音成分152

(三)非音质成分153

二 鼻边音n、l153

三 平翘舌音ts、ts'、s、z与t?、t?'、?、?156

(一)ts组与t?组在四川客家方言的分布156

(二)ts组与t?组在来源方言的分布158

(三)四川客家方言与比邻官话的ts组、t?组比较159

(四)翘舌音的接触影响讨论160

(五)四川客家方言语音成分z的来源162

(六)四川客家方言翘舌音的辖字范围163

四 舌面前音t?、t?'、?、?163

(一)t?、t?'、?、?在客家方言的分布164

(二)四川客家方言与比邻官话的t?、t?'、?、?比较165

(三)舌面前音的接触影响讨论166

五 撮口元音y与撮口呼169

(一)y在客家方言的分布169

(二)四川客家方言与比邻官话的撮口呼比较170

(三)撮口呼的接触影响讨论170

六 卷舌元音?173

(一)卷舌元音在客家方言中的分布173

(二)四川客家方言与比邻官话的卷舌元音比较173

(三)卷舌元音的接触影响讨论174

第三节 语音特点比较研究175

一 古全浊声母字逢今塞音、塞擦音的读音特点175

(一)古全浊声母字的今读175

(二)古全浊声母字读音的接触影响讨论178

二 古非组部分字读重唇音180

(一)古非组部分字今读重唇音的情况180

(二)重唇音的接触影响讨论181

三 古蟹摄开口一、合口一三等字与止合三等字读oi/?i182

(一)古蟹摄开口一、合口一三等字与止合三个别字的今读182

(二)蟹止摄字的接触影响讨论183

四 古山摄一等、合口一三等字今读?n/on183

(一)古山摄一等、合口一三等字读?n/on的情况183

(二)?n韵字的接触影响讨论184

五 古次浊平声与古全浊、次浊上声部分字今读阴平185

(一)古次浊平声与古全浊、次浊上声字的今读185

(二)古次浊平声与古全浊、次浊上声字的接触影响讨论186

六 四川客家方言的文白异读187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文白读情况187

(二)梗摄字的文白异读188

(三)其他韵摄的文白异读190

(四)四川客家方言与四川官话在文白异读方面的接触影响196

第四节 语音结构比较研究198

一 韵母结构类型比较198

(一)韵母结构类型概说198

(二)韵母结构类型的接触影响199

二 儿化韵201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儿化韵201

(二)儿化韵的接触影响204

三 声韵调的配合关系206

(一)洛带客家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207

(二)仪陇客家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215

(三)四川客家方言与四川官话声韵配合关系比较223

四 尖团音问题224

五 特色音节226

第四章 四川客家方言与四川官话接触下的词汇研究231

第一节 四川客家方言的特征词研究231

一 特征词的概念和范围231

(一)特征词的概念231

(二)四川客家方言的特征词232

二 四川客家方言特征词的保留情况239

三 特征词的变化251

第二节 四川客家方言的借词研究252

一 四川客家方言共有的借词253

二 四川客家方言中有差异的借词255

(一)凉水井、洛带客家方言中的官话借词256

(二)隆昌客家方言中的官话借词257

(三)西昌客家方言中的官话借词258

(四)仪陇客家方言中的官话借词259

三 借词的读音265

(一)折合音265

(二)借用音266

第三节 四川客家方言的词形研究267

一 加词缀的名词267

(一)加前缀的名词267

(二)加后缀的名词270

二 四川客家方言中的儿韵词和儿化词278

三 特征语素构词280

四 词形比较281

第五章 四川客家方言与四川官话接触下的语法研究285

第一节 词法研究285

一 名词的重叠式285

(一)四川客家方言的重叠式名词285

(二)四川客家方言重叠式名词的特点290

(三)四川客家方言的名词重叠式是方言接触的成果293

二 名量搭配295

(一)保留了客家方言的一些名量搭配关系295

(二)多个量词跟同一个名词搭配296

(三)用跟四川官话相同、跟来源方言不同的量词296

(四)以洛带客家方言的量词为例298

三 方位名词299

四 代词302

(一)人称代词的词形和读音302

(二)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303

(三)代替性质、方式、程度等的指示代词306

(四)疑问代词307

五 动词的几种体标记308

(一)先行体309

(二)持续体311

(三)完成体312

第二节 句式研究313

一 疑问句313

(一)无“来去”是非问句313

(二)多用正反问句,少用是非问句314

(三)正反问中的格式差异314

二 双宾句317

三 否定句319

(一)用“无、无得”否定319

(二)用“唔”否定319

(三)用“唔曾”否定320

(四)用“唔爱”否定320

四 被动句321

五 处置式322

六 比较句324

(一)平比句324

(二)差比句325

(三)渐进比327

第三节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语料的语法分析328

一 《记音》词法分析329

(一)《记音》中的词缀329

(二)《记音》中的重叠式331

(三)《记音》中的名量搭配332

(四)《记音》中“个”的用法334

(五)《记音》中的语气词337

(六)《记音》中的副词341

二 《记音》的句法分析345

(一)“分”字句345

(二)“摎”字句346

(三)“把”字句347

(四)双宾结构347

(五)疑问句348

(六)否定句350

附录:语法例句352

第六章 方言接触与四川客家方言的发展演变368

第一节 四川客家方言演变的特点368

一 结构系统的简化368

(一)语音结构系统的简化368

(二)词汇系统的简化370

(三)语法结构系统的简化373

(四)简化与繁化的矛盾376

二 客家方言特征的减弱377

(一)客家方言语音特征的减弱377

(二)客家方言词汇特征的减弱380

(三)客家方言语法特征的减弱383

三 跟四川官话的趋同性386

四 演变的不平衡性387

第二节 四川客家方言的演变方式388

一 交混式演变388

(一)交混式演变的界定388

(二)交混式演变分析389

二 叠置式演变393

(一)叠置式演变的界定393

(二)叠置式演变分析394

三 替代式演变396

(一)替代式演变的界定396

(二)替代式演变分析397

四 创新性演变399

第三节 四川客家方言传承与演变的规律401

一 四川客家方言传承的规律401

(一)显著特点具有很强的传承性401

(二)常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传承性403

(三)词法特点具有很强的传承性405

二 四川客家方言演变的规律407

(一)无界接触律407

(二)竞争律417

(三)对应律419

(四)有序变化律424

第四节 四川客家方言发展演变的原因426

一 四川客家方言发展演变的外因426

(一)客家移民四川以后的客观世界427

(二)四川客家人的文化世界429

(三)四川客家人的心理世界430

二 四川客家方言发展演变的内因431

(一)趋势性演变431

(二)内部结构要素的相互作用432

(三)语言规律的控制作用433

第五节 四川客家方言与四川官话接触的几个其他问题434

一 四川客家方言的反渗透问题434

二 四川客家方言的混用成分问题443

三 四川客家方言的前途问题446

参考文献455

附录一 基本词汇千词对照表463

附录二 四川客家人使用客家方言情况调查问卷531

附录三 发音合作人简介533

后记5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