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文学收藏 中国通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典文学收藏 中国通史
  • 徐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 ISBN:780240002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中国-通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文学收藏 中国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追溯上古文明1

一、上古先秦历史概述1

二、上古先秦历史纪事5

关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5

古书中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记载8

尧、舜、禹的“禅让”和“夏禹传子”10

大禹治水的传说与夏朝的建立12

夏朝的灭亡15

“殷墟”的甲骨文和“周原”的甲骨文16

文王访贤20

武王伐纣22

周初分封诸侯25

昭王南征27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29

井田制31

青铜时代的产生与金文的出现33

“春秋五霸”的产生38

曹刿论战41

向戌弭兵43

卧薪尝胆45

孔子及其思想学说47

孙武与《孙子兵法》52

“战国”与“战国七雄”的来历54

西门豹治邺57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59

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61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由来64

“纸上谈兵”的来历67

触龙说赵太后69

荆轲刺秦王72

孟子及其政治主张75

许行的生平及主张78

庄子的生平及《庄子》一书的主要内容80

名家的来由及其代表人物82

荀子的主要学说84

韩非及其主要学说87

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的主要内容91

先秦的“五行”与邹衍讲的“五德终始”的含义93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含义95

“都江堰”和“郑国渠”相继兴建99

先秦时代天文历法和数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02

先秦时代冶炼与采矿的主要成就105

先秦时代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108

先秦时代医药卫生方面成就110

第二部分 战乱中的盛世与腐朽113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概述113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纪事117

秦的统一对社会的推进作用117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采用的主要制度和措施119

《秦律》的主要内容122

秦朝兴建的灵渠在水利工程上的作用125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及意义127

刘邦封王的前因后果131

“文景之治”133

汉武帝其人136

匈奴族的发展进程140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贵族侵扰143

苏武牧羊146

《史记》司马迁与《史记》148

汉赋和乐府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152

汉代冶铁生产的发展情况154

“和亲”的历史作用156

王莽改制159

赤眉、绿林起义的发生和发展162

刘秀建立东汉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165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情况167

外戚、宦官之争170

“党锢之祸”所反映的问题174

东汉时羌族人民所进行的反抗斗争176

蔡伦造纸178

张衡在天文历算方面所作的贡献180

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上所作的贡献182

黄巾起义的起因及特点185

“官渡之战”的经过188

“三顾茅庐”的来历191

孙权建立吴国后江南经济的飞跃发展194

三国时期实行屯田的情况197

司马氏建立晋朝199

“九品中正制”所反映的问题202

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204

“八王之乱”206

西晋末年各族人民起义的情况209

“王与马共天下”211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215

唐寓之起义218

“侯景之乱”的起因220

北魏统一北方的经过223

魏孝文帝所实行的改革226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的始末229

北周武帝统一北方233

道教的创立和封建统治阶级对它的提倡236

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和在南北朝的盛行240

祖冲之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244

第三部分 繁荣与衰败的更替248

一、隋唐五代宋元历史概述248

二、隋唐五代宋元历史纪事259

隋文帝所实行的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59

隋朝修建大运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62

隋末农民起义军摧毁了隋朝的反动统治263

李渊父子统一唐王朝267

陈硕贞起义的经过和意义270

武则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272

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277

唐代手工业突出的成就280

唐朝商业发展的情况282

唐朝实行均田制的情况284

唐朝所实行的租庸调制286

唐朝所实行的两税法288

唐朝实行府兵制的情况291

“开元之治”293

“安史之乱”295

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原因和经过297

藩镇割据302

雕版印刷术发明304

赵州桥在建筑工程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306

唐代的“药王”孙思邈308

李白的诗歌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的原因310

杜甫的诗是“诗史”的缘由312

白居易诗的特点315

佛教在唐代产生的影响317

道教在唐代产生的影响320

“五代”“十国”的含义323

“陈桥兵变”与北宋王朝的建立325

北宋王朝从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327

北宋王朝从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329

北宋的户籍制度和役法331

北宋王朝施行沉重的赋税剥削334

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四川农民起义在历史上重要意义337

北宋时期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339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342

毕昇创造的活字印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345

北宋时期我国发明的火箭等火器技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346

北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盛况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普遍使用348

王安石变法349

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的经过354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356

南宋时期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359

南宋王朝的抗金将领韩世忠、岳飞、吴玢领导人民抗金斗争362

南宋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366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的历史价值369

宋代的理学与反理学的代表人物之间的斗争371

蒙古族的振兴374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376

元朝实现全国的统一378

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381

元朝的行省制度383

元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85

元代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所作出的贡献388

红巾军起义的始末及历史意义389

第四部分 明清政权的兴衰394

一、明清历史概述394

二、明清历史纪事399

朱元璋建立明朝399

明初即建立起皇帝高度集权的恐怖统治401

明代官制的特点404

明初采取得力措施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406

《大明律》的主要内容409

明代的科举制度及八股文的盛行410

明代的军屯和商屯412

明代工匠制度与元代工匠制度不同414

明太祖分封诸王与建文帝削藩415

“靖难之变”417

郑和下西洋419

唐赛儿起义的重要意义422

鞑靼、瓦剌、兀良哈在明初与明王朝423

于谦领导明正统年间的北京保卫战425

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特点和意义427

刘六、刘七所领导的农民起义430

海瑞的作为和历史作用433

戚继光、俞大猷所导的抗倭战争435

张居正的重要事迹438

明代城市人民反抗运动的蓬勃兴起441

苏州织工的暴动444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445

抗倭援朝战争449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451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453

李贽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56

潘季驯治理黄河有功459

我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461

徐霞客及其在地理学上的贡献464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改权466

吴三桂勾结清军进关470

八旗制度的建立及其作用472

清初的圈地和“投充”474

江南人民进行反剃发斗争476

南明政权的建立478

郑成功收复台湾483

清初农民起义军的抗清斗争485

“三藩之乱”489

康熙帝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492

康熙帝利用儒家学说巩固封建统治496

清朝政府对西北的经略和管理498

清初在我国东北反击沙俄侵略的斗争501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504

清朝的内阁和军机处507

乾隆朝是清朝盛衰的转折点509

朱一贵、林爽文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抗斗争512

川楚农民大起义515

湘黔苗民大起义516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519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521

清代的漕运524

清朝的文字狱526

梅文鼎和王锡阐在算学、历法上所得的成就529

“扬州八怪”和他们在绘画上的成就5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