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铮人口论文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刘铮人口论文选
  • 刘铮著;中国人口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ISBN:780079214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刘铮人口论文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1

一、人口规律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规律2

二、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6

三、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8

四、社会主义社会人口有计划发展11

五、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16

学习毛泽东的人口思想24

一、“革命加生产”是解决旧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24

二、“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25

三、对中国“人口众多”的科学分析27

四、有计划发展人口的规律性30

五、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好处32

六、计划生育是进步的、文明的事业35

一、人口盲目不断地增长决不是社会主义人口发展规律的表现38

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几个问题38

二、我国人口增长与四个现代化的矛盾44

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控制人口增长48

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54

一、对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分析54

二、我国人口发展前景的几种估计58

三、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60

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进军63

试论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76

一、“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76

二、“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80

三、“两种生产”相适应规律在社会主义的特殊表现87

中国人口问题94

一、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94

二、要自觉地运用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客观规律105

三、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在解决人口问题上的作用112

四、今后人口发展的趋势116

人口转变论119

一、人口转变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19

二、人口转变论的基本内容120

三、衡量人口转变过程的标志125

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问题128

五、对人口转变论的分析130

适度人口论132

一、适度人口论的产生132

二、经济适度人口(静态适度人口之一)133

三、实力适度人口(静态适度人口之二)142

四、适度人口增长率(动态适度人口)144

五、对适度人口论(静态和动态)的评价151

论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发展153

一、什么是人口问题153

二、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特征160

三、澄清理论是非,控制人口增长167

人口理论中的几个问题175

一、关于两种生产理论175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规律186

三、两种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论190

学习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194

一、人口数量是一定生产基础上的历史的产物194

二、科学的过剩人口论198

三、两种生产理论204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有人口规律209

一、在业程度的分析211

关于中国失业人口的初步分析211

二、人口经济结构215

三、在业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220

四、在业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222

五、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几个特征225

六、几点初步看法226

中国人口的变化(1949~1982年)228

一、3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28

二、生育模式的变化232

三、中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242

四、年龄结构的变化247

五、几点结论253

中国的人口(1981~1985年)255

一、“六五”期间人口计划完成情况255

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57

三、“六五”期间死亡率基本稳定,但地区差异较大262

四、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开始成年化267

五、少数民族人口269

六、今后展望271

我国人口死亡率的转变规律及地区比较分析272

一、30年来人口死亡率转变的基本规律272

二、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和死亡率的关系292

三、地区差别死亡率的分析300

四、几点结论317

中国妇女生育率的转变319

一、中国妇女生育模式的转变319

二、妇女生育率转变的原因分析320

三、将控制人口增长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之中322

在“中国十一亿人口日”大会上的发言324

论农村劳动生产率、家庭教育投资、人口质量关系327

一、农村人口经济年龄金字塔327

二、农民文化科学素质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332

三、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以教育促生产334

四、当前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对策336

坚持马克思主义,加强人口理论建设339

一、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340

二、以科学态度分析和吸取西方人口研究合理因素343

三、研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346

四、培养专门人才,加快学科建设348

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352

一、提出人口现代化的必要性352

二、我国人口现代化的特点353

三、生育率转变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性355

四、教育与人口现代化359

五、为什么提高教育水平成为生育率下降的直接动力365

六、结论:优先发展教育是实现人口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67

中国80年代生育率的新特点与对策370

一、80年代中国生育率变化及其评价370

二、地区差别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性374

三、中国人口的进一步控制376

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论与方法381

一、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381

二、人口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其特点384

三、人口发展战略理论的比较研究387

四、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的方法400

附录一 刘铮生平简介407

附录二 刘铮人口论著索引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