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锡伯族 辽宁沈阳市新民村调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锡伯族 辽宁沈阳市新民村调查
  • 王皎,江帆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786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锡伯族-居住区-调查报告-沈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锡伯族 辽宁沈阳市新民村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1

第一节 自然状况1

第二节 族系源流4

一、族名4

二、鲜卑——锡伯族的祖先5

三、编旗驻防7

第三节 建村及沿革13

一、村名来历13

二、建制沿革16

第二章 人口18

第一节 民族构成与人口变动18

第二节 人口的自然状况19

一、性别状况19

二、年龄状况20

第三节 人口的素质状况22

一、健康状况22

二、文化素质24

第四节 人口的行业、职业结构25

第五节 人口的生育与死亡状况26

一、生育状况26

二、死亡状况29

第六节 人口的迁移流动情况30

第七节 计划生育工作32

一、区内计划生育政策及规定32

二、节育人数、节育方式及节育率37

三、计划内、计划外生育情况38

四、计划生育统计中的孩次比例和性别状况39

五、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情况40

第八节 人口与发展41

一、人口对资源的占有情况41

二、人口的收入情况42

三、人口发展的老龄化趋势43

四、人口与发展中的其他问题44

第三章 经济46

第一节 原始形态的渔猎经济46

第二节 南迁盛京后的经济生活50

第三节 民主改革时期的经济状况53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状况55

第五节 “旱改水”:新民村锡伯族经济生产的一次革命57

第六节 其他产业经济状况61

一、副业62

二、手工业63

三、商业贸易64

第七节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6

第四章 社会政治69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组织形式69

一、锡伯族早期的哈拉莫昆制度69

二、清朝统治下的八旗制度70

第二节 近现代政治变迁及政区沿革72

一、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锡伯族的政治地位7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民村的政区沿革73

三、锡伯族担任党和政府领导干部的情况75

第三节 新民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务管理76

一、基层组织及其管理职能76

二、其他村务管理80

三、公共事务管理81

第四节 民主监督与重大事项决策82

一、新民村重大事项及其决策82

二、民主监督制度85

第五节 贫富分层与社会保障90

第六节 新民村政治关系93

一、族际政治关系93

二、族内政治关系94

第七节 政治信息沟通与政治参与、政治意识95

一、新民村政治信息的沟通渠道95

二、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意识97

第五章 婚姻家庭99

第一节 新民村锡伯族的婚姻99

一、缔结婚姻的年龄与婚姻模式99

二、通婚规则101

三、传统婚姻制度及其变迁104

四、离婚与再婚109

第二节 新民村锡伯族的家庭112

一、家庭结构112

二、家庭关系114

三、家庭功能120

四、分家与继嗣126

五、家谱129

六、亲属称谓136

第六章 法律138

第一节 锡伯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及惩罚措施138

一、哈拉莫昆、社会礼仪、道德规范方面的习惯法138

二、生产劳动方面的习惯法139

三、财产继承方面的习惯法140

四、婚姻方面的习惯法140

五、锡伯族习惯法的惩罚措施141

第二节 新民村习惯法消失的原因144

第三节 村规民约及村内调解、治安组织情况145

一、村规民约145

二、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148

三、治保委员会及治安巡逻队151

第四节 民间争议与法律意识153

一、争议与争议的解决153

二、村民的法律意识153

第七章 文化156

第一节 语言文字156

第二节 文学艺术159

一、民间故事160

二、民歌181

三、谚语187

第三节 文体活动188

一、文娱活动188

二、体育活动191

第四节 工艺美术195

第五节 民族性格与文化心理196

第八章 风俗习惯200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200

一、服饰习俗201

二、饮食习俗204

三、居住习俗209

第二节 人生仪礼216

一、生育习俗216

二、婚姻习俗218

三、丧葬习俗231

第三节 岁时节庆习俗236

第九章 教育257

第一节 锡伯族传统教育257

一、生产生活知识教育257

二、礼仪禁忌教育259

第二节 新民村历史上的文化教育状况260

一、私塾教育260

二、近现代基础教育263

第三节 新民村基础教育现状264

一、学前教育264

二、小学教育265

三、中学教育269

第四节 扫盲工作与成人科技培训270

一、扫盲教育270

二、成人科技培训271

第五节 新民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273

一、新民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273

二、发展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对策275

第十章 科技卫生277

第一节 传统科技工艺277

一、天文历法知识277

二、百工技艺278

第二节 现代科技的推广与应用283

一、先进技术方法的引进283

二、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287

三、现代科普常识的宣传和科技人员的培养288

四、现代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88

第三节 传统民族医药与医技290

第四节 现代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292

一、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292

二、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293

三、各种地方疫病、流行病的防治294

第十一章 宗教296

第一节 至高无上的祖先崇拜296

一、喜利妈妈296

二、海尔堪300

三、祖宗匣301

第二节 降妖除魔的萨满教301

第三节 盛极一时的喇嘛教305

一、千佛寺和千手千眼佛306

二、主要宗教活动308

第四节 内容丰富的民间杂神信仰310

一、天地神310

二、土地神310

三、门神和灶神310

四、保家仙311

五、全神玛子314

六、柳树神314

第五节 起步较晚的基督教315

一、起源与现状315

二、组织管理316

三、主要宗教活动319

第六节 新民村宗教文化变迁的特点321

主要参考文献324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