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机构·机制 当代中国立案难问题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嘉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907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立案-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度·机构·机制 当代中国立案难问题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论题的意义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5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8
一、课题调查的方法8
二、课题调查的对象10
三、课题调查收取的样本12
第二章 我国立案难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14
第一节 立案难吗:问题之提出14
第二节 立案“难”在哪里:立案难的具体表现18
一、口头不予立案21
二、政策性规定不予立案23
三、久调不立25
四、立案门槛高27
五、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29
六、立案周期长31
第三节 立案为何难:立案难的原因34
一、配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34
二、信访压力过大36
三、考核指标的限制37
四、立案标准模糊不统一38
五、立案环节缺乏有效检察监督40
六、法院自身能力有限无力解决所有案件41
七、保护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权衡42
八、基层法院立案庭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人手不够43
第三章 建立新制度化解立案难:立案登记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实施45
第一节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的现状45
一、社会对立案登记制度有较多了解45
二、“立案难”问题大大缓解47
三、法院受案范围大大扩张50
四、立案受理效率明显提升52
五、立案周期大大缩短53
六、立案审查标准放松57
七、立案门槛/难度降低59
八、当场立案率明显提高62
九、立案受理书面凭证出具率较高67
十、立案信访案件数量下降70
第二节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72
一、立案依然还“难”,部分案件依然不受理72
二、部分法院还存在实质性审查74
三、各法院立案标准把握不一76
四、对何为立案登记各方认识不一78
五、依然存在不出具接受诉状等的书面凭证79
六、依然存在“口头不予受理”现象82
七、立案调解大大减少85
八、立案检察监督基本缺位88
九、立案释明形势严峻92
十、驳回起诉率大大增加94
十一、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大量增加101
十二、立案登记制度适用程序范围有限102
第三节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103
一、长期实行的立案实质审查制的惯性影响103
二、立法与司法解释并未明确立案登记制审查的标准106
三、舆论宣传与立法规定的背离108
四、立案庭人手不够、任务繁重116
五、个案的特殊性法院不敢出具不予受理裁定124
六、立案的固定期限等的限制128
七、立案门槛的降低135
八、当事人对检察监督不了解以及检察建议的效力不强等138
九、立案登记制与《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冲突142
十、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案登记制度学习借鉴不彻底144
第四章 化解立案难的比较视角:两大法系国家/地区起诉受理程序之比较148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148
一、日本148
二、法国152
三、德国155
四、韩国158
五、我国台湾地区161
六、我国澳门地区163
第二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165
一、美国165
二、英国168
三、加拿大170
四、新加坡172
五、我国香港地区176
第三节 两大法系起诉受理制度比较分析178
一、基本理论:诉讼要件和起诉要件179
二、两大法系立案受理制度的归纳分析184
三、两大法系立案受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191
第五章 化解立案难的历史视角:我国民事立案受理制度的历史演进194
第一节 我国古代社会立案制度195
一、我国古代社会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195
二、我国古代社会民事诉讼立案受理的条件198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会立案受理制度204
一、清末至中华民国20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立案受理制度214
一、1949~1957年214
二、1958~1976年219
三、“文化大革命”之后221
第六章 建立新机构化解立案难:“立审分立”与立案庭功能228
第一节 我国“立审分立”的确立及其意义228
一、“立审分立”的确立与实现228
二、“立审分立”的价值与意义236
第二节 我国立案庭的功能251
一、审查过滤功能251
二、案件分流功能255
三、纠纷化解功能260
四、诉讼服务功能264
第七章 建立新机制化解立案难:我国立案受理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具体措施273
第一节 导论:立案庭是否还应保留?273
一、中国的立案庭是中国法院长期改革的成果273
二、中国的立案庭在我国的司法进程和实践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74
三、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中国式的立案审查模式275
第二节 立案受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278
一、合一审查原则278
二、有限审查原则279
三、“大服务”原则285
第三节 立案受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287
一、明确立案审查的尺度与形式287
二、强化落实、培训与宣传289
三、公布不予立案案件类型清单290
四、强化立案调解建构多元化解机制291
五、强化立案监督292
六、建立虚假诉讼的预防与惩治机制294
七、简化立案受理手续逐步实现网上立案298
后记300
附录303
一、调查问卷303
(一)有关立案受理问题调查问卷303
(二)有关立案登记制度调查问卷310
(三)有关立案调解的调查问卷326
(四)有关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与诉讼请求调查问卷330
二、课题组调研座谈会以及研讨会332
三、立案庭立案受理手续材料357
热门推荐
- 2216668.html
- 3480032.html
- 3159321.html
- 2775410.html
- 1166835.html
- 891279.html
- 677258.html
- 3130830.html
- 3179366.html
- 2052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9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6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8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20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