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兴铜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德兴铜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研究
  • 赵元艺,常玉虎,柳建平,薛强,路璐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11609649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铜矿床-成矿区-地球化学环境-研究-德兴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兴铜矿集区地球化学环境累积效应与预警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概况1

1.1.1 项目来源1

1.1.2 研究内容1

1.1.3 技术路线1

1.2 金属矿集区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研究现状4

1.2.1 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的理论、方法4

1.2.2 土壤重金属累积缓变型地球化学5

1.2.3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7

1.2.4 硫化物矿床(山)重金属污染8

1.2.5 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方法14

1.2.6 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超标年限预测15

1.2.7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16

1.2.8 德兴铜矿环境问题17

1.2.9 小结18

1.3 完成工作量18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19

1.4.1 人才培养19

1.4.2 论文发表20

1.4.3 研究成果21

1.5 研究区概况21

1.6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24

1.6.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24

1.6.2 样品分析方法25

1.7 主要内容与完成人员28

1.8 致谢29

2 环境地质背景30

2.1 德兴铜矿对环境的影响因素30

2.1.1 德兴铜矿开采之前对环境的影响30

2.1.2 矿山采选对环境的影响35

2.1.3 堆浸液对环境的影响36

2.2 堆浸残渣对环境的影响37

2.3 尾矿对环境的影响39

2.4 矿集区地貌与河流阶地41

2.4.1 地貌41

2.4.2 河流阶地42

2.5 小结58

3 水的环境特征59

3.1 大坞河水的环境特征59

3.1.1 大坞河地表水的环境特征59

3.1.2 大坞河地下水的环境特征64

3.2 4#尾砂库及其下游水环境特征66

3.2.1 地表水环境特征66

3.2.2 地下水环境特征66

3.3 乐安江流域地表水环境特征66

3.4 戴村地区水环境特征71

3.5 1#尾砂库与对照区水环境特征72

3.5.1 地表水环境特征72

3.5.2 地下水环境特征73

3.6 水的质量评价73

3.6.1 评价标准73

3.6.2 地表水质量评价74

3.6.3 地下水水质量评价98

3.7 小结98

4 底泥的环境特征100

4.1 大坞河流域100

4.1.1 pH值102

4.1.2 重金属元素含量102

4.1.3 环境特征102

4.2 4#尾砂库流域103

4.2.1 pH值和重金属元素含量103

4.2.2 底泥环境特征104

4.3 乐安江流域104

4.3.1 pH值和重金属含量104

4.3.2 环境特征105

4.4 戴村底泥环境特征105

4.5 底泥质量评价106

4.5.1 评价标准和方法106

4.5.2 大坞河底泥评价106

4.5.3 4#尾砂库及其下游底泥评价110

4.5.4 乐安江流域112

4.6 小结112

5 土壤的环境特征114

5.1 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区域变异114

5.1.1 含量特征114

5.1.2 元素的相关性132

5.1.3 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138

5.2 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140

5.2.1 形态分析140

5.2.2 形态含量分布特征141

5.2.3 形态含量的聚类分析163

5.3 元素形态随深度变化特征222

5.3.1 大坞河222

5.3.2 4#尾砂库流域235

5.3.3 乐安江242

5.3.4 1#尾砂坝249

5.3.5 对照区252

5.4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258

5.4.1 大坞河流域259

5.4.2 4#尾砂库269

5.4.3 乐安江273

5.4.4 对照区275

5.5 德兴铜矿重金属化学形态整体特征276

5.5.1 形态含量特征276

5.5.2 空间分布特征279

5.5.3 相关性特征281

5.6 重金属的迁移性283

5.7 化学形态的演化285

5.8 修复建议286

5.9 小结287

6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重金属累积效应288

6.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288

6.1.1 评价的标准、等级288

6.1.2 评价数学模型288

6.2 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289

6.2.1 评价的理论与方法289

6.2.2 对照值选择289

6.2.3 重金属累积效应研究方法290

6.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291

6.3.1 大坞河流域291

6.3.2 1#尾砂库和4#尾砂库及其下游299

6.3.3 乐安江流域和戴村305

6.3.4 对照区308

6.4 土壤重金属环境累积效应评价310

6.4.1 大坞河流域310

6.4.2 1#尾砂库325

6.4.3 4#尾砂库流域329

6.4.4 乐安江流域与对照区338

6.4.5 对照区350

6.5 影响土壤重金属累积因素分析350

6.5.1 影响土壤重金属累积的途径350

6.5.2 影响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因素352

6.6 小结352

7 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农作物效应355

7.1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特征355

7.2 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359

7.2.1 大坞河流域359

7.2.2 4#尾砂库下游364

7.2.3 乐安江流域367

7.2.4 戴村369

7.2.5 对照区371

7.3 农作物重金属富集程度评价373

7.4 种植物及对应土壤重金属评价374

7.4.1 土壤重金属风险阈值374

7.4.2 土壤国标评价时的局限性374

7.4.3 土壤风险阈值的确定方法375

7.4.4 种植物及其土壤重金属评价375

7.5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关系378

7.5.1 大米378

7.5.2 小白菜388

7.6 小结397

8 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健康风险评价400

8.1 土壤与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方法401

8.1.1 土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401

8.1.2 土壤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参数的选择402

8.1.3 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模型404

8.2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405

8.2.1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405

8.2.2 大米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408

8.2.3 小白菜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408

8.2.4 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409

8.2.5 水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411

8.3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422

8.4 重金属摄入对人体的健康影响423

8.5 河流阶地的环境响应423

8.6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424

8.7 小结425

9 土壤重金属累积预测预警方法426

9.1 土壤超标年限预测模型426

9.2 土壤预警模型426

9.3 土壤重金属累积时间预测427

9.3.1 模型设置427

9.3.2 预测结果427

9.4 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的空间预测437

9.4.1 Cu元素437

9.4.2 Cd元素439

9.4.3 As元素440

9.4.4 Hg元素441

9.4.5 其他元素442

9.5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预警442

9.6 小结450

10 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的防治措施451

10.1 土壤重金属累积防止的紧迫性451

10.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451

10.1.2 种植物污染现状452

10.1.3 重金属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465

10.2 不同种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的差异性466

10.3 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防治467

10.3.1 种植结构467

10.3.2 阻断方法467

10.3.3 修复方法467

10.4 小结469

11 结束语470

11.1 主要成果470

11.2 存在的主要问题472

参考文献473

图版482

热门推荐